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娟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得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决定了中国艺术和谐美的特征就是整体的和谐,西方文化中实体的宇宙观决定了西方文化的和谐是对立面之间的斗争,是着眼于对立面之间的斗争与时间的和谐。
关键词:中国艺术 西方艺术 和谐美
对美的本质的追问,是对人类审美现象的终极意义的哲学探讨,历代哲人一直试图解决的问题。而在艺术设计上的应用也是如此,那么艺术和谐之美在中国与西方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一、“和谐”的含义
“和谐”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诠释。在唐代“和谐”是指和睦协调之意;在宋代“和谐”是指和睦协调;在元代,“和谐”是指和解、和好相处的意思。和谐已经被运用到社会管理层面在今天的和谐主要是指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有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意思,如创建和谐社会。和谐已经被运用到社会管理层面。因此,和谐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这种价值同样表现在艺术设计领域也是无法估量的,表现为和谐之美。这里的“美”不单是形式美,而是技术与艺术、实用与审美、经济与文化等的统一体。更重要的是需“和谐美”思想的统一。
二、 中国的“和谐”文化在艺术中的运用
中国“和谐”文化由天地之和反映出天人之和与人人之和,天人可以互相感应,人间的事情要做好,必须得到天的保佑,所以中国人竭力追求一种天与人的和谐状态。由此形成一种具有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
三、中国艺术的和谐美之特征
中国艺术整体和谐美的特征,如在中国园林艺术中“和谐之美”被运用到了极致,并形成了中国园林独特的审美境界。这就是由中国文化中气的宇宙观所形成的整体和谐美。由于中国文化中气的宇宙观,中国艺术和谐美的特征在整体和谐,如中国园林艺术,就是遵循这一基本原则,在造园时,集山水、建筑、雕塑、书画、花木等于一体,又彼此渗透溶合,融汇贯通,从而组合成一个基本自然化的和谐的生活境域。为了追求这种艺术境界,历代造园家们在园林的空间组织和景物组织上,采取了分景、隔景、借景等手法。其妙处在虚实相映,大小对比,高下相称。在园林布局和风景布置上,刻意追求整体的和谐。注重相互借鉴,相辅相成.造园家们将山石泉池、绿化建筑、气象物候等各种因素,尽其所用,巧妙结合,以人工合于天工,形成了整体的自然和谐之美。
四、西方艺术的和谐美在建筑艺术的运用
西方的宇宙观侧重科学性客观性,运用数学和观察进行计算,以检验和确立宇宙观。特别是西方文化哲学思想的的影响,如叔本华、尼采的唯心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产生了古风、古典时期、后现代等艺术美学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艺术和谐美主要表现为一种非理性特点的荒诞美、粗野美、原始美,艺术在对立的斗争中形成了新的的和谐。
1、古希腊古风、古典时期的艺术运用
古希腊在造型艺术上,城堡、神庙等大型建筑的出现,雕刻艺术蓬勃发展。人体雕刻艺术体魄匀称,精神平和,具有外部与内在世界和谐而自然的特点。在古风时期建筑主要表现在以柱式为主的希腊古典建筑体系,希腊人在对各种柱式自身各部分及柱式与整个建筑相互关系的处理上,发挥了惊人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2、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运用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倡导要打破迷信,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要打倒神权,宣扬人权;要否定上帝——天堂,肯定人生价值和世俗生活。所以,这时人文主义艺术家竭力描绘人和自然,艺术的和谐美由天国回到了人间。显然,这种人文思想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对无尽的追求和对自我个性的彻底肯定和放纵。人重新成为艺术的主题。
3、包豪斯时期的艺术运用
包豪斯建筑凭借新的科技成果及审美理想,大胆突破古典建筑体系,是对传统建筑的一次辩证的否定。包豪斯建筑采用“由内而外”的方法,以建筑各部分的使用要求作为设计的依据,来确定各部分的位置和它的体型。包豪斯的建筑多为规整、对称的传统格局,形成了一个多方向、多入口的建筑物,其构图极不规则,整个建筑群给人和谐美感不在于它有某个正立面,而在于它那纵横错落、变化丰富的总体和谐美的效果。包豪斯校舍却运用建筑本身的各种部件的组合和建筑材料本身和色彩、质感来取得崭新的装饰效果。
五、结论
西方文化中的和谐着眼于对立面的斗争,重在发展,在斗争中求发展。这种和谐是时间的和谐,在斗争中否定和新生。这种和谐观突出个体的发挥,在处理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时,不断地从对立面的斗争走向和谐,给西方带来了不断的革命性的变革,是一种直线文化的和谐观。与西方和谐文化不同,中国的和谐文化是对立而不相抗和谐观,是空间的和谐,是五行协调和保存,重在保存和安定.和谐强调和是整体的协调,整体的保存、安定。由此,中国艺术也就在天人之和、人人之和、心理行为之和,在天、地、人的整体和谐中保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利国.设计艺术美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2.阮浩耕.立体诗画.中国园林艺术鉴赏[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工学院)
责任编辑:刘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