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健 公风华
关于我国东部较发达地区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实证研究
——以浙江省湖州市、宁波市为例
●沈 健 公风华
现时期,随着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大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全面了解当地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基本现状,探析影响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对策建议,对于推进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乃至全国群众文化活动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东部发达地区 群众文化活动 实证研究
所谓群众文化活动,是指处于基层的群众为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而展开的文化生产与消费行为,是以社会公众作为主体,在生产工作之余直接或间接参与,包括专业文化工作者在业务时间内所展开的文化活动的总和。现时期,加大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研究,探索掌握群众文化活动发展规律,有利于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制定出台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科学指导政策,也有利于国民开展有益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
为较准确研究分析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群众文化活动发展情况,本文选取了浙江省的湖州市和宁波市作为研究样本区域。作为我国第四个国内生产总值逾万亿元的省份,浙江省坚持以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1999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文化大省,2003年被中央确定为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2007年以来全力推进文化强省战略。在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中,经济发达的宁波市及处在经济发达与欠发达中间位置的湖州市[1],在群众文化活动发展方面具有一定典型性。湖州市自古为吴越文化交融之地,素有“文化之邦”的美誉,近年来又确定了“文化湖州”的发展战略,群众文化活动发展活跃。宁波市深厚的文化传统使其拥有百姓喜闻乐见的本土戏剧形式,如甬剧、姚剧、宁海平调、四明南词、宁波走书等。而作为宁波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群众文化活动,近年来在影响力、辐射力、吸引力、亲和力、想象力方面走在了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本研究分别从湖州市、宁波市城乡普通居民中抽取样本,采用随机问卷调查与座谈会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获取第一手调查资料。针对“样本一:湖州市城乡普通居民”,发放问卷800份,有效回收问卷709份(其中农村居民359份,城市居民350份),有效返回率88.6%。针对“样本二:宁波市城乡普通居民”,发放问卷500份,有效回收问卷430份(其中农村居民211份,城市居民219份),有效返回率86.0%。最后采用spss统计软件及excel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呈现两市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真实状况。
(一)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但仍显薄弱
文化基础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十一五”以来,湖州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设施建设高潮,一大批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全部建成开放。目前全市共有市县文化馆4个,图书馆5个,市县图书馆总藏书量120万册,各类国有博物馆、纪念馆、文保所11个[2]。在这期间,宁波市以“三江文化长廊”为重点,累计投入45亿元,建成了大剧院、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宁波书城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已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落(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然而,当前两市文化基础设施仍存在着分布不均、面积小、陈旧简陋,甚至严重缺乏等问题。如表1所示,“图书馆(农村书屋)”、“体育馆(村级文体俱乐部)”、“文化广场”这三类城乡兼有的文化设施,湖州城乡居民选择频率分别为37.0%、51.9%、15.0%,宁波城乡居民选择频率则分别为37.9%、60.9%、17.0%,表明“体育馆(村级文体俱乐部)”在两市城乡已较普遍,而“图书馆(农村书屋)”、“文化广场”的覆盖率均较低。“文化馆”、“展览馆”、“纪念馆”、“科技馆”、“博物馆”、“影剧院”、“美术馆”等城区专有的文化设施,农村居民无法就近便捷利用,湖州市、宁波市分别有20.9%、20.0%的居民选择“文化馆”,而选择其他设施的频率均较低。湖州市、宁波市分别有26.8%、31.6%的居民所在村及周围有“乡镇综合文化站”。两市选择“无设施”的频率分别为15.2%、10.2%,即两市皆有超过10%的被调查者所在村(社区)及周围无任何文化基础设施。通过比较分析上述频率值,可发现宁波市的文化设施覆盖面相对广一些,不过就总体而言,两市的文化设施水平与当地居民群众文化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的供需矛盾。今后在不断扩充文化设施数量基础上,要注重向农村、基层倾斜,注重多层次完善发展。
表1 您所在村(社区)及周围有哪些群众文化活动设施?(不定项选择题)
(二)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初步实现经常化,但缺乏长效机制
所谓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是指为达到繁荣群众文化,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这一共同目标,经由文化行政部门、群众文化事业部门;群众文化专业人员、群众文化活动骨干的分工合作和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的合理协调,把具有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或掌握群众文化活动技能的企望,转换成现实的存在;把分散的无序的活动,转变为有序化;把社会上方方面面办文化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汇合成一股推动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动力的整个行动过程[3]。为了解当前湖州市、宁波市群众文化活动日常组织情况,本文就文化活动的组织频次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您所在村(社区)及周围平均多长时间举办一次群众文化活动?(单选题)
选择“半个月一次或以上”的人数最多,湖州市为250人,宁波市为266人,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31.3%、33.3%;其次是“一个月一次或以上”的,湖州市、宁波市所占频率分别为18.6%、20.0%;再次是“一周一次或以上”的,两市所占频率分别为15.0%、16.0%。由此可见,选择至少一个月一次或以上举行一次群众文化活动的人数,湖州市总计为519人,其所占频率为64.9%,宁波市总计为554人,其所占频率为69.3%。就发生频率来看,两市群众文化组织均已初步实现经常化,其中经济文化各方面领先发展的宁波地区,其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更加频繁。
但以上调查中得到的“频次”只是一年中的“平均数”,我们在实地调研中发现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在时间分布上其实具有不定期性。本研究于是就“何时群众文化活动举办比较多”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并在选项中设计了“节假日”、“农闲”、“平日周末”、“红白喜事”、“商业庆典”、“政府重大政治经济活动期间”、“民间民俗”、“其他”等8个变量,具体结果如图1所示。
两市选择“政府重大政治经济活动期间”举行文化活动人数最多,其中湖州市比例为55%,宁波市比例达到50%;选择“节假日”的人数,两市均超过20%;两市选择其他变量的人数均≤20%,其中湖州地区选择“农闲”、“商业庆典”、“红白喜事”、“民间民俗”、“其他”等变量的人数均低于10%。透过选择比例的“高集中性”,可见如今我国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紧紧围绕政府重大政治经济活动展开,而每年政府举行重大政治经济活动次数、日期等均是不固定的、无规律的,这就导致现阶段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呈现“时多时少、时有时无”的特点,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目前两市尚未形成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的长效机制。
(三)群众文化活动财政投入持续增长,但资金仍然不足
近年来,浙江省文化投入不断加大。据统计,浙江省“十一五”前三年全省文化、文物事业费(指财政投入部分,含专项经费,不包括基本建设投资)为65.3亿元,较“十五”期间增加30.06亿元,增长了1.85倍[4]。其中,作为浙江经济“领头羊”的宁波市,2010年公共文化支出超过11亿元,湖州市也不甘落后,支出额达3.03亿元。根据相关资料,现将2006年至2010年两市公共文化支出变化情况整理如图2。
可见,“十一五”期间湖州地区的公共文化支出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宁波地区的公共文化支出则有较大波动,但基本平稳,略有增长。而在这五年中,国家文化事业费[5]对群众文化机构的投入明显加大,其中前四年,群众文化机构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长25%,增幅高于全部文化事业费3.4个百分点[6]。在这样的总体要求下,湖州、宁波两市的公共文化支出也进一步向群众文化倾斜,即指在两市公共文化支出不断增长的同时,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群众文化活动经费的绝对额也在逐步增加。
尽管总体上公共文化支出处于增长态势,但实际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图3所示。
两市公共文化支出所占比重均较低,而且波动幅度较大,其中宁波公共文化支出所占比重持续降低,到2010年仅占财政总支出的0.76%。此外,公共文化支出年均增长速度低于同期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其他社会事业费。上述特点的存在,最终导致两市目前发展多样化群众文化活动所需资金仍存在较大缺口。
(四)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但仍不能满足群众需求
进入2000年以来,浙江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利用各种有效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性文化活动。湖州市相继推出了“文化服务基层行”和“文明和谐种文化”系列活动、“十百千万工程”、南太湖音乐舞蹈节、“文化低保”工程、“文化走亲”跨区域文化交流活动等。宁波市也相继推出“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活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艺精品工程、普及高雅艺术工程、文化明星工程、“天天演”、“阳光文化绿卡”等一系列的文化惠民工程。
群众文化活动可谓丰富多彩,那么群众的反响如何呢?学者吴福平认为,浙江省城乡居民近十年文化需求变动呈现“从个体化、‘独乐乐’转为团队化”、“从‘家里’走到‘家外’,从户内转为户外”、“从古典式转为现代都市型”、“从纯娱乐型转为求知型”等六个趋向[7]。在针对“您认为当前组织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是否满足了群众需求”这一问题进行调查时,湖州市有69%、宁波市有58%的被调查者回答“否”。那么导致当前群众文化活动不能很好满足群众需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围绕这一问题做了进一步调查,结果发现,被调查者的回答集中在对群众文化活动自身“内容”、“形式”、“主题”等方面的评价上,具体如图4、图5所示。
首先,选择“活动内容不精彩”的比例,湖州市为35%,宁波市为34%;其次,选择“活动主题不吸引人”的比例,湖州市为16%,宁波市为22%;再次,选择“活动形式单调”的比例,两市均为17%。由此,两市选择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形式、主题”方面的人数所占比例总计分别达到68%、73%。可见影响当前群众文化活动不能很好满足群众需求的第一位原因是文化活动质量问题,说明群众文化活动推进中缺少一定数量的精品和有影响力的品牌,这将成为群众文化活动在扩充数量和种类基础上,进一步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
影响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根据预调查,本研究在实地调查中选取“经费投入不足”、“文化管理体制不顺”、“部分干部、文艺骨干及群众的认识存在偏差”、“文化队伍缺乏人才”等变量。下面围绕上述制约因素展开深入分析。
(一)群众文化活动经费不足
当前经费缺乏,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投入不足。虽然近年来文化事业经费在各级财政支出中的增幅较大,但由于起步迟、基数小、比例低,调查中绝大部分一线文化干部反映群众文化活动的财政投入绝对额不足。二是财政投入不均衡。表现在重硬件设施投入,而轻人才引进、培训;重大型活动,轻常规化活动;重一次性投入,轻日常运行投入等方面。三是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在当前的文化事业经费中,来自非营利组织、企业及社会有识之士的支持极少。长此以往,这种单一的投入机制,势必将形成对财政的过度依赖,使得政府面临越来越大的经济压力。
(二)群众文化管理体制不顺
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现行文化管理体制与形势的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表现在:一是领导体制不顺。乡镇综合文化站由乡镇政府管理,县文化主管部门仅对其行使业务指导职能。在这种体制下,如果乡镇(街道)不能将文化建设列入议事日程,很多群众文化活动将难以开展。二是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有待深化。行政管制型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既使得有效财政投入不足,又限制了社会力量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推进开展。三是部门协调机制有待建立。现在各级各部门都强调服务于基层,各种下乡文化活动很多。因此就有必要考虑,如何有效利用并整合这些部门的“文化”资源,以解决当前各部门各自为政、各自为“战”,浪费人力、财力、物力的现实问题。
(三)部分干部、文艺骨干及群众的认识存在偏差
当前部分领导干部、文艺骨干及群众尚未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意义,存在认识偏差。一是领导干部认识存在偏差。如“经济带文化”论,即认为发展经济是首要任务,而文化建设是软指标,可以慢慢来;“文化是包袱”论,即认为公共文化建设摊子大、任务重、投入大、见效慢,是一种工作上的包袱等。二是文艺骨干认识存在偏差。部分文艺骨干“重专轻群”,将群众文化简单地理解为妇孺老少在茶余饭后于街头巷尾唱唱歌跳跳舞,即便是琴棋书画、吟诗作赋也大都是水平低、格调俗的民间活动,与那些专业文化相比,难登大雅之堂。三是群众认识存在偏差。部分群众尚未认识到自身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错误地认为参加或者观看群众文化活动是“浪费时间”,坚持“群众文化活动无用论”,缺少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四)群众文化活动队伍缺乏人才
近年来,湖州、宁波两市文艺队伍数量虽然逐步壮大,但缺少能够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辅导者,这成为制约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一是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就学历而言,湖州市大专及以上人员占文化队伍总人数(含不在编)比例为49.1%,而宁波市则仅为37.6%;就职称而言,湖州市中级及以上职称人数占文化队伍总人数(含不在编)的5.0%,而宁波市则为7.5%[8]。二是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在调查走访中我们发现,群众文化机构的相当一部分文化干部老的老,少的少,青黄不接现象严重。一方面,年龄结构的老化使得群众文化工作缺乏长远规划和创新理念;另一方面,老的一批文化干部马上面临退休,而新的一批文化干部又不能很好地融入群众文化领域,交接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三是人员培训力度较弱。由于资金短缺等各方面原因,除少数文化干部参加过短期业务培训外,绝大部分没有接受过系统业务培训,专业水平和能力停滞不前。
(一)逐步完善资金投入机制
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立并完善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一是确保财政投入稳定增长。进一步加大各级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各级财政每年投入的增幅确保不低于本级财政当年实际收入的增幅。二是设立专项资金。可结合实际设立文化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文化单位文化活动、精品创作、文化研究等项目的补助和奖励;设立文化活动资金,将文化活动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设立“文化低保”资金等。三是探索社会化投入模式。鼓励企业认购大型文化活动的举办权、买断文化活动和文化项目的冠名权、合资合作开发文化资源,引导部门和企业合办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作用,引导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推动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推动面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捐赠制度改革,加大面向公益性文化事业捐赠的激励力度。
(二)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群众文化活动健康发展依赖于合理的文化体制,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文化行政部门具体落实、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一是要创新文化管理机制。适应文化发展形势要求,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二是要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按照“基本性、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基本原则,在“广覆盖”上下功夫,大力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农村、企业倾斜;在“高水平”上下功夫,努力建成软、硬件相互配套,服务门类齐全,服务机制科学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可持续”上下功夫,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三是要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体制。加快推进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造,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努力打造一批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集团,繁荣文化市场。
(三)着力建设群众文化人才队伍
高素质文化人才是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源动力,必须把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放在群众文化活动发展总体布局中的首要位置。一是要加强文化工作领导班子建设。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努力建设一支政治思想坚定、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熟悉文化管理工作的领导干部队伍。同时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不断优化班子结构,增强领导班子活力。二是要培育群众文化领军人才。加大群众文化领军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优化人才队伍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着力培养文化专业人才、文化技术人才、文化创意人才、文化经纪人才和懂经营、善管理、精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三是要大力培养基层群众文化队伍。重视抓好经常性教育培训,通过理论培训与实践挂职锻炼、“送出去”与“请进来”、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实地考察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全面提高基层群众文化人才队伍业务水平。
(四)强力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普通群众文化活动,是指连续举办的,有规模、有影响、有价值、有特色,能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重大群众文化公益性活动[9]。因此,需要在品牌战略的研究和项目策划、运作、管理上实现多样化、特色化、科学化。一是建立品牌打造活动的运行机制。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打造,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系统性工作,必须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因此,应由当地党委和政府统筹规划、群众文化部门承办、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整合资源,把群众文化活动办得有声有色。二是创新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是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生命力,因此必须从品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大胆创新,要始终反映时代生活,体现时代精神,给人以新的面貌。同时又要借鉴当地的特色文化,利用现代文化元素对传统节目进行整合、加工、利用,推陈出新。三是加强品牌活动的宣传力度。强化文化品牌形象设计,制作大型专题宣传片、影视作品等形式,提高吸引力;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宣传推介;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组织举办参与各种高水平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切实提升当地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对外影响力。
注释:
[1]陈建军.浙江的战略空间和“湖州崛起”研究[J].浙江经济,2005(19).
[2]相关数据来源于浙江省社会文化动态填报系统(http://www.zjwhtb.cn/).
[3]胡敏.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策划[EB/OL].浙江在线新闻网(www.zjol.com.cn),2007-07-13.
[4]来源于文化部网(www.mcprc.gov.cn).
[5]文化事业费按行业投向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群众文化机构和其他单位.
[6]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网(www.mcprc.gov.cn).
[7]吴福平.浙江省“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编制“群众文化”课题调研报告[J].文化艺术研究,2010(5).
[8]相关原始数据来源于浙江省社会文化动态填报系统(http://www.zjwhtb.cn/).
[9]阮晓春.打造新时期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思考[J].党史文苑,2010(10).
[1]郑永富.群众文化学[M].北京:中国国际出版社,1993.
[2]李锦坤,杨立新.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05(9).
[3]肖艺芳.加强乡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思考[J].群文论坛,2006.
[4]周炳成.二十年来群众文化需求的变化特征及规律[J].实事求是,1999(1).
[5]李丽,梁飞.关于推进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考[J].理论学刊,2010(2).
[6]徐辉,张贞.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根基与发展现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G123
A
1009-4245(2012)01-0013-06
作者:沈健,浙江省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公风华,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中南大学社会学硕士,邮编:313000
责任编辑:田义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