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怪物》序

2012-01-01 00:00:00
美文 2012年5期


  《如何成为一个怪物》
  
  作者: 冯唐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1
  页数: 363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33-0369-9
  
  李敬泽:
  
   冯唐最爱议论“我爸我妈”,口角生风,调笑无忌。若落到批评家手里,这也许就是一个好例,“弑父”“弑母”云云,有一大套理论等着他。
   但冯唐还“弑理论”,现成的理论运行到他这里都会死机。正因此,冯唐小说写了十几年,粉丝遍江湖,传言此人是一高手,但是,没人说得清他是哪门哪派,也没哪个批评家愿意招他惹他——我不记得有哪位成名批评家拿他试过招,我也不想惹这个麻烦,这只会暴露文学之树之绿和理论之灰。中药铺里,每一味药都有一个抽屉,但冯唐这味药装不进任何抽屉,只好放在柜台底下,知道他在,权当他不在。
   不能纳入现成阐释系统的小说家当然是不幸的,至少是当不成大师,他注定是癫和尚癞道人,破履烂袈裟,度牒也没有,游戏红尘,不干不净。而大师,需要被阐释、被放进药罐子里熬成济世利人的汤。正如有的和尚注定当方丈,宝相庄严,看着就像,注定受十方香火,有巍峨庙宇、金珠玉帛配他。
   癫和尚若是做了小说家,大约就是冯唐这样。他无差别心,他不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分成爹妈儿子,分成领导、知识分子和群众,正如医生眼里,人在产房一样、推进炉子时也一样,在搓澡师傅眼里,人在澡堂里一样,深知众生平等,做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方做得成癫和尚,酒肉穿肠、呵佛骂祖。
   冯唐的小说不是现实。冯唐的小说不是梦想。冯唐的小说也不是梦想照见现实或现实侵蚀梦想。小说家冯唐不活在梦想与现实之间,他不活在人力图主宰自己或HOLD住世界的任何时候。所以,据说,冯唐的小说语言好,叙述也好,读之令人津津有味或勃然而怒,但据说他的故事不行,这就对了,所谓故事,不外乎是人千难万险千回百转力图主宰自己或HOLD住世界而成或不成的事。
   冯唐的世界无故事,冯唐的世界甚至无人物,没有人会想象自己是冯唐小说中人,想进去也找不到门,冯唐的世界在人的自我想象自我意识之外封闭自足,他的小说永远拍不成电影电视剧,因为他的世界没有权力和意志甚至竟然没有爱欲。这不是乌托邦或黄托邦,不是麦肯锡规划的人间或天堂,这是无托邦是大荒山青埂峰是空空道人拍手唱——冯唐的小说里有的只是声音:空空中回荡着的、玩味着、掉弄着这平等、这寂静的花腔。遥遥传来,便是红尘游戏,众生倾听,然后各忙各的去。
   正是:
  
  满纸荒唐言,不关你我事。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李银河:
  
   第一次看到冯唐的文字是他的《活着活着就老了》,当时有受惊的感觉。因为这样美好的文字并不多见。只是在看王小波、李敖和李零的文章时有过类似的感觉。
   冯唐是七一年生人,跟我几乎差了一代,跟我们这代人对这个世界的关注点也不大一样。我们这代人生长于动乱年代,关注的往往是国家的前途,社会的弊病;而他们这代人生活在平淡小康的年代,注意力转向自身。这个转向并不全是坏事,它使他们的写作转向了更根本的生存问题:人生的意义,生活的乐趣,审美的追求。而这才是当今社会中人更感兴趣的话题。
   冯唐的文字如此出色是一个谜:他是怎样练就这样的文字的呢?我猜是他在古文上下过不小功夫,我不敢说他的古文功底比李零、李敖还好,但是肯定好过王小波和我。该好好学古文的年代,我们净搞革命了。尽管如此,我并不同意他对王小波文字的评价(见本书“王小波有多伟大”一文)。王小波是练过字的(他的导师许倬云是个文字绝佳的人,他在看了王的小说后提出“还要练字”的要求,后来许对小波的文字亦相当赞许)。王小波的文字更多受到现代白话文翻译家和诗人的影响,虽然说不出好在哪里,但是不用看作者名字,只要一看文字就能知道是他写的,这不是一般的写作者能做到的。
   本来这本书是为我编的《知识分子丛书》约的,可一看稿子,跟所有其他作者都不一样,主要是关注的问题不一样,说实话,文字也好出太多,于是决定独立成书出版。希望读者和我一样,共同享受阅读冯唐文字的巨大快感,共同见证中国又一位杰出写作者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