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旭,李若凝,张亚兵,何晓旭
(河南农业大学 林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与开发对策
赵鹏旭,李若凝,张亚兵,何晓旭
(河南农业大学 林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在对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生态旅游swot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存在一定的劣势,但总体上发展生态旅游优势明显,机遇大于挑战。据此,为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进一步开展生态旅游提供对策。
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
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2003年经批准成立,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因三门峡水库的特殊地理位置、相对独特气候、物种繁多等特点,已经为河南省生物多样性分布的重要地带,区内生态系统类型复杂,景色优美,周边文化内涵深厚,历史遗迹较多。在国家加快经济发展与加强生态保护双重政策推动下,合理开发利用该自然保护区,防止区内自然环境污染和破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已成为其今后的主要任务,研究认为,发展生态旅游是目前促进保护与发展相统一最有效的手段之一[1]。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是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韦里克提出的,经常被用于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2]。本研究通过SWOT分析法对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其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及外部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建议。
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北纬 34°36′~ 34°50′,东经 110°23′~ 111°21′,地处豫、陕、晋三省交界处,西、南、北三面环山,黄河横亘在山地丘陵上,海拔350~900 m,河道成沼泽、沙堤及季节性淹水沼泽地,平均宽3 km,但在某些地域可达5 km。保护区东起三门峡水库大坝,西至灵宝市豫灵镇,东西长约105 km,面积约300 km2,是河南省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库区秋季闭闸蓄水,在上游形成近200 km2的狭长湖泊。夏季开闸泄洪,使库区形成约150 km2的沼泽湿地,成为水禽繁殖、越冬及其它湿地生物生存、繁衍的良好栖息地[3-6]。其主要旅游线路黄河游,开辟于1986年4月,至今已举办过十七届国际黄河旅游节。
2.1.1 丰富的湿地生物资源
三门峡黄河湿地作为河南省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表1)。区内有植物743种,野生动物有867种,其中鸟类175种、兽类22种、两栖类10种、爬行类17种、昆虫437种、鱼类63种。在确认的63种鱼类中鲤科鱼类有42种,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鱼类有20余种[4],其中:国家和省重点保护植物14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8种、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110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31种。鸟是该湿地最重要的生物景观资源,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有丹顶鹤、黑鹳等10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有大天鹅、小天鹅等31种[5]。这些丰富的生物资源既具有极高的科考价值,又具有满足游客旅游观光、垂钓、避暑、亲近自然的旅游价值。
表1 三门峡黄河湿地旅游资源Table 1 Tourism resources in Sanmenxia Yellow River Wetland
2.1.2 独特的生态景观
三门峡黄河湿地与国内其它河流或湖泊湿地不同,它是集河流湿地和人工湖泊湿地于一体,同时集丰富多彩的历史人文景观及优美的山水景色于一体,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情景交融,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湿地自然人文景观。古老的华夏文明,雄伟的现代景观,南疆的秀美,北国的壮丽,在这里巧妙地结合与展现。该区周边拥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仰韶文化、虢国文化及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历史遗迹众多,为湿地生态旅游增加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中流砥柱独具特色。珍稀鸟类资源如大天鹅、丹顶鹤等,特别是冬季到此地过冬的大天鹅,停留时间长,种群数量大,由于该地生态环境优良人鸟和谐相处,可以近距离观赏,这在全国也是很独特的,并且该地属于三灵盆地[6],多为黄河冲积或黄土堆积而形成,土壤肥沃,果林业和农业发达,构成独特的山水田园风光。
2.1.3 舒适的气候环境
三门峡黄河湿地属暖湿带半干旱内陆性气侯区,相对于周边其它地区,此地由于拥有数百平方公里这一北方地区少有的大片水域的存在,使得其冬夏温差较小,冬天较为温和[7],夏天较为凉爽,一年四季皆可旅游。且区内森林资源丰富,沿黄护林带也已基本成型,这里空气清新宜人,是天然的氧吧,适宜于人们旅游疗养。
2.1.4 明显的区位优势
三门峡黄河湿地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处,该地高速、铁路,国道纵横交错,交通发达。郑西高铁经过此地使其到达郑州和西安仅需一小时,距洛阳也只半小时。其有作为连接自然山水资源极其丰富的豫西、晋南、陕东三地大旅游圈的纽带的优越地理位置,且位于洛阳和西安两大古都旅游热点之间,是国家旅游专线大黄河之旅的重要环节,客源市场丰富,区位优势明显。
2.2.1 文化品位不高
保护区内景点资源虽然丰富,但对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没有将自然景观与黄河湿地文化,当地民俗文化及周边浓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相结合。游客仅仅是观赏到自然景观,体会不到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氛围,其生态旅游的文化性、趣味性、教育性也就大大降低[8],从而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2.2.2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三门峡市建市较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够完善,特别是保护区内旅游服务接待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游客的需求,接待水平较低。
2.2.3 旅游管理水平整体较低
生态旅游对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9],其经营管理的经营理念以及经营方式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整体偏低,高水平的专业人才缺乏,特别是在在管理水平及服务意识与技能方面,还没有形成专业化、规范化和市场化的管理,经营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容易损伤游客旅游的积极性。
2.3.1 生态旅游业的兴盛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们生活压力也日益增大[10]。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已经成为人们选择旅游目的地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一些旅游者喜欢到受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少的地区[11],如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等地放松心情、释放压力的要求也促使了生态旅游的兴盛。这为三门峡黄河湿地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的大环境。
2.3.2 政府政策的扶持
河南省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是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有利大背景。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规划明确指出:谋划一批精品旅游线路,重点策划中原古都文化游等10条旅游精品旅游线路,力争到“十二五”末至少有3条旅游线路进入国家精品旅游线。而黄河之旅正是其中的精品旅游线路之一。三门峡市更是确定了“旅游强市”的发展战略目标,专门成立旅游产业发展指挥部,统一研究组织协调旅游业发展中的相关事宜。这为其开展生态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3.3 当地旅游的快速发展
随着三门峡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旅游生产力不断提高,三门峡市旅游接待体系日益完善。据统计2011年三门峡市共接待入境游客(含港澳台同胞)62800人次,比上年增长22.9%;接待国内游客14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5%,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6.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30.7%;旅游外汇收入达12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6.9亿元,比上年增长30.6%.,保持了高增长态势[12]。这为三门峡黄河湿地生态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4.1 不当开发的负面影响
伴随着三门峡黄河湿地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保护区在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由于存在不合理开发,且保护措施不力,致使生态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白天鹅及迁徙鸟类的栖息地快速萎缩,湿地植被的种类和数量减少,珍贵的湿地生物多样性正逐步消失[13]。
2.4.2 与周边旅游景点的竞争
三门峡周边著名景区比较多,如西安、洛阳是著名古都,旅游资源丰富且知名度高,嵩山少林寺驰名中外,以及王屋山、白云山、华山等景点,而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发较晚,旅游业还没有显著特色,且知名度不高,宣传力度不够,使其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面临严峻的考验。
2.4.3 旅游需求日益多样化的挑战
旅游者现在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观光旅游产品,而是注重旅游环境质量,倾向于有个性化内容的旅游,倾向于参与性强、文化含量高且具有教育功能的旅游产品[14-15]。要满足旅游者这种多样化的需求,不能仅靠雷同的生态旅游项目,而是要不断地去创新,积极开发更多独特的旅游产品和组织更丰富的旅游线路,这给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带来严峻的挑战。
综合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因子,进行深入分析,见表2。
表2 三门峡黄河湿地旅游资源SWOT分析Table 2 SWOT analysis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Sanmenxia Yellow River Wetland
各变量因素的权重值是根据各变量的重要程度,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确定的。同时,利用专家打分的方法,对每一个变量的实际状况进行量级评分。量级评价时,采取0~7的评分尺度。如果此项有重大战略性的影响,则为7分;如果此项极不重要,则为0分。
根据以上各项因素分析,可以看出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多于挑战。
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优势,削减劣势因素,把挑战转化成机遇,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合理开发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
加强景区内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的建设,努力提升接待服务能力,提高旅游档次。对附近社区农民进行多种形式的旅游服务培训,积极开展农家乐活动,增加农民的收入,激发农户参与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同时也要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和管理,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开发应在保护下开发[16],始终贯彻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建立垃圾处理站及污水处理设施等,制定合理的环境容量。
三门峡黄河湿地应该用创意的理念结合自身的独特资源,打造出自己的生态旅游精品,进而扩大生态旅游市场。如三门峡黄河湿地作为大天鹅的越冬地,种群数量大,且易于观赏,是全国少有的理想天鹅观赏地,因此可把观赏天鹅可作为其生态旅游的主打产品,加大保护和宣传力度。同时,也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特点,推出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旅游项目,如湿地生态摄影比赛、湿地文化艺术展等,利用特色、精品去积极吸引游客。
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在提升生态旅游质量的同时,要转变销售观念,注重市场营销,设计出自己的对外宣传口号,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对外宣传。同时加强对外交流,邀请相关单位到此进行科研活动,参加各种旅游博览会,积极寻找相关景区作为合作伙伴等,努力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
旅游业发展速度和水平关键在于拥有的旅游从业服务人员和旅游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17]。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应大力引进专业化的人才,同时建立对管理人员、管护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体系,借鉴知名景区的成功经验进而制定一套适合自身生态旅游发展的管理制度,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服务经济,保护区只有提供优质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又有自己特色的生态旅游服务,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与周边其它地区旅游资源相比,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起步较晚,知名度不高,若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提供优质服务是一条绝佳途径。
充分利用三门峡浓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把虢国文化、仰韶文化、道家文化、黄河文化与黄河湿地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围绕着文化主线配置相关旅游景点和旅游设施,形成资源互补,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了解并体会到不同文化带来的审美享受,进而在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提升生态旅游的文化品位。
[1] 陈孝青.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关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6):73-74.
[2] 李 勇,王金伟,佟连军.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2008,28(1):47-50.
[3] 王文林,葛荫榕,张志卿,等.三门峡黄河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调查[J].动物学杂志,1999,34(5):22-26.
[4] 代彦满.三门峡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评价[J].陕西农业科学,2010,(4):111-114.
[5] 河南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6] 秦书茂.黄河三门峡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7] 柴 蓓.论三门峡天鹅湖国家级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3):134-135.
[8] 王 健,丁武军,刘运珍.鄱阳湖西部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互动开发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 21(3):25-28.
[9] 令狐克鸿,冉景丞.茂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 24(5):224-228.
[10] 詹 文,沈守云,刘 刚,等.基于湿地景观特质保护的洪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 32(2):131-135.
[11] 李文实.闽江口湿地公园生态旅游SWOT分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122-123.
[12] 三门峡市统计局.三门峡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13] 汪万森,卓卫华,阴三军,等.河南黄河湿地现状与保护政策[J].河南林业科技,2001,21(2):21-24.
[14] 沃燕红,徐正春.广东省连平县黄牛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6,33(1):192-196.
[15] 李书山,杨吉安,方锡红,等.兴平沿渭农业生态旅游开发SWOT分析及开发构想[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2):201-204.
[16] 朱 铨,王贞力.转型升级背景下浙南欠发达山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以丽水市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 32(3):175-179.
[17] 加央旦培,杨改河.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与开发对策[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26(2):225-231.
SWOT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developing ecotourism in Sanmenxia Yellow River Wetland Nature Reserve
ZHAO Peng-xu, LI Ruo-ning, ZHANG Ya-bing, HE Xiao-xu
(College of Forestry,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2, Henan, China)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bout ecotourism resources present situation in Sanmenxia Yellow River Wetland Nature Reserve,the SWOT analysis on ecotourism the wetland nature reserve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there is a certain disadvantage, but there will be more opportunities than challenges in aspect of ecotourism, and the opportunities are more than the challenges. Hereby, countermeasures for developing ecotourism in Sanmenxia Yellow River Wetland Nature Reserve were presented.And also, it provide several
Sanmenxia Yellow River Wetland Nature Reserve; ecotourism; SWOT analysis
S759.9
A
1673-923X(2012)12-0203-05
2012-07-27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0624480011)
赵鹏旭(1986-),男,河南安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森林旅游研究;E-mail:zhaopengxu@163.com
李若凝(1964-),男,河南温县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生态旅游、旅游经济研究
[本文编校:文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