高歌创新意识 弘扬煤炭精神率先走出煤炭工业转型跨越发展新路——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吴永平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12-01-15 01:06
山西煤炭 2012年4期
关键词:煤矿安全矿井山西

高歌创新意识 弘扬煤炭精神率先走出煤炭工业转型跨越发展新路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吴永平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省“两会”精神,总结2011年的工作,分析当前的煤炭形势,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煤炭工作,王君省长专门发来了书面讲话,任润厚副省长、省人大、省政协领导在百忙之中出席会议并将做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全省煤炭行业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战略部署,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煤炭产业发展素质显著增强,煤炭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全省煤炭工业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煤炭产量8.72亿吨,同比增加1.3亿吨,增幅为17.71%;煤炭出省销量5.81亿吨,同比增加0.7亿吨,增幅13.23%。其中,铁路出省销量4.56亿吨,同比增加0.44亿吨,增幅10.59%;销售收入8133亿元,同比增加2692亿元,增幅49.47%。其中,非煤收入3 466亿元。五大集团公司销售收入均超过千亿元,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实现利税1 593亿元,同比增加457亿元,增幅40.23%;上缴税费1 211亿元,同比增加395亿元,增幅48.38%,对全省经济的拉动作用和贡献率进一步增强。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推进重组整合与加快现代化矿井建设相结合,煤炭工业进入发展新时代

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圆满结束。按照省政府“八不准”要求,全力推进重组整合后续工作;严格过渡期生产矿井管理,组织开展矿井关闭专项行动和省级督查。全省重组整合累计关闭矿井1505处,基本完成了全省关闭淘汰落后小煤矿任务,淘汰落后产能2.6亿吨;完成了煤矿重组整合检查验收,全省重组整合煤矿进入现代化矿井建设新阶段,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全国煤炭资源整合积累了经验,为推动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矿井技术改造建设投资力度加大。全省煤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20亿元,增幅54.3%。其中矿井建设完成投资965亿元,增幅92.4%。召开了全省煤炭基本建设暨重组整合矿井建设现场会,全力推进矿井技术改造步伐。完成矿井初步设计审批689部,批准开工建设矿井642座,累计综合竣工验收矿井53座,矿井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机械化、信息化两化融合改造提升”工程有序推进。启动了“两化”融合矿井试点建设,推进了以综采为主的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开采;煤矿安全监管执法与决策系统实现了联网运行,对煤炭专网进行了升级改造,编制了全省煤炭工业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启动了煤炭行业综合信息数据库建设;初步建立了“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对试点煤矿进行了考核评估。

(二)建设循环经济与发展高端产业相结合,煤炭经济发展方式有了新转变

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深入推进。国有重点煤炭集团公司循环经济园区加快建设。焦煤集团古交循环经济园区古交电厂二期进入商业运行;阳煤集团煤层气综合利用工业园区5万吨煤层气液化项目开工建设;潞安产出了全省第一炉高纯度多晶硅,形成了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条;同煤集团以“煤—甲醇—聚甲醛—聚甲醛产品”、“煤—甲醇—烯烃”两条产业链为主的煤化工园区建设加快。

转型标杆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坚持以煤为基、循环高端、多元发展,全省非煤项目完成投资455亿元,增幅36%。重点煤炭企业现代煤化工、多晶硅、光伏产业等重点工程、重点非煤项目进展顺利。潞安180万吨煤基多联产、同煤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被列为全省标志性转型标杆项目。

煤机制造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以采掘装备成套化为重点,重点煤炭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加强合作,加快打造煤机产业基地进程。晋煤集团“煤机制造金匠园区项目”开工奠基,国内煤机装备制造业巨头三一重工与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投资10亿元建设山西煤机工业园,山西煤运集团与美国艾尔吉公司正在合作建设洗煤设备制造项目。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加强轮对项目研发,自主研发能力进一步提高。

煤炭现代高端服务业有序推进。山西煤炭学院筹建、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和雁北煤校示范院校建设、煤炭物流港建设加快,中煤保险正式运营,以教育、物流、金融、保险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三)坚持标本兼治与强基固本相结合,煤矿安全生产取得新成效

全年全省煤矿发生事故54起,同比减少9起,下降14.29%;死亡74人,同比减少65人,下降46.76%;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085,同比减少0.103,下降54.79%,比全国的0.564低0.479,比国家年度控制指标低0.144,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由全省人民的创痛转变为经济发展的保障,由影响山西形象的负面标签转变为安全发展的新亮点。

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制定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达标规划,将标准化建设列为建设矿井竣工验收和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的前置条件,全力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工程。完善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出台了《山西省露天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全省有290座矿井达到省级安全质量标准,有60座达到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

企业主体和政府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深入开展“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全省所有煤矿全部签订了安全生产承诺书,实行了安全生产挂牌包矿责任制;进一步落实了全省279个“五人小组”的包保责任,健全了“一岗双责、层层负责”的煤矿安全监管责任机制和“业务保安、环环相扣”的煤矿安全共管机制;贯彻落实全国班组安全建设“五落实”要求,班组建设进一步加强;针对元旦和春节期间特点,出台“十五严格、十五严禁”特别规定,对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项突击检查。

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进一步深化。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召开了全省瓦斯防治和防治水工作现场会,出台了两个“若干规定”,推进了瓦斯、水害防治工作。全省建立地面固定瓦斯抽采泵站182个,移动瓦斯抽采泵站130个,瓦斯抽采量达48.3亿 m3丆同比增加30.1%,利用量20.7亿 m3丆同比增加28.5%。全省建成140座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立了防治水专家会诊制度,对全省生产矿井防治水工作进行了督查;建设矿井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严格落实建设、施工、监理三方安全主体责任;组织开展煤矿安全生产百日大检查,继续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充分发挥了纠察执法队伍的作用,全省共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执法行动17 810起,出动人员87 474人次,累计排查出安全隐患334 350项,已整改333 924项,整改率为99.9 %。

煤矿安全保障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生产矿井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信联络、压风自救、供水施救系统基本建成;生产矿井紧急避险系统加快建设,基建矿井紧急避险系统同步建设。全省生产煤矿已购置救生舱95台,开工建设永久性或临时避难硐室49个。全国首座可移动式软体救生舱落户同煤塔山矿,首次井下避难设施载人现场验证试验在潞安集团常村煤矿完成;全省已建成了反应快速、协调高效、作风过硬的应急救援体系。

(四)提高素质与加强管理相结合,“人本安全、培训教育、素质提升”工程取得新进展

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加大。召开全省煤矿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推进会议,出台了《山西省煤矿从业人员“十二五”期间素质提升工作方案》。全年培训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7 567人、特种作业人员97 617人、班组长19 676人。培养煤炭主体专业大专学历1.2万人、中专学历1.3万人。举办了第一届山西省煤炭行业(焦煤汾西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参加了全国技能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一批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促进了全省煤矿职工技能的提高。

劳动用工秩序进一步规范。制定实施方案,推进煤矿从业人员专业学历提升及“变招工为招生”。全面推行煤矿用工“五个统一”、煤矿从业人员年检制度。加大煤矿用工监督检查,清退煤矿井下劳务派遣人员12 712人,劳动用工职责进一步理顺,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

(五)坚持宏观调控与加强市场监管相结合,煤炭经济运行质量效益取得新成就

深入研判煤炭市场,分析预测经济走势,引导企业科学组织生产经营,完成了2012年全省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组织实施了向省内9家困难电厂供应1 000万 t 煤炭任务;及时调整重组整合后集团公司与所属煤矿的销售渠道,强化煤炭经营监管,进一步规范了全省煤炭经营秩序;加强运行监测分析,确保重点行业、重点合同兑现,严格重点电煤合同价格监管;进一步强化煤炭销售票使用管理,全面实施了机打票网络在线管理,全省煤炭销售票使用率、回收率接近100 %,有效杜绝了非法违法煤炭流入市场;认真做好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工作,发挥煤炭销售票作用,开辟运煤绿色通道,全省共供应6 845 015户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721.62万吨,确保了省委、省政府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六)把生态建设与保障民生相结合,安康和谐矿区建设得到新推进

绿色矿区建设成效显著。全面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全省煤炭系统造林3160 ha,绿化757.3 ha。节能减排、矸石无害化处理率、矿井水利用率均达到了国家要求。省厅被评为山西省“十一五”蓝天碧水工程先进集体。

幸福矿区建设成果丰硕。棚户区改造取得了新成绩,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职工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安全技能账户工资和安全结构工资分配制度,全面落实井下最低工资制度,全省煤炭企业在岗职工平均收入增长10%以上,实现了企业效益与职工收入同步增长。

安康矿区建设成绩突出。全行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56.4万人,井下职工意外伤害参保人数达22.2万人;进一步健全煤矿井下工亡职工子女就学救助长效机制,累计有2 597人次享受就学救助、总金额达1 100余万元;理顺了煤矿职业卫生监管职能,加强了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潞安成为全国唯一连续12年蝉联“安康杯”竞赛优胜杯的企业。

(七)加强党的建设与依法行政相结合,服务煤炭发展的政务环境有了新改善

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进一步丰富和引深了创先争优活动;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进政务公开,新的政务大厅启动运行,所有审批项目与电子监察网对接联网,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准则》,廉政风险排查防控机制进一步健全,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公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深入挖掘凝练“山西煤炭精神”,大力整顿纪律、思想、工作作风,开展“学习型、服务型、文化型”机关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谋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基层和煤矿企业服务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煤矿系统干部职工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煤炭厅党组,向多年来关心支持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向与会同志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煤炭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煤炭行业改革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煤炭行业监管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煤炭产业发展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转变,煤矿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煤炭品牌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全面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煤炭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做好今年的煤炭工作,必须放眼全球看山西,立足山西看煤炭,着眼行业看发展,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审视和把握好宏观经济走势,全面分析研判煤炭市场形势。从国际看,欧债危机日趋恶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突出,市场需求萎缩,国际煤价趋于下行,影响我省煤炭经济运行。从国内看,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物价上涨的因素依然较多,特别是土地供给、节能减排等刚性政策约束更加严厉,煤炭发展的难度增加。从能源看,虽然煤炭在较长时间内占我国的主体能源地位不会改变,但发展方向和格局发生了变化。国家能源发展的部署一方面是加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建设,2012年新增煤炭生产能力2亿吨;另一方面是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水电,大力发展非常规天然气、风电、太阳能等其他新型能源,对煤炭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实行双控。同时,陕西、内蒙、宁夏、新疆等地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产能将逐步释放。特别是内蒙已连续两年煤炭产量全国第一,煤炭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从安全看,虽然我省煤矿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但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古空水、冲击地压、奥灰水等自然灾害威胁更加严重,特别是资源整合后改造建设矿井数量较多,地质资料不详,煤矿安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面临的形势严峻,压力增大。

在正视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更要看到做好今年工作,我们有“六大重要保障”有利因素。一是国家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基本稳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为我们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省委、省政府定位煤炭是山西经济的支柱,是转型跨越之基,稳住了煤炭产业,就稳住了全省经济的基本面,更加重视和支持煤炭,为我们提供了政治保障;三是“七个新”的新目标,转型跨越发展的新战略,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新机遇,为我们提供了改革发展保障;四是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圆满成功,历练了煤炭行业干部职工,提升了煤炭产业素质,坚定了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信心,证明了山西煤炭人有智慧有能力做好煤炭工作,为我们提供了信心保障;五是“正风肃纪、创优环境”作风大整顿,干部职工的创新意识更加强烈,精神状态更加饱满,工作作风更加务实,为我们提供了作风保障;六是文化强煤战略的实施,“山西煤炭精神”的挖掘和弘扬,“学习型、服务型、文化型”机关建设活动的开展与延伸,激发出全省煤炭行业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巨大热情,为我们提供了精神保障。

全省煤炭行业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大局意识,更要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高度统一到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上来。要在“六个结合”上狠下功夫,全面推进工作。一是必须坚持把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与遵循煤炭工业自身发展规律相结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煤炭工业实践;二是必须坚持把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煤炭工业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加快建设具有山西特色的煤炭工业;三是必须坚持把运用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和改革创新相结合,以创新的理念、意识、方法推进煤炭工业转型跨越发展;四是必须坚持把治本与治标相结合,抓住影响和制约煤矿安全的根本问题,用前沿科技、科学管理、人文理念打造煤炭久安;五是必须坚持把突出山西煤炭优势与开发潜在价值相结合,打造山西煤炭品牌;六是必须坚持把文化强煤与弘扬“山西煤炭精神”相结合,用山西煤炭精神激励山西煤炭人,促进山西煤炭现代文明进步。

我们坚信,只要准确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宏观形势,充分利用好“六大重要保障”有利因素,切实做到“六个结合”,就一定能够解决煤炭工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就一定能够推动全省煤炭工业率先走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

三、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努力做好2012年煤炭工作

今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的重要之年。全省煤炭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转型跨越发展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文化强煤为引领,以煤炭精神为内涵,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实施高标准、高科技、高管理、高端化、高要求、高质量、高效益、现代文明的“七高一文明”发展新模式,率先走出煤炭工业转型跨越发展新路。

主要目标任务是:煤炭产量8.5亿吨,力争9亿吨;全行业销售收入力争突破8 000亿元,非煤收入占到一半以上;力争实现利税1 800亿元,上缴税金1 300亿元;全面推进现代化矿井建设;循环经济建设取得新进展;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继续稳定好转,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稳中有降。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主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高标准制定煤炭行业发展标准,率先探索出具有山西特色的办矿新路。山西是全国煤炭大省,必须要超前思维,搞好顶层设计,以新思想制定新标准,以新标准建设新平台,以新平台引领新发展,打造山西煤炭建设新模式,高标准提升煤炭发展新水平。

一要围绕我省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新部署,加快建设山西煤炭新基地。实施《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快建设现代煤炭产业发展体系,重点推进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和18个国家煤炭矿区建设,形成山西“品”字型煤炭基地新构架。

晋北动力煤综合基地以建设特大型、“巨”型煤矿为主,重点培育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和中煤集团平朔煤炭工业公司两个亿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到2015年基地煤炭产量达到3.5亿 t;

晋中炼焦煤综合基地重点培育山西焦煤集团亿吨级大型煤炭企业,到2015年基地煤炭产量达到3.1亿 t;

晋东无烟煤综合基地重点培育阳泉集团、潞安集团和晋煤集团等5 000万 t级煤炭企业集团,到2015年基地煤炭产量达到3.4亿 t。

二要围绕煤炭发展新形势,出台办矿企业新标准。要全面提高全省办矿企业准入门槛,制定出台我省更高的办矿企业新标准,实行办矿企业等级管理制度,现有办矿企业达不到新标准的实行退出机制,新的办矿企业要按照新标准准入,进一步做实做强煤矿企业。

三要围绕煤炭进步新水平,出台煤矿建设新标准。以规范煤矿生产建设为目标,按照分项目、分类别、分等级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坚持普遍性的一般标准和引领性的高端标准并存的基本原则,制定新形势下的煤矿建设新标准,创新煤矿设计、施工、监理新机制,科学合理设定标准过渡期限,用新标准规范新矿井建设,提高煤矿建设水平。

四是围绕煤炭安全新要求,制定煤矿安全质量新标准。按照国家级标准,结合我省实际,根据煤炭工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制定我省更高、更严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要把新标准真正落实到每一个系统和环节,通过新标准的制定实施,提升现场管理水平,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五是围绕煤炭企业新方向,制定煤矿管理新标准。要研究制定出台山西煤矿企业管理标准,创新煤炭企业管理模式,促进煤炭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高标准是新蓝图、新目标,只要我们坚持高标准,一定能够打造出具有山西特色的“晋”字号品牌,建设成全国一流世界先进,在世界煤炭领域占据重要位置的山西煤炭“航母”。

(二)高科技打造煤炭企业,率先走出煤炭工业现代发展新路

科技是煤炭企业发展的内动力和加速器,今年要完成煤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 600亿元,其中矿井建设完成投资1 050亿元,要用高精尖科技建设煤炭企业,打造煤炭科技新高地,增强山西煤炭在中国煤炭乃至世界煤炭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一要有序推进新井建设。全省煤矿建设坚持“整合改造为主,新井建设为辅”原则。新井建设按照一个矿井一个工作面或不超过两个工作面的模式,以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主,优先建设露天煤矿、特大型矿井和煤电一体化项目。

二要提高整合矿井机械化水平。提升改造矿井技术装备,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推广采用综采、轻型综采、综掘等设备,实现矿井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和信息化;推广应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厚煤层推广应用一次采全高工艺,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区块,推广应用短壁综采采煤工艺,薄煤层推广应用刨煤机开采技术和装备;出台资源回收率考核管理办法,珍惜资源,提高资源回收率;结合机械化升级改造,同步优化改造矿井通风、供电、运输、排水等系统,全面提高煤矿生产力水平;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强制淘汰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电动锚杆钻机等八种设备及单体支柱放顶煤开采工艺。

三要推进矿井信息化建设。今年各市、各集团要安排3个以上试点矿井,加快“两化融合”建设步伐,推动煤炭生产装备数字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建设。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及规范,加快矿井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工业视频和井上下网络平台的推广应用,加快建设完善煤炭企业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形成“生产过程自动化、安全监控数字化、企业管理信息化、信息管理集约化”的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新模式。

四要试点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矿井。着眼于建设国际一流、全国先进的现代化矿井,鼓励重点煤矿采用世界先进技术装备,试点无煤柱开采、煤矸石充填开采、“三下”开采新工艺,实施精采、细采。推广建设自动化、智能化无人综采工作面,实现安全高效开采。

五要提高监管信息化水平。要按照《山西省煤炭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快建设煤炭行业综合信息数据库,扩充和完善煤炭专用信息网承载内容及范围,提高隐患排查、安全质量标准化、人员素质提升培训和应急救援网络化管理水平,提高煤炭行业网上办公服务、政务公开和安全监管及执法能力。

六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以煤炭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以及科技服务体系,推进煤矿主体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研发中心,制定推进实施计划,分年度分类别逐步达到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标准。

高科技是建设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矿井的重要路径。只要我们坚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念,努力提高煤炭行业科技含量,一定能够用科技进步来解决煤炭改革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技术问题,推动我省煤炭工业现代化新发展。

(三)高管理提升标准化建设,率先走出全国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管理新路

标准化是标杆,是方向,是平台,推进的核心在于科学管理。要吸收借鉴中外先进管理理念,结合“基础建设年”活动,创新煤矿安全质量管理模式,以精细化提高标准化,以标准化引领科学化,以科学化推进安全化,创造出山西标准化管理新经验,全面推进标准化工作,全省力争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达到300座,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达到65座,其他矿井也要逐步达到标准。

一要创新推进机制。制定便于落实的具体配套实施办法,积极利用政策扶持、评比激励和处罚约束等手段形成引导推进机制。将标准化作为颁发煤炭生产许可证的条件之一,进一步推动达标工作。凡达不到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最低等级的煤矿,要责令停产整顿,依法暂扣其煤炭生产许可证,限期达标。

二要创新管理机制。更加注重标准化的内涵建设,突出动态达标管理,将建标、对标和达标步骤有机结合起来,加大督促检查频次,每半年或一年召开一次标准化建设会议,开展达标评比工作,推进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达标。

三要创新考评机制。加强标准化建设技术支撑,建立标准化考评机构,出台考评办法,严格标准化考评工作,推动从一般化标准向高端化标准建设发展。

高管理是企业的生命,标准化是企业的路径。只要我们用现代高管理推进标准化矿井建设,用标准化矿井体现高管理水平,一定能够建成一批令全国惊叹、世界瞩目的标准化新矿井。

(四)高端化推进多元发展,率先走出综改试验区先行先试发展新路

坚持延伸煤、超越煤、发展煤,按照全循环、上高端、多联产思路,瞄准行业高端,善于找新项目,勇于上精项目,敢于上大项目,力争全省非煤产业投资完成550亿元,加快打造中国(山西)“鲁尔区”转型模式,再造一个新煤炭。

一要以“一个模式”、“三大板块”、“四化链条”为重点,提高煤炭资源省内转化率。

“一个模式”:建立煤炭产业全循环发展模式,从企业“小循环”入手,通过产业横向关联、纵向耦合,向企业集群“大循环”拓展;“三大板块”:晋北动力煤基地要依托动力煤优势,加快煤电一体化。晋中炼焦煤基地要加大炼焦煤的洗选力度,发展焦油深加工、粗苯精制、乙炔精细化工等产业。晋东无烟煤基地要重点发展贫瘦煤和低热值发电、煤层气、现代煤化工等产业。“四化链条”:发展煤电化、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四条链条。通过北、中、东“三大龙头”吞吐,到“十二五”末力争煤炭产量40%省内消化。

二要以转型标杆项目建设为重点,提高煤炭高端项目落地率。省委、省政府确定今年为“项目落地年”。全省煤炭行业要发展围绕项目来推进,工作围绕项目来展开,转型围绕项目来加快,在煤炭项目落地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力争到年底,潞安集团18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取得国家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10 000 t/a高纯度多晶硅和1GW懢阳能电池垂直一体化项目形成

3 500 t和240 MW产能;山西焦煤60万t/a焦炉煤气制烯烃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古交电厂500万 t 粉煤灰制水泥项目取得核准;同煤集团120万 t/a甲醇项目一期(60万t/a)工程全面竣工。

三要以非煤新兴产业为重点,提高煤炭资源深加工率。省属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要在实施 “双千亿”、“双五百亿”、“双百亿”工程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与煤炭紧密相关的煤电铝、煤焦化、煤物流、煤机械、煤洗选、煤环保、煤安全、煤建材等产业,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进军全国500强、世界500强。要加快推进国有重点煤炭集团装备制造项目建设,尽快投产达效,促进采煤大省向制造大省的转变。

四要以煤炭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提高服务产业占比率。要充分利用山西煤炭在全国的市场份额,大力发展依托煤炭、服务社会的煤炭教育、物流、金融、保险等现代煤炭服务业。山西煤炭学院、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雁北煤校和煤炭物流港要进一步加快建设;中煤保险要弘扬“晋商精神”,抓好煤炭特色保险,各级部门、各煤炭企业,要加强与中煤保险合作,支持中煤保险做强做大,打造辐射全国的保险业,为全国煤炭人保险。

高端化是煤炭项目的集聚地,是煤炭产业的制高点,是煤炭行业的拓展区。只要我们紧紧抓住综改试验区建设新机遇,先行先试,敢闯敢干,一定能够创造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五)高要求监管煤矿安全,率先走出煤矿安全发展新路

煤矿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的重要保障,是率先走出煤炭工业转型跨越发展新路的重中之重。

一要创立煤矿安全生产“三新”理论体系。树立“安全先于一切,重于一切,高于一切,大于一切”的新思想;确立“文化引领、制度先行、理念统一、执行有力、落实到位”的新思路;坚持“居安思安、科技兴安、管理强安、文化创安、打造久安”的新理念,用“三新”理论推进“基础建设年”活动,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要强化煤矿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在继续落实政府、监管部门责任的基础上,重点要把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煤矿企业的每个环节、岗位和职工。要严格执行领导带班下井、挂牌包矿和“五人小组”包保责任等制度,强化领导干部的岗位安全责任。要大力开展“人人都是班组长”活动,形成班组人人“自我约束、相互监督、持续改进”的现场安全管理机制。

三要按照“治瓦斯、摸清水”的思路,扎实开展瓦斯、水害防治攻坚专项行动。打造立体式瓦斯防治模式,在健全机构、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要确立“人人都是通风员”的瓦斯防治理念,开展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和抽采达标评判,推进瓦斯防治由风排为主向抽采为主转变、由单一抽采向综合立体抽采转变、由局部治理向区域治理转变。今年瓦斯抽采量达到52亿 m3丆 利 用量 达 到23亿m3。到年底,全省50%以上的生产矿井建成瓦斯示范矿井;实施全方位防治水模式,所有基建、生产矿井全部进行一次水害“体检”。要遵循“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的程序,将勘探与问探相结合、物探与钻探相结合、水平探与立体探相结合、水样化探与征兆预探相结合,到年底,全省建设矿井和生产矿井全部建立防治水工作体系。

四要创新煤矿安全监管执法方式。按照分类监管、区别对待的原则,建立分类分级监管执法机制,实施差别化、针对性监管。加大安全执法、煤炭纠察、行政处罚和举报案件查处力度,开展日常执法、重点执法和跟踪执法,增强煤矿安全监管的主动权和实效性。

五要强化能力管理、科学核定产能。要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综改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以安全生产为前提,对符合政策的生产矿井通过能力核定程序进行能力确认,合理解决实际生产能力大于煤炭生产许可证载明能力的问题。同时,要把煤矿生产能力管理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严肃查处超能力生产行为,逐步建立我省煤炭生产能力管理长效机制。

六要规范整合矿井建设管理。资源整合改造矿井建设的思路是“稳健有序、规范达标”,要把资源整合矿井、基本建设矿井作为今年安全管理的重点,加强建设矿井专项检查,开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要按照施工队伍准入新标准,强化建设施工管理,严格落实建设、施工、监理主体责任,实行分类监管制度。要加强建设矿井的瓦斯和水害防治工作,确保矿井安全建设,推进资源整合矿井改造建设达标工作。

七要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建设。要加强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和调度机构建设,提高装备水平、技术力量和救援能力。按照《山西省煤矿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各级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炭集团公司要编制、修订、完善本级预案,并落实到位。要进一步推进煤矿井下“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

煤矿安全生产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努力,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我们要如履薄冰、从零开始,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我们坚信,全省煤炭行业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把煤矿安全抓得更好、做得更实,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做出新贡献!

(六)高质量培养人才,率先走出人才强煤新路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更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要适应煤炭工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把人才培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一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监管层面,要抓好从业人员任职资格和专业培训,重点是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班组长和管理团队、监管队伍素质培训提升;企业层面,要鼓励煤矿企业建立完善培训机构和职工技校,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机制,联合培养人才。建立多渠道的引进、培养、储备人才体制,加大培养力度。继续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素质。通过人才培养储备,提供就业方向,创造就业岗位,提高就业能力,解决就业问题。院校层面,要充分发挥我省煤炭教育资源优势,加大对省属和企业所办煤炭院校的投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二要完善劳动用工管理机制。进一步理顺煤炭用工管理体制,严格从业人员年检制度。按照煤矿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工程方案,严格推行全员准入,并将煤矿从业人员准入和用工管理列为矿井投产验收和复工复产验收的前置条件。推进变招工为招生,今年新招从业人员直接招生比例达到35%以上,进一步提高中级工及以上职称比例,到“十二五”末全部实行变招工为招生。

(七)高效益发展煤炭经济,率先走出煤炭品牌新路

煤炭经济发展的核心在煤炭效益,要按照“定量、稳价、提效”思路,抓住山西煤炭特征,挖掘潜在“价值”,提升煤炭效益,推动全省煤炭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要全力打造山西煤炭品牌。要充分发挥我省煤炭品种齐全、煤质优良和稀缺资源较多的优势,打造品牌产品,实施品牌战略,发挥品牌效应,提高品牌效益,以品取利、以质提效,充分掌握煤炭市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山西煤炭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要建设山西煤炭物流“超市”。围绕煤炭产运销形成的巨大动力,大力发展现代煤炭物流,加快山西煤炭物流港建设,构建山西煤炭大物流体系,建成品种齐全、品质优良、物流便捷、运输畅通的山西煤炭“超市”,满足全国多样化、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实现由煤炭大省向“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的转型。

三要深入研判煤炭市场。做好煤炭市场需求分析预测,充分利用产量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煤炭生产,科学、合理调整安排煤炭产量,做好产运需衔接工作,以需定量、以量稳价,稳定煤炭市场。

四要强化煤炭经营监管。科学组织煤炭销售,进一步规范铁路、公路经营,保重点合同,保重点用户。进一步完善煤炭票证管理体制,加强票证信息系统建设,强化煤炭销售票使用管理,提高票证使用率、回收率,规范全省煤炭经营秩序。继续做好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工作。

五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要紧紧抓住中央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大政策机遇,省属国有企业煤炭集团公司要加快实施“双千亿工程”,做强做大主业,实现产业链对接、价值链增值,全面提升煤矿企业核心竞争力。

煤炭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支撑作用和拉动作用,提高煤炭经济效益不仅是煤炭企业发展的硬道理,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再造一个新山西的重要砝码。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煤炭基础,做强做大做精煤炭经济,在巩固煤炭重要的地位的同时,努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八)以文化强煤为引领,塑造弘扬“山西煤炭精神”,率先走出现代文明的煤炭工业发展新路

文化、精神、和谐是煤炭工业现代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全行业要大力实施文化强煤工程,推进山西煤炭文化建设,塑造弘扬“山西煤炭精神”,促进全省煤炭工业健康发展。

一要弘扬“山西煤炭精神”。我们以山西煤炭文化建设为核心,围绕反映历史、体现现实、激励人心、引领未来的要求,深度提炼出了山西煤炭人创造的“忠厚吃苦、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卓越至上的‘山西煤炭精神’”,召开了大规模的研讨会,从历史背景、时代作用、精神内涵、实践意义等方面进一步进行了论证。要把“山西煤炭精神”作为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载体,高规模、大声势的宣传和弘扬,掀起践行“山西煤炭精神”活动热潮。要选树劳模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和品德,探索筹集全省煤炭精神建设专项资金,建立全省煤炭安全文化建设教育基地,组织开展文化演出和巡回报告演讲,制作讴歌煤炭精神、体现优秀传统、具有山西煤炭特色的影视文化艺术精品,把“山西煤炭精神”树立成引领山西煤炭前进的鲜明旗帜,凝聚成山西煤炭转型跨越发展的巨大动力,塑造成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河中的大符号、强劲音,让“山西煤炭精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二要建设现代文明矿区。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关注和改善煤炭行业民生问题。加快绿色矿区建设,完成2012年造林绿化任务,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幸福矿区建设,继续坚持职工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进一步推进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签订工作,全省煤矿在岗职工年平均收入比上年提高10%以上。加强老干部工作,加大困难企业和职工帮扶力度,加大棚户区改造建设力度,努力改善煤矿职工生活;加快安康矿区建设,进一步理顺煤矿职业卫生监管职责,落实防治责任和措施,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健康权益。做好“老工伤”纳入统筹保险的工作,进一步完善伤残和工亡职工子女就学互助金制度,不断完善“以煤补农”、“以矿帮村”的长效机制;加快文化矿区建设,加大文化建设投入,繁荣发展煤炭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把矿区建设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宜人,让矿工生活得更精神、更尊严、更文明、更和谐,更美好。

三要打造“三型”管理机关。省厅部署开展“学习型、服务型、文化型”机关创建活动,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升机关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素质,提高领导班子战略思维和决策能力,提升机关整体水平,为省委、省政府当好参谋。全省煤炭行业要按照“三型”机关建设要求,结合实际开展好创建活动;要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抓好政风行风建设,创优煤炭工业发展环境;要加大服务基层的力度,加强直属单位的管理和改革,省厅建立“人人下基层”制度,厅领导、机关各处室及各有关单位,要对口服务基层,开展“带公章、下基层”现场办公活动,把省厅机关建设成为凝聚全省煤炭行业力量,温暖全省煤炭职工人心的“煤炭之家”,变管理型服务为服务型管理,提升行业管理机关形象。

同志们,2011年的辛勤耕耘收获了“十二五”良好开局,2012年的光荣使命承载着全省煤炭人的殷切期望。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率先走出煤炭工业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1672-5050(2012)04-0002-11

摄影:肖 惠

张 辉

猜你喜欢
煤矿安全矿井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以机器人研发应用引领矿井“四化”建设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强化忧患意识,推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煤矿安全生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抓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四大支柱
对如何提高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思考

山西煤炭2012年4期

山西煤炭的其它文章
行业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