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凡
周玉书:站在三代领导人身后
◎张凡
1949年共和国建国前夕,16岁的周玉书开始参加革命工作,在乡里当文书,他很快就成为乡里的团支部书记。作为后备干部,他被列入了乡镇委员的考察范围。
但“抗美援朝”战争的发生,使周玉书的命运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
新婚刚三个月的周玉书辞别故乡,带着一颗雄心前往了朝鲜,但就在即将跨过鸭绿江的时候,传来了板门店停战协议签订的消息。
仗是不用打了,但军人还得坚守岗位,周玉书先是在炮兵部队苦练火炮分解,每天扛着90斤重的火炮管跑步。进而成为优秀炮手被送到郑州炮校学习,这位学习刻苦的小伙子很快就成为了军中的佼佼者。
1964年,在时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罗瑞卿的推动下,全军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军事“大比武”运动。作为24军的训练尖子,周玉书带队参加了北京军区的比赛。
周玉书率小组一路过关斩将,不仅在北京军区夺得第一名,而且在全军八个大区强手如林的角逐中,也拿到了第一名。
大比武的成功,使得33岁的周玉书得以有机会第一次跨入中南海。
周玉书在中南海住了三天。第三天,也就是10月1日,共和国建国17周年的大日子,周玉书随观礼团一同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在城楼上受到了领袖的接见。
1976年,在进入军营23年,已经彻底成为一名职业军人之后,周玉书却突然接到上级的通知,要求他转业回到地方。
在周玉书已经做好转业回家的准备时,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了,驻扎在承德的24军在第一时间接到了抗震救灾的命令。
周玉书领着一团人,见人就救,整整三天没怎么吃饭,从废墟中救出了800多活人。等到救人结束,他们又忙着清理震区,搭建救灾帐篷,足足待了三个多月,直到冬天来临。抢险救灾回去后,周玉书荣立了一个三等功。其时,他的转业手续仍在上报中,一位北京军区的领导看后,奇怪地说:“这么好的一个干部,怎么让他转业呢?不要走了。”
峰回路转,周玉书从此再也没有离开军营。
1978年8月,周玉书这位副团12年的军事干部终于熬成正团职,一年之后就被直接任命为军副参谋长,由正团直接升任正师,成为军队干部年轻化的代表。6年之后,周玉书被任命为24军军长。
“今年有什么打算?”1990年1月,57岁的周玉书调任武警部队司令。上任不久就接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电话。
通话中,周玉书注意到了江泽民提出了两个重大问题:“一是要维护稳定,二是要注意处置突发事件。”
这番简短的谈话,实际上重新定义了武警部队的作用。周玉书在上任后的一次讲话中开宗明义地说:“武警部队是党和国家领导的武装力量之一,不是公安机关的武装力量,因此武警姓‘军’不姓‘公’。”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也是一个很容易触及雷区的事情。建国初期武警部队有段时间曾移交公安部指挥,所以有的地方把武警看成是公安的分部,甚至在文件中就写上“武警部队是公安机关重要的武装力量”。
周玉书上任不久,就宣布把武警的中心任务由原来的执勤为中心改为执勤、处置突发事件为中心。
尝试的结果令人惊喜,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各种突发事件日渐增多,武警逐渐成为“处突”的一支中坚力量。
1992年周玉书在中共十四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次年一月调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负责了驻港部队的组建工作,写下了他人生中另一段精彩。
从农家子弟一路追逐梦想直到晋升中将,78岁的周玉书用“七子”总结了自己的人生之路:30年代小孩子;40年代穷孩子;50年代学毛著积极分子;60年代大比武尖子;70年代大批判的靶子;80年代挑重担子;90年代以后就养孙子。
在自家客厅里悬挂着的三幅黑白照片,记录着周玉书作为一个军人的辉煌瞬间,其余的人生褶皱则隐藏在他过往的岁月中。面对珠江,他挥笔写下自己最爱的一句话“滴水穿石,雄襟万里”,横平竖直中似有千军万马在厮杀。
晨曦中,他站在三代领导人身后的黑白影像渐渐发亮。
在周家客厅里悬挂着三幅被放大的照片,周玉书分别站在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人的身后,无论世事如何动荡,人生如何曲折,这位职业军人总是站得笔直而挺拔,照片背后的故事则映射着这个时代的跌宕起伏。
摘自《小康》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