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农村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2012-01-15 03:56刘红英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长沙农民人才

★ 刘红英

一、长沙农村人才培养需求确立的依据

(一)主要理论依据

主要理论依据是科学发展观背景下“包容性增长”的社会和谐发展思想和中国小康社会标准的演化。在2010年9月16日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其中引用了亚行首先提出的“包容性增长”概念,倡导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2010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对“包容性增长”内涵作了详细的解读。包容性增长的内涵是“以优先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充分就业为基础。更倾向通过增加就业机会为个人创造工作岗位,使其不断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而不是直接通过收入再分配使个人被动地摆脱贫困。”包容性增长的关键词是希望和参与。当一些社会成员觉得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指望得到那些富人所想得到的,排斥和不包容就产生了。如果人们相信明天会更好,尤其是当他们能切实地期望子女加入到“赢家”的行列之中,那么他们会准备好挺过今天的困难。[1]

包容性增长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今后一段时期内缓和社会矛盾、凝聚社会共识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和运行方式。它和我们国家小康社会评价标准的演化是密切相联的。

小康社会有十项基本评价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城镇化率;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大学入学率;每千人医生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每一项都有明确的数据要求。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受重视,一些新的内容逐渐加进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中,如:研究和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人均图书拥有量等。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全力,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有研究者将其中文化建设方面内容概括为“软力量”建设。“软力量也称精神力量,是指一国的民族和社会凝聚力、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和传播力,以及制订和控制国际规则与机制的能力”[2]。

包容性增长理念与小康社会评价的新内涵,为长沙农村人才需求培养带来以下启示。启示一: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密切关联,必须兼顾广大群体,使受训对象通过培养,增加经济活动参与的能力,从而更体面、更尊严、更实在地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启示二:农村人才培养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建设的范畴,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大法制、科教、文化等方面人才培养的力度。

(二)国外农民培训模式的启示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种:东亚模式、西欧模式、北美模式。三种不同模式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各自不同的地理因素、资源性质以及经济条件和生产技术的影响和制约。东亚模式的代表国家是韩国和日本。由于这些地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很难形成较大规模的土地集中经营,所以它的培训方式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国家立法为保障,结合培训目标和培训对象的特点,通过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培训和主体,对农民进行多层次、多目的、多方面的培训。韩国农民培训分为三个层次:“四H”教育、农渔民后继者教育、专业农户教育。“四H”教育的内涵是使农民具有聪明的头脑(Head)、健康的心理(Heart)、健康的身体(Health)和较强的动手能力(Hand)。农渔民后继者教育注重对农业后继者的精神教育和技术培训,提供经营管理、技术诊断、农产品销售、海外研修等服务。专业农户教育重点培养与扶植具有较高产业化经营管理水平、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实力的专业种、养殖大户。

日本的农业教育已经形成了大学本科教育、农业者大学教育、农业高等学校教育、就农准备校教育、农业指导士教育和农村青年俱乐部等多种层次,各种层次的培养对象,培养目标都有所不同。20世纪80年代,日本农村40%的适龄青年接受了大学教育;全国有57所县立农业学校,专门招收高中毕业生,通过了3~4年的学习、实践,养成合格农民。

西欧地区农业生产以家庭农场为主,虽然规模较少且分散,但技术先进,农业生产对技术要求较高,通过政府、学校、科研单位、农业培训网四者有机结合的形式,对农民进行培训。英国政府还建立了严格的奖励与考核制度,对培训效果好的单位进行奖励,对农民进行技能考核,规定农民只有通过考核才能从事相关的农业生产活动。

北美地区的耕地多而且集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相对较少,农业生产的专门化、商品化、机械化等程度都很高,机械化耕作与规模经营是它的主要特点。农民教育实行以农学院为主导的农业科教体系,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三者结合。这种农民教育的代表是美国。[3]

长沙市农业资源属于典型的东亚类型,人均耕地少且分散,不利于大机械化生产。但它又和日韩农业资源有区别,由于长沙城市化进程的影响,长沙所属县(市)、区域经济中现代经济成分不断增加,许多农民离开了祖祖辈辈固守的土地,慢慢融入了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因此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可能性增加,局部地区上规模的集中生产不断出现,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数量的不断攀升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2007—2009长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数统计表

从2007年到2009年,长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数几乎成倍增长,从农户数测算,长沙农村人口中,有近一半的农民加入了专业合作组织,如果再考虑到外出务工的农民数,那么加入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民比例更高。9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人才的需求,就是今后长沙农村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4]

(三)长沙农村经济统计数据

长沙农村人才培养有两个基本目标:一是促进长沙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提升长沙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基于第一目的,我们必须清楚长沙农村经济(第一产业经济)在年度GDP中的比重,以及第一产业中农、林、牧、渔等各自所占的份额,从中找准经济增长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

据数据表明,长沙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例,2007年为6.337%,2008 年为 7.87%,2009年为4.75%。第一产业所占GDP总量的份额相当少的原因,主要是二产业、三产业发展速度相当快,而一产业从2007年到2009年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二、三产业。虽然由于土地和其它资源的限制,一产业的总值不可能和二、三产业相比,但一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相当大。[5]

据长沙市统计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08年,长沙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9758家,其中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29家。29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66.4亿元。2009年,长沙市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7487家,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47家。47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96.7亿元。这一组数据表明,农产品加工企业呈现出数量萎缩而产值大幅度增加的趋势。农产品加工企业在一产业经济构成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农村经济转型需要大量了解农村生产规律,能主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经营性人才。

2007—2009年长沙农民纯收入

根据小康社会评价标准,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人民币,即可视为在经济上达到小康水平。

接下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特别注意加强社会文明元素的培植与建设。

二、长沙农村人才培养及实施策略

(一)“四型人才”培养

通过第一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基本确定,长沙农村需要培养四种类型的人才。

技艺型人才。以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培养技能带动型人才。鉴于长沙区位经济的优势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那种在全国通行的以种、养殖为主的农民培训模式已经不适应长沙农村人才培养的需求,长沙农村经济结构以及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有其特殊的要求。据长沙市统计局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长沙一产业中,农业产值92亿元,渔业8亿元,林业7.6亿元,牧业67.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4亿元。由此可以看出,长沙一产业产值主要集中在农业和牧业,今后一段时期内,长沙农村技艺型人才的培养也应该主要集中在这两领域。宁乡养殖业的发展,对养殖技术人才需求量相当大,浏阳花炮生产对花炮生产技术型人才需求也相当大,农业技艺型人才主要为农产品加工新技术人才。同时,由于长沙城市发展,城市人口生活需求,长沙农村种植新技术仍然有相当大的市场。

管理型人才。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目的,培养管理型和社会服务型人才。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概念中,包含了三个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口、生态、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的小康当然包括农村。据有关调查显示,农村需要懂法律知识、政策知识、行政管理、医疗卫生技术和知识、企业经营管理、社区规划与社区建设、社会保障知识、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人才。管理与服务型人才中,首先需要“双强双带型”人才。所谓“双强”就是“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所谓“双带”就是“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在市委组织部和市教育局的直接关怀下,长沙电大通过“一村一大”的培养形式,在农村村支两委中已经培养了一批具有大学学历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农村法律、行政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人才培养。

开发型人才。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产业结构为目的,培养具有农产品增值开发和农村新经济增长点开发能力的科技服务型人才。长沙农村产业发展程度和农产品加工技术在全省范围内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潜能开发的余地很大,区域之间的发展还相当不平衡,具有农产品增值开发能力的科技服务型人才不仅是长沙农民的期盼,更是长沙众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迫切需要。由于长沙经济的快速发展,休闲经济悄然兴起,以农村为基地,以休闲为基调的农村休闲经济开发人才的培养,对形成长沙农村休闲经济特色、打造长沙休闲经济品牌非常必要。

娱乐型人才。相对城市而言,农村由于地域广阔,人口居住相对分散,群众文化生活相对贫乏、单调,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成为一个客不容缓的重要任务。须立足农村实际,根据新农村社会文明建设需要,培养有浓厚乡土特色的演艺型娱乐人才,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二)农村人才培养策略

完善体制。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只针对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其它层次的教育都得由受教育者支付教育费用。但是,农村人才培养必须充分考虑它的特殊性,尤其是现阶段农村人均收入偏低的客观事实,参照国外农民教育的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建设相关的制度、机构,确定相应的经费和人员,确保农村人才培养的正常进行。

构建培养体系。以市政府有关部门为主管,以具体院校负责,涉农院校和科研院所参与,区、县(市)乡镇建立相应机构,乡镇政府负责组织落实的垂直、立体培训体系,确保培养政策的顺利执行。

创新培养机制。在农村人才培养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借鉴万名干部下基层,创建新农村示范村的经验,由政府出面组织单位、学校、群众团体、科研机构与农村村、乡镇手拉手,由扶助单位在经费、技术等方面进行对口帮扶。同时,可以发动企业、个人等参与到农村人才培养工作中来,群策群力,献智献资。

优化培养方法。农村人才培养应该根据培养类型的不同,有针对性地打破学历教育的固有模式,针对农村实际,突出职业和技能特点。同时,应充分考虑农村地域广阔,农民居住分散的实际,合理地选择培养地址,科学地选择培养方式。

三、后续机制建设

人才培养效益的高低,除人才培养质量之外,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的管理和使用。长沙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建设相应的使用和管理机制。

构建服务载体。由相关部门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库,按类别、按档次建卡立档,定期组织培训、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科学地看待农村人才,他们不仅是推动农村经济与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同时也是新农村的构成部分。

培育农村市场。农村人才的使用不可能走政府包办的道路,主要应该靠通过农村市场的培育来为他们才能的发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一些可以市场化的应该创造条件,促进市场机制的形成。如:娱乐型人才的使用,可采用民间组织、私人出资、市场动作的方式进行。

建立激励机制。对于开发型人才,政府在安排科技推广项目、提供科技贷款、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和人才流动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

通过后续机制建设,使农村人才培而有用,用而有效,而且可持续发展。

[1]人民日报,2010年10月27日.

[2]李环.浅析美国国家软力量[J].国际政治,月刊2002(4).

[3]曾伟立.国外农民培训经验研究与借鉴[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12).

[4]赵庆海,王庆菊.国外乡村人力资源开发实践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科技管理,2009(1).

[5]李玮.国外农民培训对我国培育新型农民的启示[J].农业经济,2009(8).

猜你喜欢
长沙农民人才
人才云
长沙之旅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我眼中的长沙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多姿多彩的“长沙窑”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