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农民对土地的信心

2012-01-01 00:00:00尹卫东
群众 2012年6期


  政府不仅要帮助人民群众提升发展的能力,更要给人民群众发展的信心。虽然近年来句容农业取得粮食生产“八连增”、农民收入“八连快”的好成绩,但是,农业加工、流通等领域由工商资本起主导作用,获利最多,而农民只从事农业生产这一环节,获利最少。,
  重建农民对土地的信心,就必须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和回报。目前,打破“农民只种粮食”的传统命题势在必行,要把纯农业转变为一产、二产、三产(1x2x3)相融合的“六次产业”,让农民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各个领域都发挥主动性、分享农业产业链多重收益,努力使农民由单纯的生产者变为农业经营者,成为“配第一克拉克分配”中的最大获利者。
  “提一”:提升农业生产水平。着重抓好农业生产,瞄准高端市场,采用高新技术,生产高端产品,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化、高收益,使农民的“口粮田”变成“效益田”。这方面,我们句容就采取了“三品”攻略:在品种创新上,可以形象地概括为“顶天立地”。“顶天”就是依托科研院所,因地制宜引进国外最优秀的品种,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研发。“立地”,就是通过农技推广体系,让先进技术从院所走向田间地头。近年来,我们先后引进了“美人指”、“贵公子”葡萄、“红颊”草莓等国际顶尖的新品种,通过赵亚夫等农业专家“种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千,帮助农民销”,使高端农产品迅速得以推广。由于这些农产品种植成本低、上市季节好、产品品质高、竞争力强,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在品质创优上,注重在引进优质品种的同时,采用有机种植等先进生产工艺。在品牌创响上,采取差别化竞争,主打‘位时鲜果”品牌。由于句容地处长三角中心区和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区,区位优势突出,离上海、南京等都市消费市场较近,因此句容不与其他果蔬产地重复竞争,而是重点生产不易长途运输的应时鲜果,比如草莓、水蜜桃、葡萄等,确保句容农产品在运输、保鲜、价格等方面保持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接二”:走以农为本的工业化之路,一方面,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入股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更加紧密的产销联系机制和盈余返还机制,真正让“工业反哺农业”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支持农民合作社采取资金互助、股份合作等形式兴办自己的龙头企业,引导合作社不仅按照“农业农场化、农民职员化、生产基地化、产品标准化”要求,对农户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标准生产、统一组织产品销售,而且利用深加工企业完成储藏、保鲜、烘干、分级、包装等生产工艺,最终形成统一品牌、标准质量,打入超市、打出国外,让广大农户都享受到利润二次分配的好处。
  “连三”:拓展农业的产品属性和销售渠道。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和农村经纪人队伍的作用,形成“千军万马打市场”、“抱团作战”的良好态势,让农民在产品销售中拥有更多主动权。句容的蔬菜合作社,把生产蔬菜的农民组织起来,在南京60个大型农贸市场设立句容农产品营销专柜,2011年销售达到8000万元。另一方面,推动工商资本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多形式的合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超对接”,帮助合作社与市场建立起直接稳定的供销关系,切实解决农业“三不”现象(不知道市场需求,搞不清种什么;不知道卖给谁,不能扩大生产;不知道行情,卖不了好价钱)。
  (作者系句容市市长)
  责任编辑: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