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前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指导的临床意义

2012-01-13 03:47:24黄雾香郑亚东钟梅艳
微创医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专科置换术髋关节

黄雾香 郑亚东 钟梅艳

(广西民族医院骨科,南宁市 530001)

髋关节置换术前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指导的临床意义

黄雾香 郑亚东 钟梅艳

(广西民族医院骨科,南宁市 530001)

髋关节置换;术前;肢体功能锻炼;护士;专科技能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颈骨折及髋部肿瘤等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成功不仅与医生的技术有关,而且与高质量的护理密切相关。因此,培养高层次的专科护理人才,提高护士的专科技能水平迫在眉睫。一个优秀的专科护士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护理理论,更应具有过硬的、熟练精湛的专科护理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和一定的护理管理能力,才能适应医疗专科日益发展的形势和患者对专科护理的需要。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科对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前肢体功能锻炼指导,我们首先在功能锻炼指导前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及操作项目的培训及考核,然后在术前就开始指导患者的功能锻炼,在术后又继续进行康复训练的指导,这比仅在术后才进行康复训练的指导有更明显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科室内护士,包括护师以上及刚毕业的执业护士与新调入护士等,共计42名。

1.2 方法

1.2.1 理论知识的培训及考核 科内自制一份髋关节置换的相关护理知识试卷,总分100分,内容包括髋关节置换术的概念、目的、意义、适应证、禁忌证、常用的手术麻醉方式、人工关节的固定方式及不同固定方式所采取的不同的锻炼方案等。在对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肢体功能锻炼指导前,所有护士先做一遍试卷,总分≥90分为优,80~90分为良,<80分为差。然后由护士长及资深的护士对所有护士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学习指导,同时护士通过相互交流、查找相关资料等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一段时间后重新对同一份试卷进行笔试。

1.2.2 功能锻炼指导的实施及考核 将所有的护士随机分成两个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两组护士在功能锻炼指导前均由护士长及资深护士对相关训练项目进行示范表演,项目内容包括:体位的摆放,关节活动训练,扶拐下地行走,CPM的使用,健肢蹬床抬臀锻炼及床上便器的使用等,并对操作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注意事项进行讲解。随后在模拟人身上对所有的护士进行一次操作知识的考核,确定两组护士的考核成绩均合格,即两组护士均掌握了功能锻炼项目的内容。对照组护士不对患者进行术前肢体功能锻炼指导,而直接在术后开始对患者进行上述功能锻炼项目的指导;实验组的护士则首先在术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前述功能锻炼项目的指导,然后在术后继续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上述功能锻炼项目的指导。术后护士指导患者锻炼的过程中由护士长及两名责任组长组成考核小组,对护士指导患者完成上述每项功能锻炼项目的准确度进行评分,按自制的评分表进行打分,总分为100分,所有项目的总分≥90分为优,80~90分为良,<80分为差。设计评分表如表1。

表1 护士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准确度评分表

1.2.3 患者满意度的调查 分别选取经两组护士指导功能锻炼的患者各30人,在出院的前一天,分别向患者发放自制的问卷调查30份,当日全部收回,调查患者对两组护士康复护理满意度情况,通过比较,考查两组护士护理的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髋关节置换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前后护士康复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施前优者24人、良18人,实施后优35人、良7人。培训前后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1,P=0.009),培训后护士康复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培训前。

2.2 护士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项目准确度,实施前优13人、良8人,实施后优19人、良2人,实施前后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5,P=0.030)。

2.3 实施前后患者对康复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2,P=0.023),实施后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实施前。见表2。

表2 实施前后患者对康复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3 讨论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越来越多,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手术后良好的恢复依赖于精湛的手术技术和高质量的护理及充分的功能锻炼。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尤其重要。通常护理人员对患者康复训练的指导在手术后才开始进行,护理人员往往不能充分地对患者进行指导,而我科在术前即开始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术前的康复训练,并形成了护理人员培训及考核的一套经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科技能水平,同时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升。

3.1 功能锻炼指导前专科理论知识的储备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科学新技术的大量应用,专科疾病的不断细化,使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护士不能只了解本专科知识,更要精通相关学科的新理论和新技术,这样才能满足临床新技术的开展和患者的需求。实施手术前,大部分患者与家属对于髋关节置换术都是陌生的,没有感受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要对患者进行术前肢体功能锻炼指导,提高护理质量,护士就要熟悉掌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概念、目的、意义、适应证、禁忌证、锻炼方案以及手术的预期效果等,这就需要护士去查找更多的资料,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我们在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康复锻炼指导之前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并考核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这样提高了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在对患者进行宣讲时能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这样的宣教就更加全面,更让患者信服,使其能更加积极配合。

3.2 提高护士临床实际工作能力 髋关节置换术的发展,使其护理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我科还未开展术前肢体功能锻炼之前,护理人员就经常担心自己的护理水平跟不上,虽然在指导之前由护士长及资深护士对相关功能锻炼项目进行示范表演并考核,然而在术后康复锻炼指导过程中由于患者疼痛等因素,不能充分配合,护理人员难以确定患者肢体功能锻炼体位摆放的准确度;也存在沟通能力差,解释不到位、不准确;临床应变能力差,心中对患者的病情及接受能力没数等,无法全面地展开康复指导,让患者完全配合康复训练。通过开展髋关节置换术前肢体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在护患互动的过程中,对之前的操作培训及考核的项目能充分理解并做到位,树立了信心,在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指导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护患关系也更加和谐。本观察表明,开展髋关节置换术前肢体功能锻炼后,护士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项目的准确度明显提高;同时沟通能力、异常情况处理能力、对病情的评估水平等都明显提高,提高了临床实际工作能力。

3.3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开展髋关节置换术前肢体功能锻炼后,在手术之前即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指导,通过护患的互动,护理人员进行功能锻炼指导的水平提升了,患者对功能锻炼的要求也有了认识,在术后更加容易配合,护患关系更和谐,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提升的同时,患者功能锻炼的效果也更好。由表2中可以看出,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前肢体功能锻炼后,患者的满意度有所提高,这是对护士专科护理质量水平的一个肯定。

综上所述,我科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术前肢体功能锻炼,在康复指导之前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及操作的培训及考核,形成了护理人员培训及考核的一套经验,护理人员的专科理论及操作技能水平均得到了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1] 周传友,尚希福.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原因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31(3):169.

[2] 沈菊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J].实用骨科杂志,2006,12(4):384.

[3] 顾 平.护理专科人才培养是护理质量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J].吉林医学,2008,(10):59 -60.

[4] 王桂兰,赵光红,任小英.护士知识继续社会化认知状况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2,17(10):733 -734.

[5] 谷翠芝.外科护士药物知识的在岗培训及效果[J].护理学杂志,2005,20(16):67 -68.

[6] 宋晓征.自制功能锻炼量化表在髋臼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应用[J].护理学杂质,2010,25(14):16 -19.

R 687.4

B

1673-6575(2012)05-0560-02

2012-04-28

2012-06-23)

猜你喜欢
专科置换术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冰雪运动(2020年4期)2021-01-14 00:56:02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20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