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近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规定,严禁幼儿园以任何名义向入园幼儿家长收取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建校费、教育成本补偿费等与入园挂钩的费用。
规定能解决幼儿园难进的问题吗?不少人都很怀疑。人们见惯了类似通知、“严禁”在现实中被消解的案例,比如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费早在2009年即被发改委规定为违规收费,但一些地区的学校照收不误,因此难免对这个新规心存疑虑。
学前教育是我国整体教育的“短板”。数据显示,我国一年学前教育普及率只有74%,三年学前教育普及率只有50.9%。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前教育资源不扩大,面临入园难题的家长们,是没有“底气”拒绝幼儿园不合理收费要求的。
政府部门当然有责任监管学校(幼儿园)依法办学,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但是监管的基础应当是履行对教育的投入责任。我国学前教育资源之所以短缺,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部门投入太少。在一些地区,公办学前教育只占整体学前教育的10%—20%,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只占总体教育经费的1.3%左右,甚至有的地区,50%的幼儿学前教育,是靠不具合格办学资质的“黑幼儿园”提供的。从全世界范围看,学前教育的投入占总体教育经费的比例为3.8%,有的发达国家甚至高达8%—11%。我国的投入水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要解决“入园难,入园贵”,前提必须是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根据教育部部长去年年底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做的报告,“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拟安排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全国将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万多所。尽管计划很好,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学前教育资源总体上依旧严重短缺,更不要说办学质量参差不齐了。
去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征求意见期间,不少舆论建言,应该将学前教育,或至少一年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可这些建议并未被教育部门采纳,理由是“国情论”,比如财力有限,义务教育非但是对政府的强制义务,也是对家庭、幼儿的强制义务等。其实如果真从国情出发,将一年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所需新增经费大约400亿元,占我国40万亿GDP的千分之一。这是财力所不能及,还是不愿作为呢?如今,各地都在追求高考升学率,看重高中教育,如果不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有多少地方政府能主动落实学前教育?
截至2010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为3.66%,距离2012年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4%的目标,还有0.34个百分点的差距。在提高整体教育投入水平的过程中,将加大学前教育投入这个短板问题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这比出台管理办法,其实更加有效。▲(作者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