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岚皋县18户村民在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计划试点中,成为陕西第一批搬迁的移民。走出山林,他们的生活真的改善了吗?
8月26日,岚皋。
记者在县城打听去孟石岭乡新华村的路,却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后来才得知,新华村搬迁后被并入柏杨林村,之前的老村名就被人渐渐遗忘了。
1997年,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计划”开始试点,新华村的18户村民成为陕西第一批移民搬迁户。在随后的1998年,整个陕西有8万人下了山。
“新华村是陕西移民的根。”安康移民扶贫局副局长刘子龙如是说。
生活在高处
汽车在距县城一个半小时车程的公路边停下来,记者顺着岔路往下走,眼前呈现出一片开阔的河滩地。几位准备上山打猪草的村民告诉记者,不远处的村庄就是柏杨林村四组,也就是以前的新华村。路边的田地,便是村民搬下山后分得的土地。
“你是记者啊,我们村从来没来过记者。”在村口,记者遇见了刚收完玉米打算回家的刘新友。
“以前的地,基本不长庄稼。”刘新友指着远处的山说。14年前,他们的村子就在那个位置,海拔1980米,全村人主要以种植药材为生,基本上能维持温饱。
当时的新华村,出行是村民们共同的难题。
刘新友回忆说,他曾经背着2DO斤粮食,一路颠簸,走了8个小时山路,才回到家里。“离镇上的粮站七、八十里路,家里没粮了,我一大早出门,买完粮,一点都不敢耽搁,回到家天还是黑了。”
“娃子上学也十分不便。”刘新友说,孩子每周放学回家时,他都十分担心。学生中午一、两点从学校走,如果天快黑还不见回来,他就得打着火把下山去接。
说起孩子上学,刘新友的话多了起来。“1997年我们搬下来时,大儿子少东才高中毕业,家里没钱,他只好出去打工。”以前在山上时,他和妻子把力气全部用在36亩的药材地里,也才勉强解决一家五口的吃饭问题,根本没有钱供孩子上学。
在刘新友看来,他的三个孩子要走出大山,惟一的办法就是把书读好,将来找个安稳的工作。“多亏搬了下来,而且分得3亩半田地,孩子妈一个人就能照看。我出去打工挣钱,再苦再难,也要供孩子上学。”
刘新友说,如果当初还住在山里,很可能因为家里贫穷而断送孩子们的前程,但现在,他觉得自己快熬出来了。“女儿上学出来嫁到了花里镇,小儿子前不久去浙江一家单位实习了。”刘新友呷了口酒感慨地说,“少东太争气了,一边打工一边上函授大学。一月前回来,说他考进了西安一家事业单位。”
陕南的夏天,晚上并不算热,但刘新友执意让妻子为记者打开了空调。这是他家里除了电视机外,另一件像样的家用电器。“少东一月前买回来的。”刘新友瞥了眼妻子,面露欣慰的笑容。
新“蜗居”时代
记者来到柏杨林村四组时,正值傍晚,在地里忙了一天的村民,把掰下的玉米棒子运回村,铺晒在自家门口。有人把挖下的土豆,刮皮洗净,切片晾晒。村民介绍,这些玉米是他们的主要口粮,剩下的喂猪喂鸡。
“土地浇不上水,只能种玉米。”刘新友说,全村人一天三顿基本都吃玉米面,要想吃大米,可以找附近的村民兑换,一斤玉米换一斤稻子。
1997年,新华村18户村民搬下山后,每人分得8分地。“来这儿十几年了,有这些地,从没为吃饭发过愁。”一位大爷说。
吃饭问题解决了,但随着人口增加,一些人家的房子却开始慢慢“变小”。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虽然过去了14年,村民家的房子已显得有些破旧,但都收拾得十分干净。刘新友说,几年前从村口到公路硬化了路面,下雨天出门也不用再趟泥了。
不到3米宽的街道,一边是住房,另一边是厨房、厕所和猪圈。刘新友家的房子4米宽,8米长,上面的木顶是他自己修的。刘新友说,以前孩子们都在家时,房子不够住,就在木顶上搭个简易床,从木梯爬上去能勉强凑合。“房顶的瓦不严实,晚上睡觉灰尘迷眼睛,要是下雨就得挪床。”
刘新友家一共两间房,当初买房子时,他四处找人说好话,最后以儿子即将娶妻为由,才买了两间。“这房子和对面的厨房都是政府给修好的,每间住房1000元,手续费100元,总共掏了3200元。”
当初听说要买房,刘新友四处借钱,但亲戚朋友也都很困难,他只好向信用社贷了款。为了还贷款,他外出打工,可孩子上学要花钱,贷款就一直欠着。“利滚利,现在要还清14年前借的钱,我得掏两万八。”虽然如此,但他不后悔当初的决定,“孩子们都供出来了,以后让他们还吧。”
与刘新友相比,只有一间房的罗世夫家的住房问题更严重。大儿子罗来平很早就去了渭南一家煤矿打工,后来在那里成家,做了上门女婿。二儿子罗来军今年35岁,至今仍在广州打工。几年前,罗来军曾带着女友回家见父母,可一看他家的情况,女友立即离开了他。“现在还没说下媳妇,几年都没回来了,也没挣下钱。”罗世夫一脸茫然。
罗世夫远嫁上海的女儿家庭条件好一些,曾打算接父母过去住几天,但罗世夫不想去。“一辈子生活在山里,到大城市去不习惯,来回车费也得花不少。”
全村14户人家,杨安民家的房子是惟一的两层楼。他告诉记者,自己从2003年开始盖房,盖了几年才修成现在的样子。“盖里边时,我们住外面,里面盖好了,再盖外面。”
这个外人眼里的“有钱人”,却有着自己的烦恼:盖房花了十几万,还有一半没还上呢。
“外来户”的新生活
除了杨安民家的二层楼外,张道玉家白色的外墙在村里也显得格外醒目。不过,这是一家去年才落户的“外来户”。
搬来之前,张道玉一直生活在孟石岭乡另外一个村子的山上,每遇下雨,一家人都过得提心吊胆。去年7月18日,连下了几天的连阴雨突然加大,张道玉和丈夫感觉可能会发生危险,便收拾好户口本和身份证,跑到山顶避灾。大雨过后,他家的土坯墙裂了几道口子,不能再住了。
没有了住处,张道玉十分着急。当她听说柏杨林村有人在岚皋县城买了房子,原来的房子打算出售,就来看了一下,结果还是比较满意。“地理位置方便,主要是再也不用因为下雨整晚上睡不着觉了。”她说。
四处筹钱交了3万元的购房款后,张道玉一家于去年12月份搬进了新家。
“刚搬过来时,我不清楚村星的情况,不敢多说话,怕得罪人,现在住了大半年了,大家也都熟悉了。”张道玉说,在这里过第一个春节时,她邀请了很多亲戚朋友,还特意把外墙刷成了白色。
当时随房子“转让”的,还有两亩多田地,这让张道玉十分高兴,“地就在村头,很方便,现在再也不用背着肥料上山了。”
张道玉以前的房子在去年洪灾中变成危房,按照政策,她可以得到17000元的补偿款。但当她拿着“竣工验收单”去找乡政府时,工作人员却问她:“你为什么不找有房产证的房子?”后来,乡政府干部帮她补齐证件后,补偿款便顺利拿到了手。
比起以前在山上,张道玉觉得现在的生活好了很多,她惟一希望的就是等儿子打工挣钱后,给现在的房子上加盖一层,要不然儿子娶了媳妇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村里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年轻人打工了。”张道玉说的没错。记者在柏杨林村停留的两天里,发现村上几乎全是老人和小孩。“结婚的,没结婚的,都去外地打工了,挣下钱的一年回来一次,谁要是几年不回来,肯定是没挣下钱。”刘新友说,他当年在这里过完第一个春节,就去陕北挖煤了,4年才回来一次。后来,他在村子附近帮别人装沙土,每天都是披着星星回家,“土装载机”的外号就是那时传开的。
引发恐慌的传言
从今年3月开始,柏杨林村出现一股传言:政府招商引资,要在这里建厂。“据说我们又要搬迁了,没有房产证,人家不认我们的房,没人管我们了。”刘新友说。
于是,一种紧张的空气迅速笼罩了这个小村落。
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岚皋县扶贫开发办。
“可以说,孟石岭乡在岚皋的土地条件是最好的,安置后的老新华村在居住、交通等方面也算是比较好的。”扶贫开发办纪检组长吴应田告诉记者。“岚皋主要是山区,平地很少,要找30户的移民安置点太困难了。”他说,当初对新华村进行安置时,采取了“有土安置”原则,首先考虑的就是农民是否有可耕种的土地。
“新华村村民现在耕种的土地,在当时还没有划归原柏杨林村村民,因此这个问题就很好解决。现在其他地方的土地基本都已分配到户,要给移民重新划分耕种土地十分困难。这也是我们县整个移民工作中很难解决的问题。”吴应田说。
据吴应田介绍,当初在规划新华村移民住房时,政府曾做过论证:房子到底是建大些好,还是小些好?最后因为资金限制,只能减小住房面积,但必须留够后期的建房空间,厨房、厕所等配套设施必须规划到位。“‘规划到位,分步实施’,这算是新华村这个陕西移民第一村留给此次陕南大移民的一个经验。”吴应田说。
在吴应田看来,村民没有必要听信再次搬迁的传言。“如果企业建厂需要村民搬迁,这应该算做拆迁,性质不在此次移民的范围内。企业建厂,首先要解决村民的安置问题。”
听到这样的答复,刘新友他们不知能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