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磊 李春辉 张东林
摘要:传统现代化理论对城市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负面影响,在现代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中,不应用传统去抑制现代,也不能用现代去毁灭传统。城市是历史文化的容器,城市也是现代化的载体,应当让更多的传统纳入更多的现代,让更多的现代包涵更多优秀的传统。本文通过对传统性和现代性的阐述,剖析我国城市面临的传统性与现代性问题,最终从规划角度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传统性、现代性、城市规划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城市规划与布局手法及其园林艺术一度为欧亚甚至世界各国的城市效仿,而如今,这个拥有千年文明的国家,却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与西方文化冲击下面临着烟消玉殒的危机。“千城一面”的状况,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 我们必须也不得不把两个事物:即传统性与现代性,并置于同一个语境思考之中,目的就是要使正面临失忆的城市,重新拾回其应有的城市特色,延续城市的记忆。
传统性又称传承性,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继承和流传下来的,可以体现一个事物或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特色,从而区别于其他。具体地说,传统“包括物质实体,包括人们对各种事物的信仰,关于人和事件的形象,包括惯例和制度。”传统的实质就是祟尚过去的成就和智慧,祟尚蕴含传统的制度,并把传统社会的行为模式视为行动的指南。传统象征着社会秩序与和谐。同样,每个城市也有他自己的传统,也就是每个城市的特色,不能一味的推崇现代,而忽视了传统。
现代性是作为一种把人类从愚昧和非理性状态中解放出来的进步力量而走进历史的。它主要旨指“现代社会的基本属性和特征”,它与传统性或历史性相对立,侧重于结果和状态以及目标体系。 “新世界”的发现、文艺复兴运动和德国宗教改革,接踵而来的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分别在文化和政治上推波助澜。与此同时,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步,人们相信,借助于科学的力量,理性成为了现代性最强的特性,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开始模仿自然科学,人类社会的发展被理解为一个与自然界一样有规律的过程,而这一切都奠基于人类理性拥有的内在逻辑。至此,我们可以将城市规划寻绎到其理性与发展的出发点:所谓“现代性”的基础———不断地把城市规划对历史和现实思考建立在现代性问题之上,即批判与重建的理性问题之上。
我国近些年的城市化过程中,现代化通过城市规划成为一场运动,一种以人的意志去追求的东西。在这场运动中,旧的东西,一切的传统成为现代化的障碍,应当销毁,让现代城市在一张白纸上重新建造。因此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其文化识别性与历史特色逐渐丧失,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仅是个别纪念性的建筑的保护,而传统的街区则在推土机和定向爆破、粉碎机的共同作用下,先变成废墟,然后成为宽阔的公路、高楼大厦或CBD中心。那些现代的让人赏心悦目的城市天际轮廓线和场景,其版本或为不同,纽约曼哈顿、东京,香港、新加坡等都可成为复制的样本,以他人的城市为范本建造自己的城市,并以这种“二手”为之自豪。
随着现代的发展、传统性到现代性就是一个从特殊到普遍的过程,特殊性总是落后的,而普遍性则是进步的。整齐划一、高、大、新则是这种普遍性的标志。许多历史遗迹在现代化名义下遭受破坏,宝贵的文明传统被割断,不同时代建筑组合成的城市故事被删去,传统的街巷成为永远的记忆。北京城的古风早已湮没在“摊大饼”式的蔓延之中,只剩下零星的古遗迹孤立于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顽强地与毗邻其侧的世界大师的“杰作”抗衡;江南水乡之幽婉,胡同里弄之融洽,诗情画意之情境早已封存在现代城市车水马龙、鳞次栉比的同一面貌之下,再难寻觅。城市的特色在丢失,城市的记忆在消逝。
人有其文化特性,因而他所赖以为依的环境也就有了人文色彩和地方性。南北方的城市差异迥然,不说西安与长沙的区别,即使走在河南邻近城市的大街上,也会生动地感受到差异之处,这恐怕就是所谓的地方性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当然是多方面的,诸如气候、人文和地理等等。现代的许多城市规划往往抹杀了这种地方性,他们无视传统的存在或是把传统简化为几个符号贴在外墙上。
把传统简化为符号流于建筑表面是肤浅的做法。传统性应是对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旧有的脉络加以延续。城市规划除顾及该项目的经济因素外,还应考虑到该地区原有的文化生活模式等。事实上,城市最深刻的特征就在于它的文化特征。城市建筑空间形式之间传播与接受的感染力不亚于人们对城市建筑文化历史的阅读效果。如果一座城市失去了城市空间的地方性特征,那就是一座没有吸引力的城市和文化贫乏的城市。西安的城墙,苏州的街巷,上海的里弄,北京的四合院都以各自的方式陈述了某种文化涵义。因而,城市规划必须在维护城市地域风格,保护好重点有特色的传统城市空间这样的立足点出发去进行,表现出与传统风格建筑与文化的文脉之间的联系。立足于传统,运用现代化方法,进行的规划设计,才算得上是一个好的规划。
总的来说,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传统性与现代性问题,可以概括为一下三个方面:
城市的传统性点状分布,势单力薄,为人们所忽视。
城市的现代性粗制滥造,千篇一律,城市记忆丧失。
传统与现代厚此薄彼,难以融合。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两极对立的理论前提不符合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交融共存、互动渐进的客观发展的现实。城市现代化的标准化更是荒谬的,它将导致传统城市性的消失、终结。历史性、城市的身份识别和文化性格是城市现代化内容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城市的现代化恰恰表现在对历史传统的尊重上。传统性与现代性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总是互相渗透、共存互动的。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城市之根,必然对城市的发展起到重大的影响。
因此,城市现代化是不排斥传统的,是在不同的文化性格与历史性的基础上构建的,因而具有不同的发展形式。城市社会的演变并非旧与新、传统与现代的非此即彼的简单过程。传统与现代不是互相排斥、不相容的,城市社会的近代化也不是一个直线的进化过程,而是一个多向的复杂过程,体现为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之间复杂的互动。这种互动过程推动着城市社会的不断发展。从历史发展上看,现代化倾向本身就是人类传统文明的健康的继续和延伸,它一方面全力吸收了以往人类历史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一方面又以传统所从来未曾有过的创造力和改造能力,把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现代性决不排斥传统,正如阿兰•图雷纳所指出的,现代性,其特征乃是整合,决不是如某些人所声称的那种一方对另一方的侵略和胜利。“新事物总是从旧事物中创造出来的,现代性并不靠一笔勾销往昔,而是要把尽可能多的往昔纳入尽可能多的未来”。
用传统去抑制现代是不对的,但用现代去毁灭传统也是不对的。中华传统的中庸也许是有道理的,但中庸不是传统对现代的妥协或者现代对传统的妥协,而是今天讲的双赢。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替代、置换、侵略或胜利,而是在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整合。整合的目的是实现一种和谐、顺畅的关系秩序,这种关系秩序依赖于外部的相互依存和内部的凝聚与团结,并不一定强调各部分之间的完全一致和亲和,而是将部分编织成一个有序的相互依赖的总体或结合体,因而整合具有包涵与协调的意义。
作为城市规划工作者,在平时的规划设计工作中,应当寻求传统性和现代性的辨证融合,其策略为:
1、设计手法上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对于历史街区和古城保护,要从保护好有特色的传统空间的立足点出发去进行,运用现代化手法,表现出与传统风格建筑与文化的文脉之间的密切联系。
2、历史保护概念。对于具有历史保护价值的老建筑,可以进行修缮重新利用,或改变其功能,用作它用。
3、可持续发展概念。现在这一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出现了向园林生态城市发展的趋势。
4、人与环境和谐,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在城市更新和城市转型过程中,应当尊重城市的文化传统与文化遗产,坚持以人为本、人与环境双赢、传统与现代双赢的发展观,将传统与现代诸要素有效整合,将更多的传统纳入更多的现代,让更多的现代包涵更多历史文化的特色和优秀的传统。
参考文献:
[1]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3] 刘文野《试论城市设计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