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坡地建筑设计的问题

2011-12-31 06:51沈雅玲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挡土墙空间结构

沈雅玲

摘要:本文针对坡地城市建筑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坡地建筑要注意扭转的问题,建筑平面是否对称均匀,坡地对挡土墙的刚度不同及对结构的约束高度不同加大了结构扭转。对坡地建筑环境形态的综合特征和坡地建筑形态组织与构成进行分析以及坡地建筑环境中交通组织的布局特点,按照工程的实际地质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坡地建筑设计。

关键词:坡地建筑设计;挡土墙;空间结构

一、坡地建筑概况与设计遵循的原则

坡地住宅最大的问题是建筑的成本控制,在坡地上建设建筑物必定增加建筑的成本,所以在施工的成本控制上要做到细致。另外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地质情况进行施工设计,如结合坡地上景观进行设计有效利用水景进行设计,坡地的本身就具有溪流的水景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水景把溪流的沟床进行技术处理,该没水是没水的景观、有水是有水的景观,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地方,开发商以及设计单位在建设过程中要把坡地的优势发挥出来。

首先坡地住宅与平地住宅不能相比坡地具有先天的景观与视野开阔的优势,在坡地上建立退台后不会被前面的房子遮挡住视线,比平地的小区的开阔度与私密性各方面都要强很多。其次坡地建筑本身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空气中的悬浮物和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专门环境测评,居住在坡地建筑是生态上的享受。最后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优美的居住环境更加向往,对坡地建筑的追求更加热烈。坡地建筑能够走红主要因为它可以满足人们亲近山水的心理,提升了建筑整体的美观与舒适度。

坡地建筑设计要尊重自然原则,美学原则,亲水原则,择高原则,系统原则,留顶原则,占边原则,择坡原则,经济原则。

二、有关坡地建筑中挡土墙的建设

在坡地进行进行建筑工程地基设计时需要解决边坡稳定性及滑坡问题,挡土墙合理运用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挡土墙地基采用换土垫层法处理时可用的垫层材料较多,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的限制。当水体或垫层以下的土层有侵蚀性时,挡土墙无论是否挡水或是否处于水下,其墙后填土内都存在地下水,因而挡土墙基底大都有渗流作用。在民用建筑领域对挡土墙的地基多数采用深层搅拌法进行地基的处理其主要特点:地基加固过程中没有振动与噪音;被加固土体没有侧向挤压,对邻近建筑物影响很小;可按工程需要做成柱状、壁状、格子状和块状等加固形状;工期短造价低。对于重要的1、2级挡土墙,当挡土高度较大的时候需要采用深层搅拌法加固地基,其复合地基承载力对结构的安全和工程的投资影响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应在工程位置处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先进行现场试验,以确定采用深层搅拌法加固后的地基允许承载力。这时现场试验应包括单桩竖向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等,必要时还需进行拖板试验,以测定水平向基底摩擦系数。

三、坡地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 坡地建筑环境形态的综合特征与影响因素

1.1坡地建筑作为一种建筑类型是以所处地貌环境不同来区别建筑的,坡地由于特定地貌环境构成了坡地建筑及环境形态的主旋律。坡地环境中众多影响因素贯穿始终牵动全局,坡地建筑形态的组织与表达提现出一个立体、有机、完整的形象。根据坡地建筑形态影响因素而言,环境形态的复杂性是坡地建筑生成基因之一,它的空间属性和形态特征直接影响了坡地建筑形态的组织与体现。坡地复杂的环境体现在地貌形态丰富多变包含了平地环境没有的丰富表现力因素。坡地建筑形态的多变性是坡地建筑最直观的表现,不仅表现在建筑功能类型多样化还表现在单体及群体组织手法的适应性上,坡地建筑与环境的相互融合成为了坡地建筑不可或缺的部分。

1.2从上述对坡地建筑环境形态综合特征分析中,坡地建筑所涉及的影响因素非常广泛即自然因素、经济技术因素、人文因素、建筑师主创观及其人为因素,以上因素在坡地建筑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根据因素的不同的情况来协调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学会利用各种因素构建出独具特色的坡地建筑形态。

2.坡地建筑形态组织与构成

2.1坡地建筑群体及其环境作为人的活动场所,建筑自然要建立起与人的活动相适应,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建筑与坡体视觉面积比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其空间界域目的。若以坡体为主建筑趋势切忌扩张,缩短视觉面积水平方向长度维持坡体的整体感;当建筑有满铺的趋势时,坡中建筑要做到承上启下有效的把坡顶与坡底景物有机的连接起来。坡地建筑物符合三维空间曲面的建筑特点,坡地建筑物能够把很多景观效果提现的淋漓尽致。

2.2建筑空间审美鉴赏结构包括视觉和知觉,坡地建筑作为人工产物,必定带有人为的“表现性”与“协调性”,根据这一关系坡地建筑及其环境形态的表达可以分为适应型、对抗型、强调型三类。

2.3坡地建筑环境中交通组织普遍具有几个特点:首先迎风坡区风向垂直等高线通风最好 ,建筑宜平行或斜交等高线进行布置;顺风坡区风向与等高线平行通风良好,建筑宜垂直或斜交等高线进行布置;背风坡区无直接风容易产生绕风式窝风通风不好,不宜布置。高压风区风压较大,不宜布置高楼。

综上所述,分析了坡地建筑环境形态的综合特征和坡地建筑形态组织与构成以及坡地建筑环境中交通组织的布局特点。介绍了坡地建设过程中挡土墙设计的好与坏具有重大的意义,挡土墙设计与施工应该遵循安全、合理、经济的原则,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设计挡土墙的位置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2]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李海光等,新型支挡结构设计与工程实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挡土墙空间结构
“草方格”挡土墙
加筋挡土墙在地震作用下的数值分析
衡重式挡土墙断面优化对地基应力的影响分析
坡角对公路坡间挡土墙稳定性影响技术研究
国内历史文化街区研究综述
道路绿化带的不同空间结构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浅析《被占的宅子》的空间结构
浅析马蒂斯绘画作品的形式语言
河北燕郊的空间结构规划
基于空间结构视角:丝绸之路旅游节事活动网络化发展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