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数学教学困局的思考和对策

2012-01-01 00:00:00姬贞云
考试周刊 2012年1期


  摘 要: 作者对我校学生当前学习数学的困难及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以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有利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困局 学习现状 对策
  
  高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自身的历史重任,对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素质意义重大,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成是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我校的高中数学教学陷入了困局,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分析原因、找出对策,是我们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本文从以下两方面做简单剖析和论证。
  一、学生学习的现状
  我对我校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心态、学习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归纳总结出学生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薄弱,数学根底差。近几年参加中考的学生人数锐减,以我市为例,中考学生数从2000年的最高峰11000人减少到2011年的3700多人,造成了我校招生比较困难,生源大多数为初中的中下层学生。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地处山区,来自贫困家庭、留守家庭、问题家庭的学生比较多,许多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数学学得不好,和那些重点中学的学生相比,他们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
  2.学习缺乏兴趣,被动学习。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逻辑严密、计算繁杂的科学,知识点多,难度大、不易理解,所以学好数学要有吃苦精神,有恒心毅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有了兴趣,就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但学生大多对数学不感兴趣,在平时的学习中不能平衡好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往往避重就轻,不愿意在数学这种难学的学科上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是数学成绩不理想DInDIt0hKUrzta8tDGTRCRtnLIUcQMOU2nfOlVaaHTc=的原因之一。
  3.学习方法不对,课堂效率不高。许多学生对数学的客观规律认识不清,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们中的大多数还停留在旧的学习方法上,拼时间、拼精力,扎入题海中不能自拔,效果很不理想,久而久之,想学好数学的信心就没了。
  4.学习不断进步的条件不完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高。如导函数的定义计算、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几何由平面到立体、排列组合应用题、数列问题等,这些知识点就是学生的分化点,处理不好,部分学生就会掉队。
  二、思考和对策
  结合我校实际,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和方法,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教育。
  以往的数学教学多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情况,忽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积极的情感能促进教学,消极的情感阻碍教学的进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注重情感教学,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促进学生认知活动的健康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