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薇 杨 昆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高血压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积极的降压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但单用降压药在老年ISH的达标率仅为50%~70%,许多患者需要2种及2种以上的药物联合应用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1],其中ARB与利尿剂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血压的控制率[2]。我们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已取得较好疗效,联用复方丹参滴丸可进一步提高降压疗效,且无不良反应,观察报告如下。
1.1 材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科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住院患者共64例,年龄≥65岁,按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3],治疗前血压为140~180/90~110mmHg。所有病例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肝肾功能正常,排除糖尿病及痛风病史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71±7.8岁,病程2~12年,平均7.6±5.6年,高血压病1级11例,2级17例,3级4例,血黏度测定显示高黏血症20例。对照组32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72±6.5岁,高血压病1级10例,2级18例,3级4例,高黏血症19例,组间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64例患者均为初治疗或停用高血压药物2周及以上。治疗组:复方丹参滴丸(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20701)每日3次,每次10粒;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生产批号2A406)晨服每日1次,每次1片。对照组:晨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每次1片,每日1次。两组均停用其他影响血液流变学的药物如潘生丁、阿司匹林等治疗期间每周至少测血压3次,共观察8周,于治疗最后一周每天测量2次的血压均值作为治疗后血压。全部患者均完成随访,无一脱漏。
1.3 观察指标 应用袖带水银式血压计测血压前休息15分钟,取坐位测右肱动脉血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动态血压测量,采用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日间(6:00~22:00)每20分钟、夜间(22:00~6:00)每30分钟自动充气测血压1次,监测时间为24小时,计算24小时血压均值、日间血压均值、夜间血压均值等。治疗前后多有患者空腹12小时、清晨取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血黏度(全血黏度低切、高切及纤维蛋白原),观察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治疗目标制定:①显效:治疗后收缩压较前下降≥30mmHg或降至正常范围;②有效:治疗后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20~29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③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2.1 降压疗效 治疗8周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4例,有效率87.5%,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8例,有效率75%,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日夜及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 均值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数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mmHg)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mmHg)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日间 夜间平均收缩压 平均舒张压 平均收缩压 平均舒张压 平均收缩压 平均舒张压治疗组(n=32) 治疗前 162±10.2 100.0±8.0 164.0±11.8 102.0±9.3 156.0±12.3 98.0±8.6治疗后 132.0±11.2* 82.5±9.5* 133.0±10.8* 82.0±8.4* 128.0±10.8* 80.0±9.9*对照组(n=32) 治疗前 160.0±12.1 99.0±7.5 165.0±13.2 101.0±7.8 157.0±11.2 97.0±9.6治疗后 135.0±12.3* 84.0±9.5* 137.0±12.5* 85.0±9.5* 130.0±12.1* 81.0±10.324h组别*
2.2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 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全血黏度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200s-,5s-),均数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治疗组治疗8周后也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明显(P<0.05),见表2。
表2 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表2 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前治疗组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3.46±0.38 3.24±0.25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mpa.s,200s-) 5.32±1.08 3.68±0.53*△ 5.13±1.24 5.08±0.97全血黏度低切(mpa.s,5s-) 21.83±0.19 16.26±1.04*△ 20.85±1.19 19.42±0.96纤维蛋白原(g.L-1) 3.51±0.33 2.64±0.13*△治疗组项目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观察期间均无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肝肾功、电解质等均无明显改变。
复方滴丸主要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其中丹参主要提取以丹参素为主的水溶性酚酸类有效成分,三七提取的有效成分为三七总皂甙。药理研究表明,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浆Gmp-140水平,抑制血小板活化阻断血小板聚集,影响多种凝血因子,促进纤维蛋白降解,提高纤溶活性,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改善微循环。
氢氯噻嗪为常用的噻嗪类利尿剂,通过排钠减少细胞外容量,降低外周阻力而降压,但可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和RAS的激活而对抗降压作用,并可导致低血钾,还会抑制远端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而ARB类降压药厄贝沙坦能够抵消由利尿剂诱发的代偿机制,从而加强利尿剂的降压效果,同时还能选择性阻滞AT1亚型受体发挥降压作用,而且厄贝沙坦能减弱氢氯噻嗪诱发的血尿酸升高和血钾降低。两者的固定复方制剂治疗效果明确。在本组观察中有效率达75%,且无不良反应。
本实验结果显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改善降压质量。在治疗过程中并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本组资料显示治疗组在降压的同时,可明显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变血液流变学,这可能是协同降压疗效更好的原因。因此,两药合用治疗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病疗效满意,耐受性好,降压作用平稳,并且能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从而减少或预防高血压所致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1 李勇.2007年欧洲高血压指南,联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应成为普遍适用临床策略[J].人血管瘤学进展,2007,28(6):847.
2 李翠莲,高铭枢,顾成析.单用厄贝沙坦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3):353 -354.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J].高血压杂志,2005,134(增刊):2 -41.
4 包铭.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5(1):14.
5 林辉文,彭环庆.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t-pA pAI和Gmp140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7):655 -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