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产业效应

2012-01-01 00:00:00刘辉
理论探索 2012年1期


  〔摘要〕 陕西省渭南市通过推出“一元剧场”这一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满足了当地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激活了当地的文化市场,增强了当地专业剧团的市场生存能力。“一元剧场”这个典型案例说明,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之间存在“共荣”关系,搞好公共文化服务能够产生文化产业效应;以品牌化战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既有利于地方政府履行文化服务职能、吸引企业赞助社会文化事业,也有利于支持文化事业单位转制“走市场”,还有利于拓宽地方性文化资源的产业化道路。
  〔关键词〕 “一元剧场”,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资源,文化需求,文化治理,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1-0103-04
  
   一、问题的提出
  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之间有何关系?两者可否兼得?可谓众说纷纭。有观点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之间是基于‘公益性与商业性’的互斥关系,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与文化产业的商业化难以共存”;有观点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是基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依赖’关系,文化产业具有文化造血功能,没有文化产业‘搭台’,公共文化服务难以(持续性)‘唱戏’”;有观点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之间是基于‘一般性与特殊性’需求满足的并存关系,公共文化服务主要由政府提供、满足公众的基础性文化需求,文化产业依赖于文化的市场化能力、满足有消费能力个体的‘特殊化’文化需求,两者并存但互不相关”。 至今,这些争论仍在持续,难以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然而这些对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关系的诸多认识,要么基于某些国外经验,要么基于某种价值理念,要么基于某种历史经验,相关的实地、实证研究明显不足。鉴于此,本文通过对陕西省渭南市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一元剧场” ①的实地调查,试图以建立在个案基础上的实证分析突破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关系认识的束缚,表明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之间在一定条件之下可以表现为“共容”关系,搞好公共文化服务可以产生一定的文化产业效应。
  二、个案概况及资料获取
  渭南市地处关中平原东部,是陕西省(除省会西安市之外)的第二人口大市。渭南市虽然人口众多,但经济较为落后,2010年该市人均GDP为1.51万元,在陕西省地级市中名列倒数第四。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经济落后地区,地方文化部门却运作出一个公众只花1元钱就能看到专业剧团表演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一元剧场”。“一元剧场”自2007年11月推出以来,累计演出近200场,受惠群众近20万人,推动该地区形成群众性“戏剧热”。“一元剧场”使渭南市秦腔剧团由原来连续四年排不出新剧目的瘫痪半瘫痪状态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近三年先后推出了《郭孝义》、《隋文大帝》、《关中往事》等全本秦腔优秀剧目,市场生存能力不断增强。目前,渭南市“一元剧场”已经获准成为首批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在渭南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一元剧场”这样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何以能不断成长?其中的经验能为我国特别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体制改革提供哪些有益启示?为回答上述问题,研究者在对其进行追踪观察6个月的基础上,于2011年11月22日至24日在渭南市进行了实地调研。②调研主要通过座谈会、个人访谈、查阅档案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在调研过程中,研究者先后在渭南市秦腔剧团(有限公司)③、访谈者驻地等地分别召开相关人员座谈会4次,先后对部门领导干部、“一元剧场”团队成员、渭南市秦腔剧团演员、渭南市剧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员、“一元剧场”观众及渭南市文化界人士等进行了采访,形成近十万字访谈资料。同时,研究者在调研前后还分别搜集和整理了关于“一元剧场”的各种报道及评论资料,在调研过程中还获得了与“一元剧场”项目有关的各种文件、总结、报告、会议记录、上报材料、统计报表、群众来信等材料。
  三、专业剧团无戏可演:“一元剧场”的产生背景
  渭南市秦腔剧团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和光辉历史的专业剧团。该团创建于1954年,曾排演了150余台节目,多次进京展演,囊括了包括国家级“五个一工程”奖在内的众多大奖,在三秦大地及周边省区颇具影响。然而,在“一元剧场”推出之前的多年时间里,这样一个优秀剧团却面临着无戏可演、演员无事可干、剧团内部“一盘散沙”、剧团成员不断上访的局面,这就是“一元剧场”的产生背景。
  (一)长期存在的财务缺口影响到剧团的生存与发展。渭南市秦腔剧团在成为财政差补单位之后,被迫进入市场“讨生活”,剧团演员的大部分工资和津贴需要依靠市场解决,因故长期存在财务缺口。其结果是,在剧团还没有学会游泳(走市场)的情况下被(财政体制改革)“逼”下水(进入市场),加上水势“不稳”(市场波动)、专业剧团没有“救生圈”(政府扶持),结果是发生“呛水”乃至“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