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09/innNv3T7dkppeARrSB3HHR.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09/CDbpMqAAU7damkwkz5nTHo.webp)
712年的春天如常降临,河南巩县的一户人家一个男孩呱呱坠地。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曾经写道,一家子生了个男孩,人们来贺喜。这个说,这个孩子将来要升官的;那个说,这个孩子将来要发财的……说到底,没有人能够预料一个孩子的未来,他将有怎样的生与死。看着这个孩子降生的父母家人,远亲近邻,更不会知道,叫做杜甫的这个婴儿长大后,将历经战乱与饥荒,备尝人间辛酸。而所有这些经历将熔铸成一颗诗心,发为不朽的篇章,为他赢得后世的仰望。
整整1300年过去了,杜甫的名字依然活着,和他的诗歌一样。但人们所熟悉的杜甫——生活颠沛流离、体恤民间疾苦的诗人,却仅仅是他人生的一个片段。
打猎和唱歌中度日
实际上,杜甫59年的人生不都是现在人印象中那般穷困潦倒、艰难苦恨,至少他的前半生跟其他太平盛世中的公子哥一样度过。
杜甫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官僚家族。先祖为晋代大将军杜预,也是著名学问家。祖父杜审言为武则天朝的著名诗人,因此杜甫曾经自豪地说过“诗是吾家事”。父亲杜闲历任兖州(今属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