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理 曾碇云
变应性鼻炎(AR)属IgE介导T细胞依赖、肥大细胞启动并以嗜酸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呼吸道型变态反应,其中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参与了这一复杂的反应过程[1]。另一方面,从现代医学角度考虑,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或低下是多种免疫相关疾病发病的基础。红细胞免疫对淋巴细胞有免疫调控作用,对变应性鼻炎中作用不容忽视[7]。同时大量临床报道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是一种有效治疗方式,近年发现并证明了玉屏风散在免疫系统中有广泛的影响,而且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及神经免疫也有增强及调整作用[7]。本研究从过敏反应行为学和红细胞免疫学角度观察以加味玉屏风散方剂基础内容的补肺通窍鼻喷剂对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的影响,期望能为补肺通窍鼻喷剂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1.1实验动物
健康豚鼠70只,2月龄~3月龄,体重:248g~455g,雌36只雄34只,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动物试验中心提供。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实验动物中心饲养,饲养温度为24℃~29 ℃。
1.2药品试剂
①补肺通窍鼻喷剂:由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提供。主要含黄芪、防风、白术和辛夷等药物,药液生药含量约30%,分高中低3种浓度剂型。②曲安奈德鼻喷剂:昆明源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1ml含曲安奈德1.1mg。生产批号:20050920 试剂:①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成都科龙化学试剂厂提供,生产批号:20050703;②橄榄油:上海化学试剂一厂提供,生产批号:试一2005-04-01。
1.3实验方法
1.3.1分组和建造动物模型: 将70只豚鼠根据体重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随机分为6组。前5组12只,雌雄各半;第6组为10只,雄4雌6,进行变应性鼻炎模型造模。按照赵秀杰[2]报道的方法:将含有10%TDI的橄榄油溶液,用微量移液器滴入豚鼠双侧前鼻孔 (每侧5ul),每日一次,连续5天后改为隔日给药(维持给药期)19天,共24天,正常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滴鼻(每侧5ul),每日一次,直至试验结束。自第一次给药致敏开始,依据鼻痒、喷嚏、流涕轻重程度、次数多少为评分标准并记录,评分标准详见下表[2]。造模成功判定标准:每只豚鼠鼻炎、喷嚏、流涕三种症状以叠加法记总分,总分≥5分者为造模成功,其症状观察时间为每次予以致敏药后30分钟[2]
过敏反应行为学评分表[2]
1.3.2治疗阶段研究方法:过敏性鼻炎模型建立后,将各组豚鼠随机分组给药:按补肺通窍鼻喷剂不同浓度剂型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以及曲安奈德鼻喷剂阳性药物对照组,每日3次鼻孔内加样器给补肺通窍鼻喷剂高、中、低浓度,每次每鼻孔5ul;曲安奈德组每日2次给曲安奈德喷剂,每次每鼻孔5ul;模型成功后,模型组橄榄油与10%TDI橄榄油溶液鼻内给药隔日一次交替进行维持致敏,每次每鼻孔5ul;正常对照组仅鼻孔内给橄榄油5ul,每日2次,上述各组用药连续。
2.1鼻部症状观察:采用症状积分迭加评分方法(见过敏行为学评分表),比较组间差异。
2.2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豚鼠于末次激发后30分钟内,放股动脉血处死,收集股动脉血,制作红细胞悬液,用郭峰报道的红细胞酵母菌混合花环法检测[3]。红细胞免疫检测操作均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免疫试验室进行。
4.1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造模结果:过敏行为学分析
第一天造模给药,豚鼠即出现典型的鼻部过敏症状:连续喷嚏、挠鼻不止、鼻涕多数为涕流满面,过敏症状在给药后15分钟内症状最为明显,给药30min后基本消失。维持致敏期头三次连续激发,各组症状积分较基础致敏阶段有所下降,但均保持在7分以上,模型症状仍比较稳定(见表1)。治疗前,各治疗组和模型组的鼻部症状计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P>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各组造模致敏程度均衡稳定。
4.2给予药物治疗后,各治疗组疗效对比分析:
4.2.1过敏行为学
给予药物治疗后,药物治疗组(高中低剂量组)和曲安奈德治疗组豚鼠在用药期间激发时症状逐渐减轻,治疗前后统计学比较P<0.05,但其积分大多数仍高于5分,未恢复到正常状态。在不同组别间,其症状轻重和积分值不同(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补肺通窍高剂量组及曲安奈德治疗组的症状与模型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补肺通窍低剂量组的症状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挠鼻,高、中倍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喷嚏,各治疗组与曲安奈德治疗组比较,P>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涕流量,高、低倍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表1 豚鼠给药前三次激发鼻部症状评分结果
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表2 补肺通窍鼻喷剂治疗期间各组症状得分对照
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P<0.1,▲▲P<0.05,▲▲▲P<0.01
表3 给药后各组豚鼠RBC-C3b受体花环率、RBC-IC花环率对比
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4.2.2RBC-C3b受体花环率、 RBC-IC花环率(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由于各组豚鼠RBC-C3b受体花环率及RBC-IC花环率均低于30%,其为偏态分布。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细胞免疫C3b受体花环率减少且均低于治疗组。与高倍剂量组、曲安奈德治疗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与中、低倍剂量组比较,P>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曲安奈德治疗组与补肺通窍高剂量组比较,P>0.1无统计学差异,与补肺通窍中、低剂量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均高于中、低倍剂量组P<0.01,中、低剂量组之间比较,P>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模型组较其他治疗组数值均较低。与高、低剂量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各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低倍剂量组与曲安奈德治疗组比较,P>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中倍剂量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粘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粘膜肿胀为主要特点,多有遗传,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从中医学角度,本病属“鼻鼽”范畴。鼻鼽又名鼽涕、鼽鼻、鼽水,公元前就已有相关的记载,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饮食结构改变、体质改变等使本病的发病率有日趋增高的趋势。据国外资料统计发病率为10%~40%[4],大约每20年患病率就增加4倍,初步估计国内每年约有2000万人患本病[5]。其具有高流行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睡眠、工作和学习效率等);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等特点;与支气管哮喘、鼻窦炎和变应性结膜炎有关,是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6],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传统中医认为鼻通过经络与五脏六腑紧密联系,其中与肺脾胆肾的生理病理的关系尤为密切,其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多有论述。主要总结为内、外因的影响:内因多是脏腑功能失调,外因多为风邪侵袭。脏腑功能的失调主要为肺、脾、肾三脏的虚损。其中肺气虚弱,卫阳不固,邪毒滞留是其基本病机,其病位在鼻,其本在肺,病性多属虚属寒,为本虚标实之证。选用加味玉屏风散为基础制成的补肺通窍鼻喷剂做为治疗药物,益气固表,扶正祛邪,正可谓切中病机。
由于变应性鼻炎以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样涕或粘涕、鼻痒、鼻塞为主要症状。鼻痒和喷嚏是由炎症介质作用于感觉神经末梢受体,感觉神经敏感性增强引起;同时受炎症刺激,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促进腺体分泌,而出现涕流不止的现象。因此,能否减轻鼻部过敏症状是判断变应性鼻炎治疗药物疗效的主要标准之一。补肺通窍鼻喷剂中黄芪、防风、辛夷等药理作用均有抗炎的功效,可减少炎性递质的直接或间接刺激,从而起到减轻鼻痒、流清涕、打喷嚏症状的作用。另一方面,从现代医学角度考虑,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或低下是多种免疫相关疾病发病的基础。红细胞免疫对淋巴细胞有免疫调控作用,它参与INF- γ,IL-2等的产生,IFN-γ是一种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质,能够有效抑制T细胞的增生,并抑制B细胞合成IgE,从而控制了I型变态反应发生,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病情,因此红细胞免疫在变应性鼻炎中作用不容忽视。近年发现并证明了玉屏风散在免疫系统中有广泛的影响,作用肯定。不仅对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T淋巴细胞表现出明显的增强作用,而且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及神经免疫也有增强及调整作用[7]。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许多中药药材具有非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可改善机体内外免疫平衡。同时根据“内治之理,即外治之理…”,运用补肺通窍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符合中医学所说的内病外治的原则,以内治的机理改变给药途径,利用经鼻给药可操作性强,使用优势。以此为基础灵活运用中医药的优势,利用现代医学免疫学、病理学等基础研究,临床局部诊疗和全身诊疗相参,进行中医辨证施治,为中医治疗的现代化科研提供学科支持。
本试验结果表明补肺通窍鼻喷剂可明显减轻鼻部过敏症状,与对照药物曲安奈德鼻喷剂疗效无明显差异,尤其低倍剂量组减轻鼻部过敏症状疗效更明显。同时观察到,模型组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补肺通窍鼻喷剂高剂量组及曲安奈德治疗组红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说明补肺通窍鼻喷剂可增强豚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局部用药的方式也可影响全身的免疫指标。
[1] 于洪伟,董震,杨合泉.芦荟治疗大鼠实验性变应性弃炎的分子生物学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16(5):229-231.
[2] 赵秀杰,董震,杨占泉,等.鼻超敏反应实验模型的建立[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3,28(1):17.
[3] 郭峰.骆永珍主编.红细胞免疫学新探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93.
[4] 顾之燕.耳鼻咽喉科变应性和免疫性疾病[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 13.
[5] 顾之燕,韩德民.变应性鼻炎-一个曾经被低估了的疾病[J].中华耳鼻咽喉头须外科杂志,2005,3,40:(3).
[6] Bousquetl.Van Cauwenberge P,KhaltaevN.etal Allergic dt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J Allergy ClinImmunol 2001,108(5 Suppl):147-334.
[7] 顾维,许美娟,陈玉俊.辛夷抗过敏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J].时珍国医国,1999,10(9):P7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