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当今社会就业力的竞争,一方面是学历和专业的竞争,另一方面则是人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竞争。教育发展、以德育为先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本规律,德育教育的本质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提高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教育,所以,加强中职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德育教育 必要性 加强途径
一、进一步加强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中职德育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多方面强调加强素质教育和学生德育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国德育教育有了较大的进步和起色,表现在一些地区和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和试点改革强化德育课的地位和作用,如江苏和北京等地的一些中职学校,在德育教育和教学方面取得了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模式和方法。但还有一些地方的中职学校迫于学生毕业考资格证的压力,对待德育课程仍然是敷衍了事,把德育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边缘,过于强化专业课和技能课,压缩文化课和德育课课时,甚至取消多门德育课程,这显然违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欲速则不达。造成的现实问题是学生资格证过关率不高,即使考过了资格证毕业后走上社会和就业岗位,得到的反馈和信息也是学生素质太差,待人接物的能力等都不能适应社会。学校在得到这些信息后,把原因都归结为学生水平低,难以塑造可用之才,未能从根本上找到原因,导致学校教育教学陷入恶性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表现在老师对学生失望,教学提不起兴趣,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和动力,从而整个学校陷入消极和不良的环境中。
2.加强德育教育是由中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决定的。
中职教育和中学教育最大的区别是突出了学科的专业化,也就是说中职教育实质上是一种职业教育。这种职业教育要求教师不仅重视对中职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培养,更重视对中职生职业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说到底就是对学生如何做人的培养,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如何做人。专业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有机统一于中职生培养的全过程中。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载体,道德教育是知识教育的灵魂和生命线。良好的道德素质有利于中职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明确自己将来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促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学习,以自己所学实现自我价值。
3.加强德育教育是中职生自身特点决定的。
近些年来中职学校学生生源多样化,学生素质普遍低下是不争的事实。中职学生大多来自中考或者高考的失败者,要么来自特殊家庭(如父母离异家庭),还有农村留守家庭,等等,他们大多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自卑感较强烈,自我认识不足,自我封闭,心理矛盾突出,情绪激烈,行为易走极端,对前途不抱什么希望。基于以上种种方面,对中职生的教育尤其不能走捷径,不能强调专业知识学习,忽视对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首先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正确认识中职阶段的学习任务和人生目标,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对专业课学习的积极性。
4.加强德育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适应社会发展是中职教育最重要、最根本的规律。一方面,社会发展需要决定和制约中职德育的内容、性质和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中职德育教育应主动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社会,职业发展不仅取决于劳动者娴熟的专业知识技能素质,而且取决于劳动者的道德水平。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行为日益规范。在科学发展观领导下,和谐社会建设对从业人员的道德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每个从业者都本着对社会、对人民高度负责和对本职工作忠诚奉献的精神,社会才会秩序井然,我们的事业才会蓬勃发展。中职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后备力量,只有加强中职生的德育教育,才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才能提高团结合作精神,以及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之情和敬业精神,才能引导他们沿着正确的人生方向发展自己、实现价值,才能真正学到知识、立足社会,推动社会发展。
二、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
1.加强对中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德育课程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和培养好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与心愿。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党的基本路线。
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国际国内新的形势和环境下,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青少年;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条件下,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存在各种矛盾,在社会生活中有需要克服的消极现象,我们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的情况下,培养学生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情况下,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这些都是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所以中职学校必须加强和保证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强化德育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程教育,这四门必修课分别是《职业道德与法律》、《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及《哲学与人生》,其目的在于对中职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加强对中职生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法律法规的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是对学生进行澄清职业目标,培养职业兴趣,结合自我实际进行职业规划的教育,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是对学生进行国家的基本经济形势和大政方针的教育。四门必修课程是整个德育教育的基础,是党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所以必须保证德育理论课程的课时和课程。
在德育课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大胆地进行德育课程改革,创新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本着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基本原则,淡化“我说你听”的单边教学模式,多开展课堂讨论式、案例式教学和实践德育教育,多开展研究性学习,多创设情境,从问题、现象、身边的案例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得到德育课要求的结果。
2.加强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建立一支专业的德育教育队伍。
中职学校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践行者,班主任的素质和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职学校要鼓励教师当班主任,加强对班主任的理论培训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出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班主任队伍,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德育。
3.实施专业课课堂的德育渗透,进一步发挥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
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履行《教师法》规定的教书育人任务,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课教师不能只教书、不育人,把德育教育理解为德育课的责任,要在课堂上用心挖掘,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比如,护理专业课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一方面进行护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另一方面进行护士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加强学生的职业认知和职业责任感。专业课教师应准确找出自己所教课程和道德教育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积极纠正,使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
4.加强课外各种德育实践教育。
德育教育的过程不只是单纯的道德概念、道德知识的灌输过程,更是学生主动构建自身的道德理想、道德信念的过程。学校德育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才能变空洞为真实,达到学生道德实践的知行合一。德育教育的实践途径可以多样化,如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课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结合自己的职业目标指定实施步骤和方案,也可以带领学生到职业单位实地见习,还可以请已经就业的往届学生定期回学校进行职业训练,等等。《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可以在校园进行道德和文明礼貌的实际训练,如我校在德育实践的探索中成立了“校园文明礼貌行动小组”,引导学生“把文明说出口、把礼仪送出手”的实践锻炼,通过活动,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和基本的道德意识,体会了道德教育对自我成长的帮助作用。我们还成立了“古代传统道德教育兴趣小组”,以传统道德教育的育人理念进行做人的教育。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成立了“爱心小组”,利用周末时间把学生带到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进行义务护理服务,这些活动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校园的良好风气大为盛行。当然,对于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德育课指导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使学生及时澄清认识,走出困境。
5.积极进行科学的德育评价。
科学的学生品德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和实践水平的不断进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品德评价要本着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课程考核就可以把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纳入最后成绩的组成部分计分,把学生的操行评价和成绩挂钩,这样容易引起学生对自己日常行为的自我管理和监督。把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结合起来,客观公正地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
6.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
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联系,大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吸收家长参加德育过程。建立校外教育网点,建立德育教育基地,使学校德育向校外延伸,动员、组织、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学校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