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演员内在表现力与肌张力

2012-01-06 08:18刘勇
艺海 2011年11期
关键词:肌张力表现力韵律

刘勇

摘要:“顶功”形体技巧,是中国杂技早在汉代就形成以“顶功”为中心的形体技巧节目,在这个“顶功”节目中,要求演员有过硬的腰功、腿功、倒立和跟斗基本功,这传统直至今日依然。汉代表现“顶功”技巧的画像砖石很多,山东嘉祥武氏祠的这两幅就很典型。现代杂技特指演员靠自己身体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难动作的表演性节目(如单臂倒立)。其中,“对手顶”这个节目就是脱胎于汉代“顶功”为中心的形体技巧节目,加上现代手法的编排,技术技巧的创新,舞蹈艺术的融合,声、光、电、化、服、道的创意,形成了现当代一个特别受世界给民族观众喜爱的节目。也使得“顶功”这一古老的杂技节目焕发了新的光彩,披上了时尚杂技的外衣。如何表演好这个节目,除演员要扎实的基本功外,还要在训练与表演中有机地加强内在表现力与肌张力相融合,表演好杂技肢体力量形态这样才能使得这一古老节目以其高难度的技巧、内涵丰富的精神情操、精美的舞蹈编排、独特的灯光音乐等风格在艺术上独领风骚。

关键词:内在表现力肌张力

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杂技就已经萌芽。原始人在狩猎中形成的劳动技能和自卫攻防中创造的武技与超常体能,在休息和娱乐时,在表现其猎获和胜利的欢快时,被再现为一种自娱游戏的技艺表演,这就形成了最早的杂技艺术。杂技艺术中的很多节目是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武术技巧的提炼和艺术化;这些技能技术技巧在历史的过程中不断被深化,逐渐形成了这一种巧妙神奇的艺术节目,这种节目至今在舞台表演中,还深受世界观众喜爱。由于杂技艺术来源于五花八门、缤纷多姿的现实生活,"杂"成为它的整体特征,故而"杂技"之名就在历史长河中被确定下来。杂技是艺术起源中最古老的艺术之一。

一、杂技

杂指多样;技指技艺,即“各种技艺”的意思;杂技,亦作“杂伎”。指柔术(软功)、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变戏法、舞狮子等技艺。它既是古代娱乐形式的一种,又泛指技艺表演。现代杂技特指演员靠自己身体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难动作的表演性节目。

杂技是于三度空间中以身体为语言作“美娱交流”现象的人体的运动表达艺术,一般有音乐伴奏,以高、精、尖、惊、奇、险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道具与其它,包括音乐。

二、现代杂技“对手顶”

在传统杂技表演节目中,“顶功”形体技巧,是中国杂技早在汉代就形成了的以“顶功”为中心的形体技巧节目,在这个“顶功”节目中,就要求有过硬的腰功、腿功、倒立和跟斗基本功,这种传统一直至今。

“力技”狭义的解释为角力,争交相扑之类以力量较量为主的节目,在汉代百戏中占有重要地位。角抵就是指汉画中常可看到人与人,人与兽,兽与兽之间角抵的图像。《汉书•武帝纪》“三年春,作角抵戏” 颜师古注引汉文颖曰:“名此乐为角抵者,两两相当角力,角技艺射御,故名角抵,盖杂技乐也。”内蒙古草原上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上,“力技”的另一种表现是——摔跤。

现代杂技创作家将这两种传统杂技加以融合,使这个节目焕发了新的生机,形成了今日广受欢迎的节目,如:头顶芭蕾、双人对手顶、三人造型、四人柔术造型等。在借鉴学习排演“双人对手顶”这个节目时,我发现由于我是从传统杂技训练体系中过来的,在传统杂技训练体系中不太讲究对肢体美姿的训练,在学习这个节目中出现了肢体姿态美化、肢体软度表现力达不到节目要求,特别是在情境杂技表演中对肢体语言表演表达的把握较差的问题。我针对自身肢体所带来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学习与借鉴相结合的训练。

学习“瑜伽”,解决身体软度。特别使用“高温瑜伽”来训练自己,学习均衡的收缩、伸展动作,调节原来训练体系中技能力量强但肢体较僵硬表现的问题,“高温瑜伽”的训练使全身肌肉与关节的弹性比较舒缓,适应“对手顶”所需要的技术——关节节奏缓慢到位的表现需要。

学习武术“太极拳”,通过学习太极拳,学着使动作在节目中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学习“太极拳理”,更体会着这中国传统文化的高雅、音乐般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

学习舞蹈“芭蕾”,解决肢体上韵律美与气质。为了适应“对手顶”节目中动静交织的形态变化、形形色色的物体平衡形式以及人与物、人与人的奇妙结合,表达出内心的激情,展现运动平衡中的动态美与静态美,我努力学习舞蹈中的生命律动之一——呼吸与在舞蹈动律中表达情感。从对舞蹈的学习中我暗下决心,一定可以找到同舞蹈一样美感的杂技韵律。为此,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杂技图画壁影史料中我看到,那些杂技艺术家们在表演中都是栩栩如生的“艺术”表演,而不是近现代杂技艺人们只专注技术的演杂技。

三、“内在表现力”与“肌张力”

“内在表现力”与“肌张力”的“力”,原“力”是原始人类在大自然生存的根本技能;在没有足够体力下,人就举不动木和石造的工具以及武器,也背不动猎获的大野兽。世界各民族都有大力士的神话传说故事;盘古开天辟地依靠的就是力。力是人类体能之基本,“力”也是中国传统杂技表演七大类之一;

我觉得,现代杂技艺术表演中,“力”不再仅仅是“负重”的杂技节目了,而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力,一种魅力,准确地说,是通过提高文化学养,对表演节目中的人物符号所进行的艺术再提高,运用思考后提炼出来的内心情感与肌肉、肢体交织后产生的表演张力,它是演员内心充实后,通过杂技技术所表现出来的张力美,如同“针尖垂露”、“碧盘滚珠”、“池面风来波潋潋”一般含苞欲放、呼之欲出的艺术感染力,这就是“内在表现力”,这些“内在表现力”能使简单的技术动作变成极富魅力的韵律节奏。

如我表演的现代杂技节目“对手顶”的表演,它是从一个动态技术技巧转移至静态造型,又从静态造型转移至动态技术技巧,我与另一名演员阴动阳静、阳动阴静、阴阳变化,表现出变化的韵律。我们表演出来的韵律节奏,完成了这个节目的形式美。韵律是指某些物体运动的均匀的节律(它有多种指向性解释,我这里仅指运动方面)。我们以动作间距不同、形状相同的重复;也可以是形状不同、间距相同的重复;还可能是别的方式的单元重复来产生这种节律美。

对于“肌张力”的表现要把握。“肌张力”简单地说就是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肌张力是维持身本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如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静止性肌张力。躯体站立时,虽不见肌肉显著收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称为姿势性肌张力。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称为运动性肌张力,是保证肌肉运动连续、平滑(无颤抖、抽搐、痉挛)的重要因素。

在表演上,“肌张力”不仅仅是肌肉的表现力,它更可以是内心外化、情感投入的表现力,是活的生命体,不是木讷、机械的表演。那么,丰富的情感投入所表现出来的“内在表现力”通过训练有素的“肌张力”融合后,这种表现力就产生了不可言喻的力与美的艺术感染力。

那么,当“力”被蕴含在美的姿态中,蕴含在运动过程与静止造型中,每一次“内力”都与肌张力运动律动与肌张力静止内在的律动相依相存,互相依靠,与节目所要表现的内容、情境同呼吸、共命运,美的内蕴、内涵就不由自主的溢向形体之外;而外在的美又是通过表演者专注、内敛的神情、肌张力瞬间的激情爆发、延宕与运动来表现出外在肌张力魅力的。肢体动作、造型的高低错落、疏密聚散,肌张力在呼吸吞吐之间游动,形成欲与还休的节奏,演员个体中的整体风格和具体运动建构,都会形成其凝固与跃动的音乐般旋律与独具特色的节奏韵律。文化内蕴与精神力量的内外张力表现出矫健雄浑、宏伟壮阔的飞腾之势和富有虎踞龙盘、豪放刚毅的中国文化之韵律美。肌张力层层叠迭、盘旋向上的节奏,动作技术中宝塔式尖顶、直刺蓝天的造型与节奏,使表现力出现不断升腾、通达上苍的韵律感。这种综合表现力表演出的作品是美的作品,是精品,而“内在表现力”与“肌张力”的融合就是作品的根、魂、情的融合。

作为杂技演员,要想在演出中熟练的掌握“内在表现力”与“肌张力”这种融合的技术技巧,就必须勤学苦练。杂技行话里有“宁练筋长三分,不练肉厚一寸”、“武艺不学不通,杂技不练不精”、“要学会,天天累;要学精,来拼命”,这是新时代杂技艺术家门所应具备的精神风貌。

(作者单位:湖南省杂技团)

责任编辑:晓芳

猜你喜欢
肌张力表现力韵律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春天的韵律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韵律之美——小黄村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谈电视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论民族声乐的声音表现力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筛选肌张力障碍新药的工具
请您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