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降糖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的影响

2012-01-06 09:07王爱华李梅霞曾艺鹏上海浦东医院内分泌科上海2013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23期
关键词:降糖药口服动态

龚 敏 王爱华 李梅霞 曾艺鹏 (上海浦东医院内分泌科,上海 201300)

2型糖尿病主要的临床特点为慢性血糖水平增高,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1〕。尤其是老年患者,不仅糖尿病发生率显著增加,并且预后相对较差〔2〕。动态血糖监测主要是对患者每日血糖的变化情况进行有效评估,指导临床治疗〔3〕。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为胰岛素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对于二者的临床疗效报道各不相同〔4〕。本研究旨在探讨单纯胰岛素和单纯口服药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入选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9例。其中男64例,女65例;年龄60~85岁。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主要依据《内科学(第7版)》,病程3~10年。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用药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74)和观察组(n=7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药物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预混胰岛素2次/d治疗。住院期间采用雷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两组患者的动态血糖,通过检测皮下组织间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

1.2.2 观察指标 计算监测期间的24 h平均血糖(BG)水平及BG标准差。AUCPG≥5.6 mmol/L:血糖≥5.6 mmol/L的曲线下面积;TPG≤3.9 mmol/L:24 h内血糖≤3.9 mmol/L时间百分比;TPG≤10.0 mmol/L:24 h内血糖≤10.0 mmol/L时间百分比;TPG≤2.8 mmol/L:24 h内血糖≤2.8 mmol/L时间百分比;MODD:日内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波动幅度。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间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 2 h血糖(2 h PG)、C 肽(CP)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动态血糖参数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平均 BG、BG 标准 差、AUCPG≥ 5.6 mmol/L、TPG≤3.9 mmol/L、TPG≥ 10.0 mmol/L、MAGE、MODD、TPG≤2.8 mmol/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s)

组别 n HbA1c(%)FPG(mmol/L)2 h PG(mmol/L)CP(pmol/L)对照组64 5.7±0.7 7.1±1.9 14.9±3.7 956±412观察组 65 6.2±0.8 7.2±1.7 14.7±4.1 978±422 t值 0.875 1.023 0.957 1.278 P值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动态血糖分析(±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动态血糖分析(±s)

组别 n 24 h平均BG(mmol/L)BG标准差(mmol/L)AUCPG≥5.6 mmol/L TPG≤3.9 mmol/L(%)TPG≥10.0 mmol/L(%)MAGE(mmol/L)MODD(mmol/L)TPG≤2.8 mmol/L(%)对照组 64 7.5±1.1 2.9±0.9 2.4±1.1 6.9±1.2 19.8±13.15.8±1.7 2.2±0.8 2.8±2.3观察组 65 7.6±1.2 2.8±0.7 2.5±0.9 7.0±1.3 18.9±12.8 5.9±1.8 2.1±0.9 2.9±2.2 t值 1.023 0.987 1.112 0.982 1.234 1.526 0.879 1.24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糖尿病并非单一疾病,而是复合病因引起的综合征,是包括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5〕。2型糖尿病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治疗和胰岛素治疗。但存在血糖控制不佳,甚至出现低血糖的问题,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危害〔6〕。传统血糖检测只能反映静态、瞬时的血糖特点,而动态血糖检测可反映治疗期间血糖变化的全貌,评价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7〕。动态血糖的检测时间为72 h,期间每天至少对输入的血糖值进行校正,并且可以评价不同事件对患者血糖的影响情况〔8〕。

本研究结果提示对糖尿病患者应该应遵循治疗个体化原则。不管是口服降糖药治疗还是胰岛素治疗,都各具优势,因此就其治疗效果来说并不能说明其优劣。尽管就药物疗效来说无明显差异,但是二者在其他方面各存在一定的临床优越性。如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口服方便,但是存在不稳定的问题,对患者要求更高;而采用胰岛素治疗,具有起效快等优点,但是存在用药麻烦的问题。在临床上采用动态血糖监测,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口服降糖药以及胰岛素的用量,使患者得到最佳治疗,减少高血糖对患者的影响,可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综上所述,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均可显著控制患者血糖,减少高血糖对患者的损伤;并且二者对患者动态血糖的影响并无差异,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使患者获益最大。

1 秦卫胜,杨文东.脂肪细胞因子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5):1324-5.

2 雷 强,杜一平,邓 刚.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J〕.四川医学,2011;32(8):1227-9.

3 梁蕴谊,陈幼萍,李惠贤,等.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治疗中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观察〔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2;8(2):63-4.

4 孙朝华,傅德英.动态血糖检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30例临床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1658-9.

5 钟银燕,郑芬萍,周嘉强,等.预混胰岛素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2C):4080-2.

6 吕焕菊,李子民,马海玲,等.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联合使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462-3.

7 刘 帅,沈 洁,罗祥蓉,等.应用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分析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波动特征〔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11):853-5.

8 中国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48):3388-92.

猜你喜欢
降糖药口服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国内动态
关于口服二甲双胍类降糖药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动态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