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浅谈

2011-12-31 00:00:00栾江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年30期


  摘要: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发展,而高职计算机的教学模式也必须及时跟上脚步,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更加适应于社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该文以目前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简单的探讨强化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30-7545-02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全面的、直接工作在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在高职发展过程中,相当一部分高职学院都以“本科压缩型”或“专科型”的模式办高职教育,其教学模式和结构不适应高职人才培养需求。特别对于计算机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果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以及知识更新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会导致只能使学生完成大专层次的学历教育,缺乏适应就业岗位持续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后果。所以,深化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必须首先从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和教材模式改革入手。
  1 目前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1 计算机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落后
  由于硬件设施条件的限制或者为了节约教学成本,很多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仍然停留在黑板教学的层次上,机房设备也较落后,教学效率很低,而且教学方法也没有新意,还停留在填鸭式教学的模式上。此外,为了应付各种考试,给学生布置大量的练习题目,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教学的效果也跟着降低。
  1.2 计算机教学目标界定不清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把通过某种形式的考试作为课程教学目标,其考试通过率也就成了教学成败的衡量标准。这样虽然从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但却使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远离他们的专业,也不能对将来的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很多学生在学校学习了计算机课,到单位后仍需要到专门的培训机构进行计算机培训方可上岗。
  1.3 师资力量薄弱
  高职院校师资力量普遍比较薄弱,况且在大多高职院校中计算机基本上都是基础选修课,因而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受其影响,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另外,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自我完善和提高的机制不健全,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和精力都无法得到保证,因而教师的知识层次也无法得到及时地更新和提高。
  2 强化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措施
  2.1 推动教师在新形势下的转变
  教师是学生与知识之间的重要载体,通过教师的讲授以及促进,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知识并且消化知识,由此可以看出,教师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关键因素。正是因为这样,高职院校必须积极的、及时的推动教师的转变,因为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的同时,知识也在获得不断的更新,而教师只有积极的转变自己,才能够更好的适应于教学,也才能够主动的推动学生的成长以及进步。具体内容包括了以下几点:第一,坚持继续学习。尽管教师已经担当起了教书育人的责任,但是教师毕竟也是社会中的一员,而要想充实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且夯实自身的事业,就必须保持不断的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够获取更多的、更新的知识,也才能够始终跟随社会的脚步以及知识的脚步,而这样的教师才是新形势下社会、学生需要的教师;第二,重视相关的计算机社会问题。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而这个培养不仅仅只是能力的培养、知识的培养,更应该是人格的培养,就目前来说,利用计算机实施违法行为的案例比比皆是,而高职计算机教师则应该重视这些相关的计算机社会问题,并且以此为切入点,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格,使学生不仅仅在能力上适应于社会,在促进效力上也能够忠实于社会,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
  2.2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如果学生仅仅拥有过人的理论知识却没有实践的能力,那么就绝对不能够全面的满足社会的要求,更可况高职院校处于教育链条的末端,所培养出来的都将是直接面对社会、面对岗位的人才,所以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性教学。具体实施措施包括了以下几点:第一,高职院校要在设备上给与支持,比如说加强对计算机专业设备的投资,使学生能够有充足的、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二,教师要摆正态度,因为教师的态度是决定教学侧重性的重点,如果教师偏向于理论知识,那么势必就会忽略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说教师必须积极的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贯彻实践性教学;第三,学生要意识到实践性教学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如果学生能够意识其重要性,就会自觉的、主动的利用课余时间展开学习,并且通过这种课余时间的学习,拓展、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使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第四,社会要给与足够的支持,比如说社会企业应该积极的与高职院校实施联合,毕竟高职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会进入到企业当中,而在培养的过程中展开校企联合,不仅仅能够给与足够的支持,更能够从侧面帮助自身培养出适合的人才,从而整合自身企业的人力资源。
  2.3 重视教学手段的丰富性
  教学的手段是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过程中的重要途径,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不仅仅能够强化学生的知识、能力,更能够直接的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效果,使教学活动更加有意义。正是因为这样,教师必须积极的将社会科技与自身教学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两者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作用,从而起到丰富教学手段、强化教学手段的效果,而其目的则是为了能够使高职学生获得更综合、更全面以及更有效的发展。具体的实施措施包括了以下几点: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