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千杯不醉

2012-01-01 00:00:00薄三郎
大众科学 2012年1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现今,酒已成为人际交往的必需品。换言之,酒事即人事,酒品即人品。喝酒脸红是否意味着酒量大?提升酒量,到底有没有诀窍?市面流传的解酒药真的能让你千杯不醉吗?
  脸红≠酒量大
  喝酒上脸,一喝脸色就像关公的兄弟们,你得小心了。酒桌上常用来劝酒的辞令“脸红说明代谢快、酒量大”,其实并无多少依据。
  事实上,最新的科学研究提示,喝酒脸红反而是不能喝酒的表现。背后的缘由还得从酒精代谢说起。人们饮酒作乐,不管是白酒、啤酒、葡萄酒,其实喝的都是酒精,更专业的叫法是乙醇。一个满杯昂头倒入嘴里,拼命三郎的劲十足,可随后酒精在体内发生的一切化学反应却由不得你来控制。
  决定你脸红与否、酒量大小的关键因素是乙醛脱氢酶,它能将乙醛转化为乙酸。最后,乙酸变成二氧化碳、水,排出体外。
  如果乙醛脱氢酶出了纰漏——数量或活性不足,就会导致乙醛过多蓄积。乙醛可比乙醇毒辣得多,只消一丁点,就能让人醉态毕露,大多表现为面红耳赤、头晕目眩。事实上,喝酒后人体产生的种种反应就是乙醛在作怪。有些人酒量大,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这种酶相对够用而已。
  来一个“亚洲红脸”
  与欧美人士相比,亚洲人在饮酒后更容易出现“上脸”反应。由此应运而生了一个词——亚洲红脸学术上称为“酒精性脸红反应”。事实上,有近半数亚洲人酒后会红脸,这种现象在其他种族里很少见到。
  仔细追究,其实就是基因在作怪。研究已发现,许多亚洲人的乙醛脱氢酶基因(ALDH 2)发生了变异,从而导致这种酶相对不足,欧美人士却极少出现这种情况。这也意味着,欧洲人大多比亚洲人酒量大。
  有数据显示,60%的白种人酒量较大,60%的黄种人则酒量很小,黑种人则对半开。国内也曾有调查称,在有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的人群中,女性比男性占的比例大,南方人比北方人占的比例大。依此可以得出这样的推断,男性大多比女性能喝,北方人通常比南方人酒量大。
  酒量是天生的
  酒场就是战场。一直以来,民间都认为酒量是练出来的。2008年12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一项研究却表明:酒量的大小、是否嗜酒,绝非后天锻炼养成的,而是由“饮酒基因”决定的。这种神乎其神的基因能影响人对酒精的反应度,从而决定这个人是否是酒鬼。
  很多久经酒场的人似乎并不认同这一结论,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十分严肃地通过实验证实了上述结论。在掰扯每个人的喝酒史前,先看看这项研究的具体内容吧。
  首先,他们培育出一种爱饮酒胜过爱喝水的老鼠,从而证明喝酒这种习惯具有遗传性,也就是说,喜欢喝两口是由基因决定的。可这项研究是在老鼠身上做的,人是否也这样呢?接着,他们设计了一项酒精挑战赛,要求三百余名参试者在8分钟内喝下一份浓度为20%的酒精溶液。一饮而尽后,参试者还需填写表格,记录酒后各种感觉。与此同时,他们还要利用一种特殊仪器测量被试酒后的身体的晃动程度,以反映醉酒程度。
  科学家发现了有趣的东西。对比被试的基因测试结果发现,在15号染色体上,有部分基因与醉酒程度紧密相关,并将其标定为“饮酒基因”。
  更有意思的是,饮酒基因能够遗传。但这并不完全表示,老爸能喝一斤,儿子肯定不少于八两。首先,研究者还不能确定,这种遗传是否会受后天环境的影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道理,大家都懂。其次,基因虽能遗传,但作用有多大并不能完全确定。
  不难看出,酒量与基因有关,同时受环境影响。在喝酒这件事上,谁都能推杯换盏一下,亲身经历醉酒的人更是拥有发言权。此外,喝酒很多时候与文化、地方习俗“被”挂钩,难以简而化之地用科学理论来解释酒量大小。
  
  不倒有诀窍
  有一年元旦前,我遇到一东北大厨,自言能喝三斤半白酒或三十多瓶啤酒(每瓶550毫升),我震惊了!面对这位脸色黝黑的大哥,我开始为他的胃肠道、肾脏、大脑担心起来。他却嘴巴一撇说,喝啤酒还不带上厕所的。
  总之,在关于酒量和是否喝醉这事上,诸位都有话说。不是吗?
  酒桌上觥筹交错前,主事者常常会说: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人们的常识是,空腹饮酒,酒量会大减,醉得也会更快。长久的酒桌征战史也告诉我,一上桌,就该像恶狼扑食,埋首低头地一顿猛吃——多吃高脂肪的食物,多喝水或酸奶垫底,这样不容易醉酒。
  仔细推敲,有一定道理。首先,饮酒前多吃有助于延缓酒精在胃肠道的吸收,能使大部分酒精与食物混合,从而降低单位体积内的酒精浓度。换句话说,各种食物此时就像是缓释胶囊——原本10分钟就吸收一空,现在可能被缓慢延长了。这意味着,体内的酒精在吸收与代谢间,建立了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此时,血液内的酒精含量虽已经让人微醺,但尚不足以醉倒。
  作为一种小分子化学物质,乙醇能自由地穿过细胞膜。这意味着,从它进入口腔,经食道进入胃、肠后,便开始快速进入血液循环。从医学角度讲,酒精入肚,在10分钟左右即可吸收进入血液,20%被胃吸收,80%在小肠内吸收。
  一般说来,饮酒后45分钟内,血液中的酒精浓度会达到峰值,某些人可能再喝30分钟才会到达最高浓度。这就与酒精是否被延迟吸收大有干系了。如果“肚里有货”,如脂肪(肥肉)、高蛋白和高纤维食物,就能延宕酒精在胃中的吸收过程,延缓血液中酒精浓度峰值的到来。另一项小提示是,碳酸饮料和高温会加快酒精的吸收速度。
  很多人都建议,饮酒要适度。适度,表示数量或程度在一定限度或合理范围内。喝酒误事的例子太多,可酒桌谈拢事的例子更多。酒桌也有潜规则,每个人就是一座围城。在相互试探靠拢、左右逢源后,围城才慢慢打开。每个酒客都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如果不能作弊,那就尝试一下上面的策略吧。即便喝醉,也可以聊以自慰一句:哥喝的不是酒,是寂寞!
  解酒无良方
  在医学上,醉酒被称为酒精性中毒。酩酊大醉后,很多人都言之凿凿地告诉你一些解酒的独门妙计:喝浓茶、服用保肝药、吃香蕉或多喝水。其中一些你可能试过,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招数真的有效吗?
  早在2005年,英国、荷兰就通过实验验证过常见的解酒方法。这些方法包括3种药物、4种食疗方法,以及果糖解酒法。结果显示,这些方法对缓解醉酒后的某些症状,如恶心、头痛有一定作用,但不能解除醉酒状态。换言之,对于醉酒,没有什么好方法,想找到适合你的有效解酒方法几乎是不可能的。
  目前,打着解酒名号的药物很多。结婚喜宴上的新郎、夜店CLUB的常客都可能使用过。恼人的是,在医学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解酒药。吹得神乎其神的药效其实是给饮酒者心理暗示——吃了解酒药不容易醉,即便多喝三五杯也会感觉良好。
  在解酒药市场里,RU-21十分红火。它具有神秘气息,被誉为冷战时期克格勃的最高机密,在很多国家风靡一时,在中国也能买到。实际上,它并非药物,仅仅是膳食补充剂,因此不需获得美国FDA的批准,在中国国内也只有“国卫食健字”批号,而没有“国药准字”批号。生产商换了说辞,不再将RU-21列为解酒药,转而吹嘘其解毒功效。可是,RU-21的主要成分,如L一谷氨酸与维生素C,就存在于日常食物之中。如果你相信RU-21,那为何不多吃两口菜呢?
  有些解酒药,会有“本药品药效强劲,服用时请同时饮用两大杯水,睡前再饮一杯”之类的说明。实际上,是否有神奇药效已不打紧,重点在于你喝了很多水,水被人体吸收后,扩充了血管容量,从而降低了血液里的酒精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醉酒后的口干和胃部不适等症状。
  标榜具有解酒功效的药物多半只具有安慰剂的作用。解酒药的成分中,多为氨基酸、维生素和各种活性酶,顶多有缓解头痛、恶心的作用,绝对不会使你酒量倍增,千杯不醉。当你酒醉瘫软,茫然不知所终时,最好的药物是时间。身体需要时间来代谢清除掉超量的酒精。
  <img src="qkimages/dzkx/dzkx201201/dzkx20120105-3-l.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