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设计中创作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2-01-06 08:18钟曙
艺海 2011年11期
关键词:创造性事物设计师

钟曙

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对设计艺术的理解也在不断扩展,现代设计艺术也因此更加多元化、人性化,现代设计也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作为设计师,我们更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而不必拘泥于固有的方法和程序,因为无论怎样的设计方法、过程和表达,其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我们的设计更加实用、方便,从而达到美化生活的目的。

一.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及特点

现代设计艺术创意性思维在设计过程中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在长期的实践中对设计程序加以总结和提炼,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从此放弃创造,而是通过一些设计方法扩展思维、达到创造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不同的手段、不同的材质实现创新的目的。设计的生命在于创新。设计思维过程中的思维主要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创造意识的推动下,把头脑中的各种有关信息与知识,按科学的思路,借助联想、想像、灵感进行重新组合加工,从而形成新的设想或发现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它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且能够提供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美国心理学家科勒斯涅克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发现或发明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件事情或表达某件事物的思维过程。

创造性思维与传统思维的最大区别在于,传统思维通常是按严格的,规范化的逻辑程序和一维性的方向进行的思维过程,而创造性思维则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了非逻辑思维,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结合的产物。当然,单纯的逻辑思维很难实现创造,但是创造活动离不开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是超出逻辑思维的思维方式,如想象,直觉,灵感等。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通过非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可以使我们灵活地运用各种要素来恰当地,合理地解决问题,产生创造性的成果。

创造性思维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独立性: 即与众人、前人不同,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从而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因为创造性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没有现成答案的,不能照搬常规。传统方法来处理,所以需要新颖的、独特的思维。

(2) 连动性: 即由此及彼“性”,有创造想像的参与。想像是创造之母,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在头脑里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列展开。创造者可以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种意境。其形式有: 纵向连动,即发现一种现象能顺其深入研究,究根究底; 递向连动,由一种现象想到其反面; 横向连动,由一种现象联想与之相似,相关的事物。

(3) 跨越性: 省略思维步骤,加大思维的“前进跨度”。创造性思维既包括逻辑思维又包括非逻辑思维,是两者的巧妙结合,对立同一的过程。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新观念的提出,问题的突破,往往表现为“逻辑的中断”到“思想的飞跃”。这时,通常伴随着自觉、顿悟、灵感状态。创造是富于灵感的劳动。

(4) 综合性: 创造性思维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思维类型,而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创造性活动本来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从提出问题到创造成功的过程中势必包含许多曲折反复,因而也肯定有许多思维方式的参与,既有直觉的洞察和灵感的闪现,又有想像的驰骋和类比的启迪,更不乏演绎与归纳,发散和集中,假想与试探等。只有突破刻板思想的约束,综合灵活地运用多种创造性思维方法,才会有非同寻常的创造。艺术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一般有两种基本形式: 一是发散性思维,另一种是收敛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是指从某一设计对象出发,把思路向四面八方发散,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思考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吉尔富特认为发散型思维是从所给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在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并且可能会发生转移作用。

在设计思维过程中,思维发散得愈多,愈广,有价值的方案出现的概率也就愈大,设计思维创新的水平也愈高。发散型思维体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是事物普遍联系在人脑的反映。想像力在发散型思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只有凭借卓越的想像力,尽力突破现有思维框架的限制,从中发现事物多方面的联系,才能找更多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收敛性思维不像发散性思维那样把思维向四面八方发展,它是在要待解决的问题的思路已经明确的基础上,进行有条理,有组织,不定向思考,一步一步地通向问题的答案,最后寻求出最佳并且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知识是设计创新的基础,是综合加工、改造材料,若知识贫乏,狭窄,发散型思维的面也就很小。克服上述障碍的办法就是建立科学的,合理的知识结构。设计人员要创新,更需要有广博的知识。知识的覆盖面越广,思路就会越开阔,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主要措施

挖掘思想潜力。每个人的大脑细胞构造、血型、性格、气质都不相同,个性差异构成各人不同的思想行为,这种各有偏差和倾向的思维潜力是无穷无尽的。选择适合于自我物质的思维方式对于开发创造性能力至关重要。很多人由于不善于把握和总结经验而被错误的外因诱导而迷失自我,扼杀了自我本来具有的智慧灵光。人的思维在不适应自我个性物质的范围之外会显得非常迟钝。人的思维形式各有所长,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善于逻辑思维,有的人思维活跃敏捷,但却不成体系,有的人思维有些迟缓但意识独到深刻。“每个生命都必须决定自己,适应于什么,如何适应”(奥登W. H.Auden1907-1973,英国诗人)挖掘自我的创造潜力需要反复尝试、纠正、找准自己的思维特点使其充分的展现出来,形成自己独有的对事物的洞察力和表现力。设计师与凡人不同,具有非凡的知觉秉赋,他能将客观物质提纯,除去它的瑕疵,使之更靠近理念。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思维的升华过程是一个从无理——有理——无理的过程,初始的无理是人们未能科学地感知客观事物的本质,因而是幼稚无知的。思维的有理阶段是经过对客观事物的分析理解找到合乎事物的自然法则和变化规律并形成记忆和经验的过程。当人们深刻的认识并熟练地把握事物的这些所谓法则和规律后,思维就进入到了高层次的无理阶段,进入到一个不受束缚的广阔的畅想空间,人的创造才能不自觉地涌现出来。

经验积累与思维扩散。人们每每从探索事物的过程中逐步找到事物的规律,对事物的认识也逐渐深化,成熟的设计师具有个别中见普遍的才能和透过事物的表面看到物质的基本形式的才能,这个过程就是经验的积累。周而复始就形成一套看待客观事物的思维模式,并利用这种程式化的模式去看待未知的新事物,从而找到新事物与映象经验的相同点和差异,这个过程就是思维的扩散。设计师在创造时按他制造和了解的固定模式译解和想像,这种习惯性的再现和达到似乎合理的视觉效果,这是由经验形成羁绊的结果。所谓“风格”就是这些习惯成规构成的套路。设计师依赖于这一法则套路“辞典”,按部就班地表现,只作适当的转换和变形以适应新的构图,这是区别设计师经验丰富的尺码。设计师在创造时利用已有的经验来诱发各种各样的创造性设想,扩展思维空间。扩散思维强调多角度,多方位的想像力。比如设计一台洗衣机,现有的洗衣机无论它的功能、款式千变万化,就其本质原理不外

乎有两种形式:滚桶式和窝轮式。如果你的思维想像仅局限于已存在的概念,翻来覆去不会有太大的突破,不妨打破这种顽固的定式。洗衣机的功能就是把衣服洗干净,而洗干净衣服的办法就太多太多了。在山区农村里现在还流行把衣服放在河里用木棒槌打的方法,还有用搓衣板搓洗的方法,从这些原始的方法中寻找到一种新概念的棒槌式洗衣机又何尝不可呢?

运用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指用对立的手法对已存在的事物进行否定或转换的构思方法。设计师在设计创作中苦思冥想但始终脱离不了已形成的经验和模式限定,这时可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否定已形成的前期构想,出奇制胜。客观事物都是存在于矛盾之中的,大与小、高与矮、长与短、圆与方、黑与白。比如设计啤酒的包装,原产品及同类产品的包装造型是圆形的,并且容量都是750 毫升,不妨把瓶型设计改为方型并减少容量,产生出新理念的创新设计,给消费者一种新奇的感觉。

借鉴与创新。任何一个设计师都脱离不了继承和借鉴前人和他人经验程式的过程,所谓创新也不是凭空的异想天开,而借鉴尤为重要。借鉴他人富有创造性的范例,能给设计师有益的启迪。纵观设计的历史,那些深刻地印在我们脑海中的成为我们设计楷模的作品本身也是在借鉴前人的设计构思的基础上产生的。在这方面日本的设计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日本的设计师在保持民族风格的前提下大胆借鉴西方先进的设计思想和现代工业手段,创作出一大批颇具特色的设计作品。从适应性和便捷的角度看,创造性也离不开适量的借鉴,不借用“它山之石”反而会由于自身经验的不足而脱离已形成的为公众所接受的程式映象,失去设计应有的功效。

三.结语

没有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产品。现代许多经济技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和运用。因此,在艺术设计工作实践中,只有更新观念,拓宽视野,才能创造出更新、更美的现代艺术设计作品。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文键

猜你喜欢
创造性事物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我是小小设计师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设计师访谈
美好的事物
推荐一个设计师
奇妙事物用心看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