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英语教学的创新

2012-01-01 00:00:00宰滢瑛
考试周刊 2012年1期


  在我国,整个中学阶段英语课多达近千课时,但很多学生在临近高中毕业时仍然听不懂、说不出、读不顺、写不对,所学的英语基本派不上任何用场。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情况呢?通过全面深入的反思,我们发现了问题的根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界崇尚苏联凯洛夫“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学理论,盲目照搬国外的外语教学方法,英语课上教师“详讲知识、细抠语法、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学生被动地接受灌输、强记硬背教材内容,造成了听说方面的“聋哑英语”,读写上的“文盲英语”,以及交际运用时的“痴呆英语”。这些错误的观点和做法使英语教学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导致了“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然而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的局面。现在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所以首先就要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中坚持教育的创新,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学情与教情的新英语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一、建立新的师生关系
  其实师生关系好不好,主要取决于教师。一个优秀的教师既要能亲近学生,又要能降住学生。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施教者,学生是只能对教师言听计从的受教者。这种师生关系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由于社会的变化发展,这种师生关系根本已经不适用了,因为如今“叛逆”的“90后”成了高中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与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他们主张独立开放,个性张扬,对管理不再盲从,自我意识很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相互尊重。在这样的心态下,教师如果整日讲解传授,板着面孔,总以真理的拥有者自居,师生关系就必定恶化。只有老师为学生创造民主、平等、轻松的环境,学生才会信任老师,才会把老师当做朋友,才会乐于接受教育。
  另外,现在的学生经常讲个性,教师也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人格力量和教学魅力“降住”学生。教师站到讲台上,犹如一位演员站到舞台上,演员的演技是否精湛,舞台场景是否吸引观众,是决定演出成功与否的标志。所以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语言、上课的动作、表情,这些人格魅力将直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来说,兴趣是推动他们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一旦对某一学科有了浓厚兴趣,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不知疲倦,创造性地学习。学习兴趣的产生,离不开学生这个主体,但教师的引导和激发也不可缺少。我认为,培养和激发起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来激发兴趣。心理学上,兴趣被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前者是指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即学生对英语这种语言本身感兴趣;后者是指对事物本身没有兴趣,而是对该事物所带来的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因此在开学第一堂课,我就利用一些数据向学生讲述英语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学好英语不但有益于每个人将来的工作与学习,而且可以在祖国的“四化”建设和国际事务中多作贡献。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家把英语科作为三大主科之一的原因。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学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从而成为前进的动力,引起学习的兴趣。
  其次,帮助学生打好坚实基础来稳定兴趣。兴趣的产生要以相应的知识技能作为基础。英语教师要高度重视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要让学生在运用中巩固语言基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保持学习兴趣。等学生闯过了基础关,学起来就顺利,学习兴趣就会稳定和持久,否则,学习的负担就会越来越重,就会渐渐失去学习兴趣。
  再次,变换教学形式来维持兴趣。教学手段应多样化,经常给学生新鲜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样化应包括教学的各个方面,渗透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教师应根据课文的内容或学生的表现等情况适时改变自己的语速、音调和表情,做到快慢结合、抑扬顿挫;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内容呈现方式要有变化性;最好作业形式也要有变化性。
  最后,为学生创造成功机会来巩固兴趣。教学中要特别注重给学生一种成就感,因为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次成功后,即使只不过是写对了一个句子,他们也会感到高兴,然后反馈出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第三次……的成功迈进,从而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竞争中体会通过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创新教学
  在教法上,不仅要研究教师的教法,而且要研究学生的学法,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启发教育,情境教育和直观教学相结合的课堂创新教育。
  研究证明:只听能记住60%;只看能记住70%;而看听说结合能记住86%。直观教学为教学提供各种教学情景和真实的交际场面,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动觉器官都可参加活动,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直观,易于加深印象,强化记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前文讲过,很久以来我国外语课堂的大部分教学成了知识的“搬运”,学生丧失了把握主动学习的机会,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所以教师要抛弃“以我为标准”的想法,引领学生一起探索研究,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或互相讨论而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有展现自我的舞台,从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现出自身价值的存在。久而久之,不但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设计课堂环节时,要尽量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创设适合学生特点的,让学生能主动参与的机会,把英语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从以掌握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习能力为中心,使学生能得到自主觉醒。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语言结构的系统性而忽略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课堂上总是老师从头讲到尾,学生坐在那里机械地听,造成课堂死气沉沉。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真实的语境,合理地创设不同的语言教学情境是唤起学生注意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把学习英语的课堂变成说话的课堂,为学生创设一个又一个情境,在情境中引导他们从机械地背诵语句变成灵活的会话运用,把所学的知识尽可能地运用到会话之中,随着情境的进一步生活化,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产生强烈的说的欲望,尽情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讲模块一Unit one word power时,我依据文中地图把全班分成若干块,让相关区域的学生们举着写有学校建筑名的牌子,然后让一名同学从起点出发,按照给定路线,边走边用英语解说,直至目的地。这样不仅使初进高中有点胆怯心理,不敢开口的学生动口动脑,还让其他同学一起参与进来,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运用这种直观形象的方法,学生不仅很快掌握了学校设施名称,复习了初中关于找地点的内容,而且对英语提高了兴趣。
  四、开展英语课外文化交流活动
  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模式和方法,学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但是高中英语的教学目标还规定要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促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习教科书以外的知识,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可以开展各种英语文化交流活动。例如阅读中英文对照小说,欣赏英文歌曲或原声电影,举办英语辩论赛、英语文娱晚会、演讲、表演英语短剧比赛,等等。开展英语课外文化交流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演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而且鼓励学生应用想象力,增强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创意思维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在头脑和心灵深处,靠教师用心智、用热情去激活。课堂中的点滴火花都是可贵的,学生的热情一旦被激起,无数灵感与创意将油然而生。
  
  参考文献:
  [1]郭跃进.高中英语新课程高效创新教学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03.
  [2]山东省临沂市教研室组编.高中英语新课标教学理论与实务.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03.
  [3]梁承锋.走进高中英语教学现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1.
  [4]何亚男.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课教学设计课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
  [5]尹世寅,赵艳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08.
  [6]李维.学习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