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维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0)
明代卫所制度是明太祖为巩固政权、稳定地方、加强国家统治而建立的一种准军事管治制度。《明史》载:“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1]2175其卒伍之设为“每百户所旗军一百一十有二,千户所一千一百二十,卫列五所,及卫镇抚,凡五千五百有奇。”[2]684明王朝据此在浙江建立卫所,在北起乍浦、南至蒲门的沿海地区先后设置11处卫,31处所。洪武十七年(1384),明朝在舟山岛上创置昌国卫(今舟山市定海区城关镇[3]399)。三年后,昌国卫迁移至象山县境内,并增石浦前、石浦后、钱仓、爵溪四个千户所。在舟山岛另设舟山中中、舟山中左两个千户所,隶于昌国卫,洪武二十五年(1392)改隶于定海卫(今宁波市镇海区城关镇东一里[3]428),具体见表1。
表1 浙江都司昌国卫管内千户所建置时间及驻地表①
昌国卫的创置源于明代初期的卫戍体制。“昌国,古会稽海东洲也。东控三韩、日本,北抵登、莱、海、泗,南抵庆元。四面环海,中多大山。人居篁竹芦苇之间,或散在沙墺,习于舟航,风帆便利。”[4]4253宋熙宁六年(1073),鄞县县令王安石考虑到舟山群岛治理的不便和军事交通的重要地位,奏请朝廷始置昌国县。元朝至元十五年(1298),因“海道险要”和“户口倍增”,升昌国县为昌国州。方国珍起义反元,以舟山群岛为据点,割据浙东沿海诸府州县。从此,方国珍统治昌国州达十余年。明初,洪武帝平定东南,方国珍及张士诚“余众多窜岛屿间,勾倭为寇”[1]2243,不断袭击浙江、福建沿海地区。明王朝为加强对浙东沿海的统治,采取徙民海禁、广置卫所之策,于洪武十二年(1379)在舟山岛上筑设新城。明年(1380)设置昌国千户所,十七年(1384)改置为昌国卫。昌国卫驻守于昌国县城中,额定军士有4800人。据史料推断,昌国卫的兵源应有以下几种:其一,归附者,主要来自于方国珍的余部。洪武四年(1371),镇海侯吴贞“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元三府军士及兰秀山无田粮之民,凡十一万余人隶各卫为军”[1]2243;其二,谪发者,主要来源于犯罪的流人。洪武二十年(1387),就有诏令“谪戍昌国卫者,咸出海捕寇,以功折罪”[5]2753的记录。其三,归附者和谪发者的后代。明制,军籍世代相袭。后来,信国公汤和奉旨巡视海上,以昌国卫“悬居海岛,易生寇盗”,居民“外连倭夷,屡为边患”[4]4253为由,上奏朝廷实行清野、迁民、墟地之策。于是,洪武帝调整海防政策,废昌国县,徙民内迁,并考虑迁移昌国卫。
昌国卫是明王朝为确保浙东沿海地区政治局势的稳定而设置的。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对浙东海疆的管理就相当重视。昌国县地处海岛,亡命之徒往往流窜于此,起义造反。晋末有孙恩、卢循起义,唐末有袁晁之乱,元末有方国珍割据。明代初年,浙东局势错综复杂,既有割据势力的分裂活动,又有倭寇的侵袭,浙东洋面上的舟山群岛成了各种叛乱势力的寄居场所。因此,明王朝设置卫所予以镇抚,就显得尤为重要。大体来说,昌国卫的设置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明朝廷巩固政权、打击倭寇的需要。在明朝未建立之前,浙东地区长期处在方国珍的统治之下,其势力范围大致包括今浙江的宁波、台州、温州、舟山等地。方国珍败后,沿海的土地需要戍守,投降的士卒需要安置,明王朝亟需设置管理机构用以维护浙东地区的统治。因此,卫所的设置被提上议事日程。昌国县地处海岛舟山,是重要的军事据点。明初,“方国珍遁入海岛,亡其所受行枢密院印,兰秀山民得之,因聚众为盗”。[5]559兰秀盗屡次侵扰浙江沿海地区,对东南海疆的稳定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虽最终平定,然岛上盗贼“生聚既久,繁殖如故”。[4]4253后来,日本的落魄武士和浪人西来,与沿海的盗寇相互勾结,屡犯明朝的东部海疆,而浙东沿海尤为严重,“倭寇所至,人民一空”。[5]1391匪患和倭患的渐趋严重促使明王朝决心整肃海防,在倭寇时常侵扰之处筑城、设卫、戍兵、造船。而为有效管理舟山群岛,明廷在昌国县境内创设昌国千户所,后又升置为昌国卫。昌国卫扼处舟山岛上,地处冲要,位于钱塘江出海口,杭州湾之外,为东海和黄海的分界所在。舟山岛“群山环峙,海港四通,为设险之处”,[4]4255周边海岛地形复杂,东北海中的兰、秀、剑、玉峰等山和东南海中的双屿、双塘、六横等山均是海盗、倭寇频繁出没的地带。倭寇入侵浙东沿海之前,会择一岛屿停泊,而后“觇我兵虚实以为进止”。[6]1378明朝虽然在浙东沿岸建置大量的卫所,但考虑到匪患在海上的严峻形势,必须部署相当的兵力予以震慑,确保浙东海域的稳定,遂在舟山岛增立卫所等建制单位。二是昌国县拥有足以供养卫所军户的土地资源。粮食的供应是军队作战的保障,昌国县虽然僻居海岛,交通不畅,然而军事物资却足以自给。《读史方舆纪要》云:“舟山为里四,为嶴八十有三,五谷鱼盐之饶,可供数万人,不待取给于外也。”[5]4253再加上附近海中的大山,如秀、岱、兰、剑、金塘五山,“每岁垦之,可得数十万石”。可垦土地广阔,成为建立卫所的物质基础。
洪武二十年(1387),明太祖移昌国卫于象山县东门山(今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东[3]158)。昌国卫及其前身昌国千户所驻扎于舟山岛的时间,前后共计八年。依历史文献记载判断,昌国卫迁往象山县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舟山海岛易生匪患。昌国县僻居海岛,与倭岛为邻,地形复杂,又是明朝贡道的必经所在,倭寇和海盗往往隐匿于此。明初,倭患泛滥于东部海疆,浙东沿海地区既是重灾区,“先是,倭寇出没海岛中,数侵掠苏州、崇明,杀伤居民,夺财货,沿海之地皆患之”。[5]824同时,又有盗匪与倭寇相互勾结,“导其群党至海边剽掠,边海之人甚患之”。[5]3137明廷官吏认定“倭贼入寇多因我民为之勾引”引起,“倭奴敢肆流劫者,皆缘我之内逆为之向导也。倭奴非内逆无以逞狼贪之志,内逆非倭奴无以遂鼠窃之谋”[2]676,于是以昌国县居民“外连倭夷,每为边患”为由,实行废县徙民、墟地靖边之策。《明实录》载:“(洪武二十年)丁亥,废宁波府昌国县,徙其民为宁波卫卒,以昌国涉海,民尝从倭为寇,故徙之。”[5]2745在撤销昌国县的同时,昌国卫被内迁至象山县境。
第二,舟山海岛与大陆的交通不便。昌国县座落于海岛之上,距大陆路途遥远,遇上紧急军情便很难应援。浙江定海卫的官员曾奏称廓衢等千户所,“皆濒海地方,陆路一百二十里,水路则风涛险起,遇紧急,卒难应援,请于穿山(今宁波市北仑区柴桥镇之穿山[3]496)筑城,置千户所,分调官军守御。”[5]3423昌国卫也以所属钱仓千户所“临海口去卫二百余里,遇警急,卒难应援”[5]3692为由,重新布置防务。座落在大陆海岸的卫所尚且难以应援,更何况驻于海岛的昌国卫。同时,征发的军卒也不愿涉海戍守。“国初,海岛便近去处,皆设水寨以据险伺敌。后来将士惮于过海,水寨之名虽在,而皆是海岛移置海岸。”[2]764海上卫所孤立无援的窘境,军卒不愿过海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明朝的海防部署,从而影响到卫所的分布。明太祖在听取汤和等人的建议后,实施“徙海岛之民,严放洋之禁”的举措,并在“嶴屿要害悉置兵守,使相为掎角,呼吸可应其措”。[7]基于这种政策的指导,昌国卫由舟山岛迁移到大陆,驻于象山县东门山。东门山,又名天门山,位于象山县南一百二十里,“其状若门,下有横石如阙……高二百丈,周二十五里”。[4]4261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为设险之处。南边更有众多的嶴口,可以避风泊船。由日本而来的倭寇往往在此停靠补给,然后由此南侵浙东沿海的台州、温州等地。地势险要以及倭寇频繁出没,导致明廷迁昌国卫于东门山。洪武二十七年(1394),驻于东门山的昌国卫,又因“东门悬海,薪水艰阻”[4]4265而迁移后门山。后门山即今宁波市象山县东南之昌国镇[3]400,这是昌国卫的第二次迁治。
昌国卫的创置,意在抵御倭寇、安置降民和加强浙东沿海的统治。这既加强了明王朝在东部沿海的统治实力,也对舟山群岛的开发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然而,随着倭寇势力的渐趋嚣张,海岛管理多有不便,昌国县遂徙民废县,昌国卫迁移至大陆,在舟山岛仅留置舟山中中、舟山中左两个千户所,这种军政调整措施虽然显示了明王朝加大海禁政策的力度,但对舟山群岛的发展客观上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首先,舟山的劳动力大量流失,田地趋于荒芜。舟山群岛居民的13000余户、34000余人悉数被遣送大陆,仅剩舟山岛上的500户居民留驻耕守。由于人口的大量流失,舟山的农业、渔业、盐业以及其它行业陷于停滞。这种停滞的状态,导致了舟山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长期落后于大陆;其次,明朝减弱了对浙东海疆的控制,海盗、倭寇势力更趋猖獗。由于卫所的内移,海陆防御体系出现漏洞。“止设二所,兵力单弱。虽有沈家门水寨,然舟山地大,四面环海,贼舟无处不可登泊。设乘昏雾之间,假风潮之顺,袭至舟山。海大而哨船不多,岂能必御之。”[6]1380所谓“江南控扼在崇明,浙东控扼在舟山,天设此险,以障蔽浙、直门户”。[4]4253弃守众多海岛,仅留两个互不相辖的千户所,放弃海陆结合的卫戍防御体系,实施消极的收缩型的海防战略,从此浙东门户大开,倭寇势力长驱直入。而倭寇和海盗势力的增长,又导致了明朝实行更加严厉的海禁政策。这种愈加严厉的海禁政策不仅没能制止明朝在浙东海疆的颓势,反而滋生了沿海的走私活动,并使倭寇和海盗的势力更加猖獗。驻防在舟山的昌国卫本是抵御倭寇从海上入侵的重要力量,对浙东沿海地区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海禁政策的指导下,明朝政府没能有效地利用舟山群岛天然的地理优势,加强对舟山群岛的政治军事管理,把倭寇消灭于国门之外,反而拱手相让这个战略要地,使之成为倭寇、海盗盘踞的巢穴和走私贸易的中转站。史书有载:“寇至浙洋,未有不念此为可巢者”,可见明朝放弃舟山这个“屏障”是多么不明智。[6]1379正如胡宗宪所说,“信国公汤和经略海上,区划周密,独与舟山似有未妥者”。[6]1378《读史方舆纪要》也云:“明初,信国(汤和)废昌国县而内徙之,未必非千虑之一失也。”在海禁政策的指导下,舟山群岛的战略地位没能得到明王朝的充分重视,从而造成了倭寇、海盗长期盘踞于此的局面。
总之,昌国卫的创置和迁移,对明初浙东沿海防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的创置应时而需,是明初构建的浙东海上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对抵御倭寇,加强国家对舟山地区的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它的迁徙则是一次历史性的倒退,不仅造成了舟山地区社会经济的长期落后,而且防倭目的远没达到,倭患愈演愈烈,使舟山和东南沿海的经济蒙受了更大的损失。
舟山群岛作为浙东的门户,在东南海防体系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自明以来,舟山多次遭到中央政府废弃,以致在抗御外敌的过程中,时常处于被动的局面。以史为鉴,建设舟山、武装舟山,这是维护我国海疆地区稳定的重要举措。
注释:
①图表关于浙江都司昌国卫管内千户所建置时间的史料来源于《读史方舆纪要》卷92《浙江四》4264—4266页,古今驻地的考证来源于《浙江古今地名词典》。倭寇有此海上根据地,不断地袭扰东南海疆。
[1]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郑若曾.筹海图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陈桥驿.浙江古今地名词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
[4]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明太祖实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2.
[6]胡宗宪.海防图论[M]//中国兵书集成(第16册).沈阳:辽沈书社,1990.
[7]张时徹.宁波府志[Z].嘉靖39年版本,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