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良
(山西夏县宇达青铜文化产业园,山西夏县 044402)
由第七届艺术铸造年会看中国艺术铸造的发展
胡春良
(山西夏县宇达青铜文化产业园,山西夏县 044402)
艺术铸造;青铜雕塑;年会;着色技术
由中国铸造协会主办,中国铸造协会艺术铸造专业委员会承办,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武汉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艺术铸造第七届年会2011年11月18~20日在武汉湖北省委党校成功举办。本届年会以“创新、图强、和谐、发展”为主题,回顾总结了2009-2011年中国艺术铸造的发展状况,探讨新的历史机遇期中国艺术铸造的发展。
青铜艺术品热着色处理技艺,指的是以青铜为材质的艺术品,其表面着色采用加热同时进行着色的新技术,属于化学着色为主辅以物理着色的新技术。在2005年成都举办的第五届中国艺术铸造年会上由著名旅美雕塑家吴信坤先生首次向国内介绍,在中国铸造协会艺术铸造专业委员会组织下先后在广州和南昌举办了两届培训班。艺铸委的大多数会员单位均参加了培训,热着色技术得以在中国快速普及。目前众多的艺术铸造企业掌握了这种国际前沿的新技术。在第七届艺术铸造年会会场展出的艺术铸造产品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但行业面临的迫切问题就是在娴熟的技术基础上如何提高艺术水准,从而提高艺术铸造产品艺术价值。换一句话说,热着色技术更加注重于着色艺术的竞争。
我国的历代青铜器是我国灿烂文化的载体,也是光耀世界的文化遗产。越来越多中国艺术铸造企业开始着力挖掘这一文化富矿。四川新概念青铜时代艺术品有限公司,西安天益金属艺术品制造有限公司已成长为中国艺术铸造专业化生产中以青铜器仿复制品为主的艺术铸造公司。而且在大多数的艺术铸造企业都将青铜器仿复制作为重要产业板块。有的企业如山西宇达集团已进入高端的青铜器仿复制,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战略合作,仿复制国宝级的青铜器,如子龙鼎、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等等,成为国家博物馆青铜器仿复制品的专门供应商。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专业研究复制曾侯乙编钟享誉国内外。
近两年中国艺术铸造另一个显著的发展亮点是佛像及宗教用品的蓬勃发展。高20米的青海玉树大佛,高61.6米的长沙沩山千手观音,高42米的不丹太子佛,高48米的庐山释迦牟尼佛以及高99米的九华山仿金铜地藏王菩萨像相继落成或即将落成。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艺术制像分公司成为巨型佛像制作的翘楚,在国内外影响巨大。江西桐青金属工艺品有限公司的佛像制作也颇具规模和实力。安徽九华山法器有限公司则成为专业生产佛像和寺院法器为主产业化公司。安庆帝雅艺术品有限公司密宗系列也形成了很大的优势。而且大多数的艺术铸造企业均或多或少地涉足佛像和宗教用品的制作。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家日益开明的宗教政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信仰的多元化。
2009—2011年大型艺术铸造产品继续引领中国艺术铸造的发展。比如高78米的青铜铸造《丹凤朝阳》在唐山南湖生态园落成,高10米的青铜铸造《剧神之柱》在国家话剧院落成,高9.5米的《赵氏孤儿》在山西盂县落成,高38米的《老子》铜像在河南栾川老君山落成等等。大型艺术铸造产品成为中国艺术铸造强劲的增长点。而且在更高的技术层面进行着竞争。艺铸委的理事长单位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艺术制像分公司引进了三维立体放样新技术,在巨型青铜佛像工程放样中成功应用。而有的公司在制作巨型青铜大钟时,采用了网上模拟浇铸系统,对铸造浇铸进行控制,对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在本届艺术铸造年会上公布的《铸造行业艺术铸造分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已经把艺术铸造从单纯的铸造领域向文化产业领域拓展,这更加有利于整个行业在国家大的发展文化产业政策背景下快速发展。艺术铸造使用了以铜合金为主的多种金属材料,包含了以铸造为主的多种制造工艺方法,艺术铸造产品则包括了雕塑、装饰品、纪念品、艺术收藏品和各种工艺美术品等等,已完全符合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艺术铸造行业的发展更多地基于国民经济的繁荣与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继山西宇达集团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后,2010年11月6日,安徽桐城佛光铜质工艺品公司又被命名为第四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
随着我国艺术铸造的不断发展,正式出版一本能全面反映中国当代艺术铸造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典籍,梳理艺术铸造的发展脉络,指导行业健康发展已是形势所需。在中国铸造协会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艺铸委第四届理事长会议决定,责成艺铸委秘书处编辑出版《中国当代艺术铸造图典》,将于2012年5月出版。在第七届艺术铸造年会上,展出了一千余幅入选图片。图典的编辑与出版是中国艺术铸造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文化工程。
中国艺术铸造的发展在铸造工艺方面将越来越多样化,材料应用将越来越多样化,以及模样、模具材料的多样化,计算机数字技术将会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艺术铸造的生产,并将在某些方面颠覆传统的工艺流程。
据华中科技大学董选普教授介绍,新的铸造工艺—“冷铸技术”的应用将是对传统“热铸”工艺的挑战和颠覆。“冷铸技术”指的是将铜、镍、铝等金属粉末与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混合,注入特制的模具,用以制作浮雕、中小型艺术礼品。此种铸造工艺不需要加热,造价便宜,加工时间短,加工强度小。“冷铸技术”和已在行业应用的“电铸”工艺(与传统的“火法”铸造不同,“电铸”工艺是一种“湿法”铸造,利用的是电镀的原理)将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艺术铸造将采用中子衍射技术获取各种测量数据,这在国外已有应用。中子衍射技术指的是热中子流被固体、液体或气体中的原子散射引起的衍射现象,用于研究物质(金属)的微观结构。中子衍射的具体实验方法是由准直管从反应堆中引出热中子流,先用晶体反射使之单色化,再照射到几毫米厚的试样上,中子衍射的衍射线位置及强度可以利用盖革(或正比)计数管进行测量、记录。计数管中通常充以含大量10B的BF3气体,以提高捕获中子的效率。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RPM)又叫快速成型技术(RP),是20世纪80~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反求工程(RE)、计 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数字控制(CNC)、激光、精密伺服技术和新材料等先进技术集于一体,根据在计算机上构成的工件的三维模型,对其进行分层切片,得到各层截面的二维轮廓,按照这些轮廓,成型头有选择性地作用于一层的成型材料,形成各个截面的轮廓,并逐步顺序叠加成三维工件。在艺术铸造中应用的是SLA快速成型,即光固化立体造型。该技术以光敏树脂为原料,将计算机控制下的紫外线激光以预定零件各分层侧面的轮廓轨迹对液态树脂逐点、逐层进行扫描,使被扫描区的树脂薄层产生光聚合反应而固化成形。其优点是尺寸精确、速度快。缺点主要是材质强度不够,电镀、喷油等表面处理效果无法达到量产化的要求。
此外三维反求技术及其应用是艺术铸造应用的又一数字系统工程。三维反求技术亦称为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原先这种技术是用于三维测量及质量检定,可以说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下游工序向上游工序反馈信息的一个途径。三维反求技术包括影像反求、软件反求及实物反求等三方面。目前研究相对多的是实物反求技术。它是研究实物CAD模型的重建和最终产品的制造。狭义来说,三维反求技术是将实物模型数据化成设计、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产品进行分析、修改及优化等技术。
新材料将广泛应用于艺术铸造。比如单质硅硅溶胶的生产与应用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艺术铸造制壳工序普遍应用的硅溶胶是水玻璃硅溶胶,即以稀释水玻璃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法生产,再经过过滤,并压制到一定密度,制成的硅溶胶产品。而单质硅硅溶胶,则采用单质工业纯硅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直接溶解在水介质中(软水),杂质含量少,二氧化硅胶体的粒形、粒径、粘度、PH值、密度、纯度均易控制,胶粒均匀圆整,质量致密,性能稳定,质量较好,而且应用于生产环保优势明显。
艺术品收藏品是艺术铸造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将越来越多地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强劲的推动作用。在本届艺术铸造年会上来自美国的著名雕塑家彼得·约瑟夫·沃德克(Peter Joseph Woytuk)做了有关艺术品收藏品发展理念的主旨演讲。这对中国的艺术铸造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彼得·约瑟夫·沃德克,1958年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市,被《国际先驱论坛报》誉为“20世纪末西方世界最伟大的动物雕塑家”。沃德克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在艺术探索的过程中,他认为这些群雕创造了一个环境,雕塑背景空间几乎与雕塑本身一样重要,并能有效产生强大的视觉效果。对于沃德克来说,他的艺术终极目的不仅仅是艺术创作,还包括人们对作品的回应与互动。他很欣喜地看到他创作的公牛雕塑《永恒的时光》被置于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内,与青草地、蓝天白云融为一体,并已成为孩子们欢快嬉戏玩耍的地方。他说:“看到他们爬到公牛的脊背上,展示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这让我感到无比满足。”这位杰出的雕塑大师对大自然和生灵的一颗爱慕之心,还有那份舔犊之情,无不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流露出来。
沃德克先生强调艺术家作品的艺术个性,强调艺术家直接参与整个艺术铸造的重要性,更注重艺术家对艺术品收藏品着色的创新与精工细作。这和目前中国艺术铸造企业和艺术家在某种程度的脱节,形成鲜明的反差,比如艺术家很少全程参与自己作品的制作。
近年来尽管国内的青铜雕塑表面着色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小件雕塑的热彩色处理技术,但与国外的着色技艺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不仅表现在着色种类上,还有着色的丰富、多变与色泽过渡上,同时国内的室外青铜雕塑热彩色处理技术还处在尝试起步阶段,而国外已臻化境。现谨选取萨尔瓦多·达利、亨利·斯宾赛·摩尔、著名美籍华人丁绍光以及来自英国的几件典型的青铜雕塑表面着色技术做以简要赏析。
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1904年 5月11日出生于西班牙东北部的加泰隆尼亚省的菲格拉斯城。1989年1月23日逝世。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和版画家,享有“当代艺术魔法大师”的盛誉。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他所创造的奇怪、梦呓般的形象,不仅启发了人们的想象力、诱发人们的幻觉,且以非凡的力量,吸引着观赏者的视觉焦点,更是以探索潜意识的意象著称。同样他在雕塑领域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图2雕塑作品的着色特点是全身通绿,指甲部分抛光着绿,拇指肌理高面抛出铜本色,厚重而不失美感。图3雕塑作品的着色特点是两个人体一个抛光露出铜本色,一个着深绿色,通过色泽对比展示了铜雕震撼人心的视觉美感。图4雕塑作品根据作品的特点,树干用绿色,钟表用咖啡色,边缘与数字抛光露出铜本色,人物用均匀咖啡色,丰富流畅。图5雕塑作品着色表面十分光洁,色泽看上去像是从铜雕里面渗出来一样,有一种高贵的美。图6雕塑作品色彩丰富饱满、富有变化,而且非常自然,给人一种高档神圣的美妙感觉。
亨利·斯宾赛·摩尔(Henry Spencer Moore,1898年7月30日-1986年8月31日),英国雕塑家,其作品以他的大型铸铜雕塑和大理石雕塑而闻名。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陈列的“斜倚的人形”(1951年),表现一个高度精简、抽象的女性形象,是摩尔雕塑风格的典型代表。图7雕塑作品是典型摩尔风格的雕塑作品。着色采用化学热处理(边着色边用喷火枪烤),让颜色牢固附着于铜雕表面,质感强烈,柔美和谐。尤其是高点与低凹点颜色自然微妙的变化显示出着色的深厚艺术功力。图8和图9雕塑作品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把化学热处理技术发挥到了极致。
丁绍光,著名美籍华人画家,1939生于陕西,祖籍山西运城,现定居美国加州洛杉矶,是以中国现代重彩画之神韵领世界画坛之风骚的艺术家。11岁时就显示出不凡的创造力和才华,曾任教云南艺术学院,开创出闻名中国现代画坛的云南画派。196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79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大型壁画《美丽、丰富、神奇的西双版纳》,同年出版《丁绍光西双版纳白描写生集》。1980年7月赴美定居。自1986~1996年在世界各国举办个人展400次以上,作品收藏遍及五十个国家及地区。丁绍光成功地融合了东方古典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的特色,在作品中呈现出崭新的境界,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别开生面,为世人所瞩目。图10雕塑作品着色根据版纳少女的服饰特点,以丰富、多变色彩着色,尤以皮肤色最为典雅。融合了扎实的绘画、色彩、美学知识与功底以及对市场敏锐的洞察眼力,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着色境界。图11雕塑作品同样根据版纳少女的服饰特点,头发黑色但高点为铜本色,着色细腻、认真、精心,让人爱不释手。
图12和图13雕塑作品是英国艺术家在上海国际艺术展展出的青铜雕塑作品,给人一种玉石般的美感,人体富于变化,令人赏心悦目。图14雕塑作品颜色丰富多变,表面处理光洁自然,木座搭配十分得当。
Analysis of Certain Surface Render of Bronze Sculpture Overseas
HU ChunLiang
(Shanxi Xia county Yuda Bronze Culture Industrial Garden Xia county 044402,Shanxi China)
Art casting;Bronze sculpture;Convention;Colouring technology⍬
TG146.1+1;
B;
1006-9658(2012)01-6
2011-11-25
2011-166
胡春良(1970-),男,1997年至今在山西宇达集团从事艺术铸造的生产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