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光隐身等新材料相继问世
科学家设计出具有可变折射率的材料,开发出首个可见光“隐身斗篷”;声呐探测不到的“隐声衣”则是由超介质材料制造的声音线路,通过弯曲或扭转来控制声波;利用原子之间能反复形成共价键的原理研制的具有超强自修复能力的聚合物材料,破碎后只需紫外线照射便能重新长在一起;在加热和低压下让普通蔗糖接触流动的氢气和氩气,10分钟即制造出纯净的单层石墨烯,其厚度可通过调整气体的流动控制;通过在干冰中燃烧纯金属镁将二氧化碳转化成多层石墨烯,找到量产石墨烯的简单方法;高效存储氢的纳米复合材料能在常温下快速吸收和释放氢气;“诱导”聚合物拟肽链自我组装成的纳米绳子非常坚固,足以应付受热和干燥等恶劣环境;新研发的超黑材料堪称“吸光之最”,吸光率超过99%;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吸能性能与人造橡胶相仿,重量却仅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1/100。美日科学家以镱为基础材料研制的新型超导体在自然状态就能达到“量子临界点”;科学家还将两块不具有磁性的绝缘体黏合在一起,首次证实了磁性和超导性可共处。
英国
石墨烯研究应用前景看好
英、美、韩科学家共同利用超声波脉冲,在几个小时内高效地将多种特殊层状材料制成只有一个原子厚的石墨烯样纳米微片,成本低廉,可规模化生产。科学家还发现石墨烯内电子运动速度是硅中的数十倍,进一步揭示了石墨烯的电学性能;用两块硝酸硼和两块石墨烯组成多层结构能观察到石墨烯不受环境影响的状态,进而能摒除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控制其性能;石墨烯与金属纳米结构结合可将石墨烯聚光能力提高20倍,一改其因聚光效率低下而难以运用于下一代光电设备的弊端;首次用打印机打印出由石墨烯制成的柔性电路,使大规模廉价制造可穿戴的电子设备成为可能;发现球形碳分子富勒烯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单一成分胶体,使对富勒烯的开发应用迈进一步。英、美、新科学家研制出零折射率“超材料”,使操纵光的折射率、完全控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成为可能。
德国
新型超导防冰防晒等材料
中、德科学家合作研制的“杂化”纳米材料,强度和塑性变形能力可通过施加电信号快速、大幅、往复调节;德国科学家利用强红外激光脉冲照射,在零下263摄氏度时将含稀土的铜氧化物陶瓷材料转变为高温超导体,持续约一皮秒;一种针对合成材料的防冰材料利用等离子技术,可防止结冰和冰黏附;用“激光直接写入法”制成一个特殊的带方形蛋白质连接材料的抗蛋白聚合物支架,并成功培养目标细胞,首次实现在三维结构中对细胞附着与细胞形态的精确控制;智能防晒玻璃达一定温度时变为模糊,可隔离30~50%的太阳热量,温度下降后玻璃又变得透明光亮;使用一种特殊编织技术研发的血管植入支架生产方法,因不需昂贵的激光切割工艺,成本得以降低。
日本
纳米管光电池技术有进展
新的纳米管制造方法不需要1000度以上的高温,应用前景广阔;一种可大大提高色素增感高分子光电池效率的新方法,改变了其发电效率低于硅质光电池的状况,有利于有机系光电池的普及;一种新型光热发电素子即使埋入体内也能发电,为埋入式医疗机器的电力供给提供了新手段。
巴西
植物废料制造超级塑料
科学家从植物废料中提取纤维制造出新一代超级塑料,其制造的产品重量为传统产品的1/30,强度却增加三四倍;一种用于鞋和纺织品的纳米技术,不仅可以防止异味,还能够起到滋润皮肤的作用。
俄罗斯
纳米多孔氧化铝新法
纳米技术是俄罗斯近年来颇为重视的科技产业,预计到2014年基础研究领域国家投入将达到80亿美元。科学家研发以硅片为基材,采用磁控溅法生产纳米多孔氧化铝已获成功。
韩国
料燃料电池取得新成果
科学家研发出两种新材料:一种为可使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在低温状态下运作的“碳素薄膜银纳米粉末催化剂”,另一种为可大幅缩小甲醇燃料电池体积、提高能效的“放射线照射高分子燃料电子膜”;新研发的2分钟内完成充电或放电的新型电极材料,使手机或电动车大举缩短充电时间,其短时大放电量又可提高输出功率,经400次充放电后容量仍在98%左右;韩、澳科学家利用下一代新材料碳纳米管开发出长1毫米可旋转250度的纤维,可用于微型机器人驱动装置。
南非
高性能天然纤维诞生
科学家在与空客公司合作的基础上,利用酚醛树脂和天然纤维生产出适合航空器要求的生物复合材料,目前正在研究100%的生物复合塑料,并计划扩展到电子、汽车制造等行业。聚糠醇可从当地大量甘蔗废渣中获得,且价格便宜。
加拿大
新的纳米捕光“天线”
科学家研制出新一代纳米捕光“天线”,能控制和引导从光中吸收的能量,这种由量子点自我组装而成的材料被命名为“人造分子”,填补了“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纳米量子点构建出复合物”的空白;一种新型玻璃防水雾涂层可最终解决汽车玻璃、眼镜片及镜头的防雾难题,且不会对玻璃光学性能产生影响。
法国
新型吸碳材料性能非凡
科学家研制的新材料能大量吸附二氧化碳,其1立方米的体积在25摄氏度时可储藏400立方米的二氧化碳,是现在通用吸附材料储藏量的2倍以上,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新思路。
乌克兰
焊接领域有多项进展
科学家开发出可用于高频率焊接的新型电源装置和一种基于立方氮化硼的焊接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价摩擦电偶元件接触耐力的新方法,可将铁碳合金和炼钢炉渣中的铬和钒、精矿及热电厂的灰渣直接混合,从而将氧化物熔融物的铬和钒分别降低95%和90%。 (来源: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