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瑞星 陈勇
摘要:针对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监控的经验,重点提出了确保制梁工程在施工中质量的措施。希望能为以后的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监控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监控
0前言
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和高等级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预应力后张法施工工艺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在各种大型桥梁结构中,本文针对常用的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结合较关键的质量控制技术进行阐述。1预应力材料的质量控制1.1预应力筋的力学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都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
1. 针对制梁实际情况,突出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质量控制工作
1.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1.1测量工作的质量控制措施。对所有施工用的测量仪器,施工单位要按计量要求定期到指定单位进行校定,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仪器误差过大,应立即送去修理,并重新校定,满足精度要求后,方可使用。施工基线、水准线、测量控制点,应定期半月校核一次,各工序开工前,应校核所有的测量控制点。
1.2试验工作的质量控制监理措施。要求施工单位在现场设立试验室,加强对各种原材料质量的抽检复测,工程所用钢材、水泥、砂石料、外加剂、半成品构件均要有出厂合格证和质保书,材料鉴定资料,确保材料规格、性能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完成原材料、混凝土等的各项试验,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单位抽检试验的基础上按铁路验标要求进行见证检测或抽检,进行质量跟踪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反馈,指导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钢筋及制孔胶管安装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钢筋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对进场钢筋:必须要有出厂质量保证书,没有出厂质量保证书的钢筋,不能进场,对使用的钢筋,要严格规定取样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对钢筋焊接:要求操作人员必须操证上岗,焊接头要经过试验合格后,才允许正式作业,在一批焊件中,进行随机抽样检查。
钢筋绑扎完毕后,要经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注混凝土,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派钢筋工值班,以便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钢筋及预埋件移位等问题。
2.2制孔胶管安装质量控制措施。对制孔胶管在使用前,应仔细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不得有气孔、剥皮、脱胶、露丝等缺陷,否则不能使用。
预应力梁的每一孔道,由二根胶管组成,中间用铁皮管在梁跨中央套接,在铁皮管两端以胶布缠绕密封,防止震捣时胶管松动脱落,致使砂浆流入堵塞孔道。
为增加制孔胶管的刚性,保证制孔胶管的正确位置,胶管内应穿放衬芯,衬芯可由圆钢加工制成,其长度较制孔胶管长1~2米,衬芯应顺直和具有一定刚度。
制孔胶管及钢筋安装完毕后,检查其位置是否正确,如有偏差应立即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要求为止,同时详细检查定位网水平钢筋蹬筋以及联接角钢有无顶碰孔管的情况以防止胶管抽拔时刮伤。
制孔胶管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存,防止梁体钢筋和预埋件等挤压、刮伤以及油酸的侵蚀,也应避免胶管曝晒。
3.模板质量控制措施
模板要经过结构设计,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要装拆方便;加工钢模板时要严格按技术规范施工,实行三级验收程序。每扇侧模之间和侧模与底模之间的接缝,应设置胶垫或泡沫塑料等柔性材料以防止漏浆。
底模应设置在刚性可靠无沉陷的基础上,振动横梁与台座间应设厚度为40mm的胶垫隔振。
考虑预施应力时梁体的弹性压缩及混凝土的徐变、收缩影响,使梁长缩短,因此制造底模时的跨度应较设计尺寸加长。为了减少预施应力产生的上拱度,在跨中处预设反拱。
模板各部螺栓联结应紧贴,使之有效地传递大的震动力。
预埋件:附于梁体的各种预埋件、预留孔,应与模板同时安装,不得遗漏,其位置误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钢模板统一调配,安装时要涂脱模剂,模板缝隙要严密填塞,并注意控制高差、平整度、轴线位置、尺寸、垂直度等技术要求,流水作业,逐一检查,防止漏浆、错装等错误。
拆卸模板时,应按规定顺序拆除,小心轻放,决不允许猛烈敲打和拧扭,并将配件收集堆放。
4.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
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准确计算出混凝土的配合比,并申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使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配合比执行。
要求施工单位派专人(试验人员)到搅拌站监督检查配合比执行情况以及原材料、坍落度、试件取样、称量衡器检查校准及拌合时间是否相符。
混凝土灌注之前必须经过坍落度试验,符合要求后才能灌注,若坍落度损失过大,试验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征得监工程师的同意后适量加入水泥浆,确保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变,并要搅拌均匀后方可浇注。
当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时,输送管接头要密封,保证不漏气,管道安装要顺直,并垫平,泵送混凝土之前先要拌制一定数量的水泥浆润滑管道。
混凝土灌注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分层厚度,最大不能超过30cm,同时严格控制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最高不能超过2m,超过2m要使用串筒或流槽,以免混凝土产生离析。
混凝土振捣时,振捣器的插入或拔出时的速度要慢,振捣点均匀,在振捣器不能达到的地方应辅以插铲式振捣,以免发生漏振现象;混凝土终凝后要采取适当措施养护,并在浇注部位注明养护起止日期,以免养护时间不足。
5.混凝土养护质量控制措施
5.1蒸汽养护质量控制措施。梁体混凝土宜采用蒸汽养护,混凝土灌注完毕后,随即用篷布或养护罩盖严,静放3~4小时(若环境低于5℃时应进行低温预养,预养温度为10℃),再通蒸汽养护。
蒸汽养护按升温、恒温和降温三个阶段进行。升温速度每小时不得超过10℃,恒温温度保持50±5℃,降温速度每小时不得超过15℃。
恒温养护时间视梁体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以保证梁体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为宜。夏季施工,桥面混凝土初凝后梁的桥面要蓄水养护。
蒸汽养护后每小时测量温度一次,如实作好记录,严禁弄虚作假。
测温点不得少于5个,即跨中2个(其中1个作校对用)两端各1个,孔道中1个。蒸养时,梁体各部位相对温差不宜大于8℃,否则应及时检查温度表、蒸汽阀门和管路,查明原因后及时处理。
温度表使用时悬挂要牢靠,测头位置应在梁体高度的中部位置。
温度表必须定期校正,其最大允许误差为±10C。其检验有效期为1个月。
5.2洒水养护质量控制措施。梁体脱模后,当气温高于50C时,其后期要对梁体进行洒水养护。洒水次数应以混凝土表面湿润状态为度,当气温较高,气候干燥时,应采用湿麻袋覆盖外露混凝土面,并保持麻袋湿润。
拆模时如环境温度大于20℃,应立即对梁体全面浇水养护。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湿润为宜,浇水养护天数视环境温度而定,一般不得少于1天,在较干燥的环境中,不得少于14天或21天,同时对桥面混凝土即行覆盖或浇水或积水养护。当气温在+10℃以下时,采用保温保湿措施,在+5℃以下时不得浇水养护。
5.3后张法制孔器的抽拔质量控制措施。抽拔制孔胶管时间与混凝土强度以及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一般在混凝土强度达到4~8MPa时抽拔胶管较为合适,在梁体混凝土灌注接近一半,制作试件一组。
抽拔制孔器应执行先灌先拔的原则。卷扬机每次最多可拔4根,抽拔方向应大致与孔道出口切线方向一致,以减少胶管与支承板孔道口间的磨擦,保护胶管不致损伤。
抽拔制孔器的绳索工具与胶管不得有磨损,挤压、损伤胶管的情况,且胶管抽拔完毕后应立即进行孔道检查。
结语
通过从以上几个质量控制方面开展监理工作,使工程质量处在可控范围之内,但我们深深的体会到监理工程师需要良好的专业技术经验和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好,更有成效。而且铁路桥梁专业的监理工作重要而且辛苦,它需要从业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精湛的专业技术知识,不辞辛苦,兢兢业业。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桥梁专业的监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