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2012-01-04 02:06:30陈家起刘红建
山东体育科技 2012年5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赛事风险管理

陈家起,刘红建

(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同任何重大活动一样,体育赛事的举办也存在着各种风险。如狂热观众的过激行为,体育场馆的塌毁等导致的人员伤亡,经营运作不善造成的经济亏损,政治宗教等原因引发的抵制等。同时,体育赛事因其具有规模大、水平高、影响力广、组织难、场馆多、标准高等特点,也决定了组织体育赛事存在的风险程度不断增高[1]。赛事风险不仅破坏体育赛事的正常进行,对经济、社会效益造成损害,同时也对赛事参与人员的健康权益构成危害。风险管理是一门研究风险的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新兴科学,最初来源于欧美国家,在20 世纪末被引入体育赛事管理领域。随着风险理论被逐渐地引入我国,近年来,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的研究在我国也应运而生,并引起了一些赛事组委会的重视。特别是第29 届奥运会在我国的举办,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的研究。然而,随着我国举办国内外体育赛事的不断增多,还迫切需要借鉴国外对赛事风险管理研究的新经验,总结国内赛事风险管理的新进展,从而使理论更好的服务于实践,指导体育赛事管理者正确地识别、评估、防范、规避、分散和补救风险,防患于未然,以获取更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因此,国内外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值得关注。

1 有关概念的研究现状

1.1 风险与风险管理

早在19 世纪,西方古典经济学著作就提出了风险的初步定义,风险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副产品;经营者的经营收入是对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承担的风险的报酬和补偿[2]。美国传统词典给风险的定义是:遭受损失、危险的可能性;有不确定危险、危害的因子、组分或过程[3],Yates 和Stone 认为,风险是由三种因素构成的:1)潜在的损失;2)损失的大小;3)潜在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4]。

风险管理这一重要的理论始于战后的德国。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保险部开始倡导风险管理,并研究风险管理及保险问题。1963 年,美国学者发表了《企业的风险管理》一文,引起欧美各国的普遍重视。此后,对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步趋向于系统化、专门化,使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管理领域的一门独立学科。

风险管理有很多种不同的定义方式。George.E.Rejda 在其所著的《风险管理与保险原理》一书中,对风险管理定义为:风险管理是识别其面临的风险并选择最有效的方法来处理这些风险的过程。顾孟迪等在其所著的《风险管理》一书中,对风险管理定义为:风险管理是一种应对纯粹风险的科学方法,它通过预测可能发生的损失,设计并实施一些流程使这些损失发生的可能最小化;而对确实发生的损失,最小化这些损失所造成的经济影响。

1.2 体育赛事与体育赛事风险

体育赛事是指那些竞技水平较高,对举办地的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影响,并在广大媒体范围甚至全球中产生回响的体育赛事,如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以及各种商业性的国际比赛等[5]。国内学者对体育赛事的分类也是见仁见智,最具代表性的是王守恒、王子朴两位学者的分类方式。王守恒考虑到体育赛事是一种特殊事件,因而把特殊事件的分类作为一种参考。根据体育赛事的分类标准和体育赛事规模、水平与类别三者的相互关系,将体育赛事分类成为超大型赛事、大型赛事和一般(规模)赛事(见表1)。

表1 体育赛事分类表[26]

体育赛事风险是指体育赛事在筹备和举办过程中,赛事主办方所面临的不确定性[6]。这种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例如,由于天气变化、运动员受伤、球迷骚乱事件、体育器械损坏、火灾或其他自然灾害等,使得赛事主办方在筹备和举办比赛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可能给赛事举办方带来种种损失。近年来,随着我国竞赛表演业的发展,特别是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以后,在我国举办的大型赛事越来越多,各种赛事在给举办地带来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面临诸多的风险,当前,国内众多的研究焦点都集中于竞赛的经济、社会效益研究,而对体育赛事的风险及风险管理,无论是从赛事主办方的重视程度,还是学者的研究都比较薄弱。卢文云认为体育赛事的风险管理就是运用风险管理的技术,在对体育赛事的组织和筹办过程中的风险来源进行识别、风险后果进行评估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策略与措施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恰当的处理,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活动[5]。

2 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研究的进展

2.1 国外研究进展

随着商业化的进一步运作,在体育竞赛、训练及商业化运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风险问题,这些问题有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责任赔偿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发达国家开始了对体育竞赛风险管理的关注和研究,如:IBM 国际管理公司,许多保险公司也介入了体育产业的风险管理等。国外有关体育方面风险管理的研究领先于我国,早在1990 年美国就出现了由亚历山大·伯龙吉撰写的专门研究体育赛事风险及其管理的著作《体育赛事风险管理手册》(The Special Event Risk Management Manual),而在此后问世的一些有关体育赛事管理或体育赛事营销的书籍中也都会有关于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的研究,如2001 年美国麦格劳·希尔公司出版的关于体育赛事管理与体育营销方面的专著《体育营销指南》(The Ultimate Guide To Sports Marketing)。

美国小罗宾·阿蒙等编著的《体育场馆赛事筹办与风险管理》较为详细的介绍了赛事规划和经营管理、群众管理与预防暴力事件、风险管理与运作程序等,兰萨·阿伯特和摩根·捷蒂发表的《赛事与场馆管理:通过有效的人群管理技术使责任最小化》(Event and Venue Management: Minimizing Liability Through Effective Crowd Management Techniques)探讨了人群管理和人群控制的重要性,并以案例为依据对人群管理控制技术的影响进行论述。以上文章就人群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莱斯特大学的Colin Fuller 以及UK Sport 的Seott Drawer 以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绘制了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的框架图,这幅体育赛事风险管理框架图详细说明了在体育运动中的风险管理流程,即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沟通、可接受风险和不可接受风险的处理方法等在体育风险管理中的所有工作流程。

国外也不乏对奥运会风险管理的研究。如中欧数字奥运战略框架合作项目(IST 一001970 ECOSPLAN项目)绘制了雅典奥运会风险管理图,由风险管理图可看到整个奥运会风险分为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风险、运作策略风险和操作风险四个部分。雅典奥运会的有关官员和当地大学教授还曾研究了悉尼奥运会的场馆运行应急反应计划,并且披露了一些细节。如某场网球赛延时举行,可能会对场馆运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1)需要志愿者加班;2)需增加食物供应;3)需变动赛时;4)需管理人群,如向在场外聚集的下一场比赛观众解释推迟的原因,加快赛后场馆清扫工作;5)需为炎日下的观众提供更多饮料;6)需通知来自奥运大家庭成员等方面的重要人物等[7]。

2.2 国内研究进展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国内对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是随着我国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的实践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一些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对所属的国际性赛事提出明确的风险管理要求,引起了国内学者以及保险业对体育赛事风险的关注,有关体育赛事的研究文章开始较频繁地出现。

21 世纪以来,国内体育理论期刊中也出现了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的期刊类文章。卢文云运用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技术,分析了体育赛事的风险类型、产生缘由,并提出了体育赛事的风险管理模式: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制订风险管理计划、确立风险应对策略等[5]。肖锋等将重大体育赛事的运作风险分为:自然风险、政治风险、商业风险和组织管理风险[8]。凌平等分析了竞技运动中存在的各类风险,提出处理体育风险传统有效的措施之一是体育保险[9]。张奇智等提出体育赛事风险管理中常用的风险控制工具有:避免风险、损失控制、风险转嫁(非保险和购买保险两种)[10]。奥运会风险管理方面,董满秀认为奥运会风险管理的技术措施主要有风险避免措施、风险防范措施、风险自留措施、风险转移措施等[11]。许立珍对构建北京奥运会保险金全程监控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北京奥运会保险金全程监控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管理思想,并尝试构建北京奥运会保险金全程监控风险管理体系[12]。

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内体育赛事风险及风险管理的研究大都采用文献资料进行体育赛事的定性研究,而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定量研究的方法很少见。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学者大多是从宏观方面对体育风险进行一般性的介绍,对赛事风险的宏观运作机制及其所需要的各种宏观条件进行分析,对体育风险运作机制的深层次的微观理论问题研究甚少,不够系统。从研究类别来看,国内体育赛事风险及风险管理基本上属于基本理论的研究,如对赛事风险概念、赛事风险管理概念的研究,大都是对国外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经验的介绍,或者是将风险管理理论直接引用到赛事风险管理中,并不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3 体育赛事风险因素的研究

风险因素是指促使某一特定损失发生或增加其发生的可能性或扩大其损失程度的原因。影响体育赛事成功运作的因素众多,如赛事的工作人员、观众、运动员、各国官员等赛事参与主体因素,赛事举办时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外部因素,赛事的场馆设施、器材设备等物质因素,赛事组织者的运作管理经验等人文因素。国内外学者对体育赛事风险因素的研究见仁见智,卢文云、范明志等学者的研究以及香港《经济导报》报道的专家组的意见较具有代表性(见表2)。

表2 体育赛事风险因素一览表

4 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程序的研究

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使体育赛事风险系数降到最低程度,保障赛事参与人员的安全,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体育赛事风险管理包括以下4 个阶段:风险识别、风险衡量与评价、风险处理[13]。

4.1 体育赛事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Risk Identification)是风险主体对所面临的风险以及潜在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性质的过程[14]。体育赛事风险识别是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和客观存在的各种体育赛事风险进行系统的连续识别和归类,并分析产生体育赛事风险事故原因的过程,这是体育赛事风险管理基本程序的第一步,是整个体育赛事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

体育赛事风险识别的方法多种多样,一般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但在许多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赛事面临的风险并不是能够直接识别的,因此可以采用一些比较定型的分析方法。1)事故树。故障树是分析问题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图解的形式将大的故障分解成各种小的故障,或对各种引起故障的原因进行分解。2)德尔菲法[5]。这种方法又可称专家意见法,即赛事管理者聘请若干专家,请他们对赛事有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的预测和评价。3)筛选—监测—诊断方法[15]。这种方法也可以用来对体育比赛风险进行识别,它的一般过程为筛选、监测、诊断这样3 个紧密相连的环节。4)风险因素预先识别法。从动态度角度出发,以风险发生的过程为线索,从风险因素入手,按照整个赛事进程以及各个运作环节逐一识别出各个环节面临的风险。

4.2 体育赛事风险评估

体育赛事风险评估是在明确可能出现的风险后,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造成损失的严重性进行估计。大赛组委会应组织专家对赛事可能面对的各种公共安全风险做出评估,评估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真正了解赛事参与者特别是工作人员到底掌握多少应对突发性公共安全风险的知识。如果赛事参与者不清楚这些风险的类别以及应对各种风险的知识,那么所有的赛事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也就失去了基础[16]。体育赛事风险评估的内容主要有赛事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时间分析、赛事风险的影响和损失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析、风险级别的判定、风险起因和可控性分析等[17]。

体育赛事风险评估一般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来完成,其中期望值和标准差是描述某个特定风险损失概率分布特征的重要指标,一般频率高、幅度小的损失标准差小,频率低幅度大的损失标准差大[18]。Mulrooney 和Farmer 认为,评估体育场馆(赛事)风险常采用的两个标准应该是损失的严重性和频率[19]。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的方法可以运用到不同风险评估当中,如对于财务风险可以采用盈亏平衡分析法,对于比赛项目可以采用主观评分法以及前推法、后推法以及旁推法等。

4.3 体育赛事风险应对

在赛事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之后,赛事风险管理人员必须根据赛事风险的复杂性和潜在性特征,以赛事总体目标为依据,规划并选择合理的风险管理应对策略,以尽可能地减少赛事风险的潜在损失和提高对赛事风险的控制能力[13]。主要包括风险预防、风险规避以及风险转移等方面内容。

风险预防即采取积极措施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如通过体育赛事风险教育、风险监控和管理,增强体育赛事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体育赛事设备的维护等达到风险预防的目的[20]。历届奥运会组委会主要的防范措施主要有:1)医疗救助计划。历届奥运会赛事组委会在筹办奥运会过程中都提前制定了医疗救助计划;2)制定紧急行动计划;3)加强管理。包括对人员的管理和设施的管理。对所有涉及奥运会管理工作都应建立文档,以便及时查档、有序实施风险控制行为[15]。Rachel Corbett 认为风险规避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风险的处理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风险回避法、风险转移法、减小风险法以及保留与承担风险法[21]。许彩明认为在前奥运阶段的风险以及奥运阶段的管理风险和设备风险可以采用规避法避免损失。风险转移指赛事经营者通过购买保险和保障、签署合同等方式将风险尽可能转移给其他组织与个人的方法。娄春风认为风险转移有五种方式:公司组织、合同安排、委托保管、担保合同、套期保值和购买保险。

5 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策略的研究

5.1 成立专门赛事风险管理机构

有学者认为,在大型赛事启动的时候,组委会就应该立即着手成立赛事的风险管理机构,其组成人员应是风险管理方面的专家,负责赛事从筹备到举办阶段的全部风险管理事物。为体育赛事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专业和系统的识别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就风险管理提出一个科学和具体的方案[6]。针对体育赛事风险,江苏省体育局成立了专门的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风险管理机构,并制定了应急预案(见图1)。

5.2 进行体育赛事风险监控

赛事风险监控就是在赛事的筹办过程中,以风险管理计划为依据,对赛事风险进行评估、反馈和调整,同时监督、检查赛事风险的发生情况以及风险措施的落实情况。赛事风险监控的目的有四个:一是评估赛事风险,根据风险对赛事目标的影响程度对赛事风险由大到小进行分级排序,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反馈;二是监视赛事风险的状况;三是检查赛事风险的应对策略是否有效,监控机制是否在运行;四是不断识别新的赛事风险,并制定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对策[13]。

1 江苏省体育局大型体育赛事应急管理机构

5.3 体育赛事风险应急演练

肖锋认为在赛前组织赛事运作团队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裁判员、运动员学习讨论赛事的风险应急预案。在重大体育赛事开幕前,一般都会通过组织规模较小、级别较低的比赛或对赛事场景的模拟等方式,进行反恐、防火、逃生、救急等各种专项演习,用以训练相关人员、提高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能力以及检验各种风险规划的全面性、可靠性[8]。在2002 年韩日世界杯足球赛举办时,正是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不久,比赛的举办者韩国和日本针对比期间可能发生的恐怖事件进行了数次实战演习,确保发生后可以有效解决[24]。

5.4 建立体育赛事信息交流系统,确保信息畅通

体育赛事的特殊性需要建立一个包括多部门和活动组织部门的信息交流系统,把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综合各方面的信息,以便对正常事务的处理和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控、处理。2008 年北京奥运会建立了广播电视服务、赛事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与综合安全保障、场馆建设与运行支持信息系统、指挥决策信息共享平台等多项系统,能有效的预防、处理由于资源有限而引起的各种突发性公共事件,为奥运会的正常进行提供技术上的保证,也将各种不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概率降到最小[16]。

5.5 购买体育赛事保险

国外一些国家举办奥运会时,针对其风险,经常选择的一些保险品种主要有:个人意外伤害保险、公共责任风险保险、职业伤害保险、专业运动员收人损失保险、意外事故综合保险、财产保险等。按照分散风险模式,近几届奥运会举办者无一不把购买商业保险、科学地利用其经济保障功能,作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化解奥运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15]。

5.6 风险管理效果的检查和评估

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技术是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每次的体育赛事过后不论是成功或是失败,都应该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便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的理论,使其更好服务于各种体育赛事,从而更好地发展体育事业。

[1]刘东波.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3):8-12.

[2]Fischh off B.Managing perceptions[J].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85,(2):83-96.

[3]Noss R F.High risk ecosystems as foci for considering biodiversity and ecological integrity in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s[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icy,2000,3(6):321-332.

[4]Yates,J.F.,Stone E.R.Risk appraisal[A].In J.F.Yates(Eds.).Risk taking behavior[C].New York: John Wiley&Sons Ltd.1992.387-408.

[5]卢文云,熊晓正.大型体育赛事风险及风险管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5):18-22.

[6]董杰,刘新立.大型体育赛事的风险管理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5):28-32.

[7]Guidelines for Risk Management in Sport and Recreation.2004.28-29.

[8]肖锋,沈建华.重大体育赛事风险特点与风险管理初探[J].体育科研,2004,(6):24-26.

[9]凌平,童杰.论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风险管理[J].浙江体育科学,2004,(6):38-42.

[10]张奇智,周永强,叶健芬等.浅谈体育赛事风险管理中常用的风险控制工具[J].福建体育科技,2004,(6):11-13.

[11]董满秀,周坤.奥运会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5,(2):15-18.

[12]许立珍,杜春龙.北京奥运会保险金全程监控风险管理体系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6,(6):41-45.

[13]王子朴,汪洋.论企业风险管理模式在体育赛事风险管理中的运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1):21-23.

[14]Appenzeller.Risk Management in Sport[M].NC: Carolina Academic Press,2004.

[15]顾小霞,杨彦.体育竞赛的风险管理[J].生产力研究,2008,(6):52-53.

[16]孙麒麟,张建新.我国体育赛事公共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机制[J].体育学刊,2008,(6):14-17.

[17]史志明.关于我国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的分析与探讨[D].开封:河南大学,2007.

[18]Rolson.Facilit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for Sport Directors[M].Iuinois: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Inc,1997.

[19]张大超,易春燕.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6):15-19.

[20]徐成立,杨柳成.浅谈体育赛事风险及其预防与规避[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5):22-24.

[21]Rachel Corbett.Risk Management for Sport Organizations and Sport Facilities[R],presented at the Symposium“Sports Management; Cutting Edge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Sports as a Business”,2002.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赛事风险管理
数独小知识数独赛事介绍(二)
本月赛事
羽毛球(2022年7期)2022-07-05 03:18:24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冰雪运动(2020年5期)2020-03-29 05:08:44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 01:22:28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12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赛事赞助沟通对感知匹配的影响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