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之初,安徽省出现了名闻全国、远销港、澳和北美地区的“傻子瓜子”。“傻子”年广九前后两次沉没,却又神奇浮起,这与邓小平的关怀分不开。
年广九最早是做水果生意的,60年代受到“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冲击,水果摊多次被查抄。后来又搞长途贩运,又被没收了自行车和现款,还以“投机倒把罪”被判有期徒刑1年。获释后,谋生无路,只好重操旧业,偷炒瓜子,提篮小卖,每天换一个地方,和工商人员“捉迷藏”。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个体经济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
当年广九炒瓜子时,芜湖瓜子行业还一片萧条,国营商业出售的瓜子又苦又咸,其他一些小贩偷偷摸摸地炒的瓜子也都质量平平。年广九这个生意老手,看到这桩生意的远景,他琢磨如果真的要靠炒瓜子为生,就非得炒出个与众不同的品位。
他尝遍了芜湖名家瓜子后,又奔南昌、武汉、苏州、上海,了解各地瓜子行情,将各地瓜子都买上一包,回到家中轮换品尝。年广九终于悟出窍门来了:要想瓜子炒得好吃还又好嗑,一是配料,二是火候。
年广九经过反复改进,逐渐形成了风味独特的“傻子瓜子”:甜中带辣,咸里透鲜,融南北口味于一体,一嗑三瓣,“傻子瓜子”卖出了名气。1984年,“傻子瓜子”日产1.8万斤,雇工103人,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和香港市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全国的新闻媒体都在寻找能够体现时代特征的典型,“傻子”年广九炒瓜子致富、他的传奇经历以及年广九的独特个性,令许多新闻界同行趋之若鹜。年广九在公众面前的形象也开始越加透明起来。
芜湖这座瓜子城的崛起,缘于“傻子”年广九的带动。有不少芜湖人从事炒瓜子是步了年广九的后尘的。曾经有过“米市”这个光荣称号的芜湖市,在年广九和他的“傻子瓜子”的带动下,再一次辉煌了起来。
奇怪的是,当芜湖瓜子之路被年广九闯出来之后,给年广九带来的不是荣誉和赞词,相反,更多的是责难。
“傻子心太黑了,为了自己挣钱,不惜血本降价挤垮别人。”这是指年广九在1981年那次为保存自己实力,实行削价销售的竞争措施。
有的说:“他还雇了不少长工呢!他从小就贩这倒那,心术不正,被“割资本主义尾巴”好几回了,到现在还死不悔改呢。”
这个把自己也当成“傻子”的年广九,对这些话充耳不闻,别人越讲得凶,他就干得越欢,似乎是在赌气。
“傻子瓜子”顺利打入上海和华东市场,起势之猛使年广九本人也始料未及。1982年下半年,小小的“傻子瓜子”,在上海人的家庭中已可与糖果、蜜饯、巧克力分庭抗礼了。上海人为了能买到“傻子瓜子”,不得不在商店门前排起长龙。
然而,年广九的“傻子瓜子”工厂毕竟还是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厂,面对上海这个大市场,供求链条被日渐绷紧,告急消息频频传到芜湖总部,订货单如雪片般从各地飞到芜湖。1983年3月,无计可施的年广九买了芜湖“迎春”瓜子10万斤,分别装进“傻子瓜子”的包装袋运到上海救急。年广九只想先应付订货单,并从中捞到一个差价。他却没想到,这一着弄巧成拙的招数,却给他带来了灾难。
精明的上海人很快就识破了其中的猫腻,立刻对这种假冒“傻子”品牌瓜子口诛笔伐。《解放日报》、《新民晚报》都刊登了批评消息,上海市工商局也立即立案,查清年广九以伪充真,并在销售伪“傻子瓜子”过程中偷漏税款4.3万元的错误。消息传出后,《人民日报》也在一版显要位置将此事向全国披露,并加了评论,对“傻子瓜子”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评。
也正是这批冒牌的“傻子瓜子”,使年广九和“傻子瓜子”的声誉一落千丈。
1983年12月,国务院有关领导在听取工商局汇报时,年广九偷税的事再一次被提出来。有人对年广九目前经营的规模很担心,问是不是要限制他发展。姚依林副总理答道:“‘傻’偷漏税不对,但他把瓜子炒起来了。以前有不少人炒,‘文化大革命’搞光了。有‘傻子瓜子’不是坏事,是拾遗补阙。再看一看吧……”
年广九没有去埋怨别人,他知道自己走错了棋,受到批评和经济处罚也是应该的。
转眼到了中秋,年广九怎么也未想到,他炒瓜子的事不仅被捅到了北京,而且还惊动了日理万机的邓小平。
10月2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邓小平专门提到了这件事:“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相当震动啊!大家担心得不得了。我的意思是放两年再看。那个能影响到我们的大局吗?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决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多少人,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它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消息传到年广九耳朵里,他乐不可支,如沐春风。3年来,他天天都像是走在一条钢丝绳上。他心想你们不是要上告我吗,现在邓主席说我没有伤害社会主义。
年广九非但没因雇工和逃税的事重进班房,反而又一次成了蜚声全国的新闻人物,这是年广九本人和要整他的人都没有想到的。
年广九苦苦思索之后,决定申请搞联营,以进一步扩大经营。1985年4月,年广九个人与芜湖市新芜区劳动服务公司、芜湖县清水镇工业公司挂牌联营。年广九提供“傻子瓜子”商标,连同他个人的技术入股,那两家负责提供资金,由年广九出任总经理。
为了尽快让刚成立的“傻子瓜子”公司上马并尽早见到效益,年广九苦思冥想增效新招。正巧,当时中国市场上兴起一股有奖销售热。年广九也赶着这股浪潮,决定将每斤瓜子提价一角钱,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大张旗鼓地展开有奖销售,并提出很大的赌注:150万张奖券里设奖10等,一等奖1名,奖小卧车1辆,二等奖2名,各得摩托车1辆……
有奖销售刚红红火火地开了头,第一天芜湖就销售了31万公斤,在此后的两周内,全国各地共销售230万公斤。
令人遗憾的是,这只是昙花一现的短命辉煌。鉴于当时不少人借着“有奖销售热”的机会,以次充好,以伪乱真,搞乱了市场,上面突然来了一道禁令,禁止一切单位搞有奖销售。这道禁令造成年广九的公司瓜子大量积压,资金无法回笼,损失63万元,对注册资金不足30万元的公司来讲,等于两次倾家荡产!
“傻子”接受了这次教训后,决定再次与芜湖市新芜区联营,又建成一家集体性质瓜子厂,仍由他出任总经理。新芜区原只是想用“傻子”的招牌,而生产由区里管,年广九仍像办个体瓜子厂时的小业主一样,一切由自己说了算。区里派来的几位副经理看不惯他在工作上的独断专行,便向检察院举报他有经济问题。终于在1989年9月的一天,年广九被关进看守所受审,罪名是贪污和挪用公款,很快全国许多报纸又纷纷披露。后经调查,他在经济上并无问题,只是查到他再婚超生和婚外恋的私人生活问题。结果,中级法院以流氓罪判处年广九有期徒刑3年,缓期3年执行。
“傻子”身陷囹圄后,市民愤愤不平,大家认为“傻子”的错误只是私生活上的问题,就连一位法官在庭外也直言不讳地说:“傻子有什么罪?!”
年广九的两个儿子,在“傻子”关押期间,他们小心经营,竭力稳住“傻子瓜子”的生产流水线,同时又为父亲蒙冤四处奔走。一次偶然机会,有人献策:“何不写封信给邓大人,只有‘通天’才好解决问题呀!”于是几经周折,终于把信递到邓小平手里。1992年元月,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特别提到芜湖“傻子瓜子”的经营之道。毋庸赘言,年广九很快就获得司法部门的无罪释放。
年广九共有3个儿子,老大老二都会做生意。大儿子年全宝,在中山路开了家全宝炒货店。二儿子年强当上了“傻子瓜子”公司总厂厂长,举着老“傻子”年广九的旗帜开拓前进。
(摘自新华出版社《起点:亲历中国改革开放》 主编:吴思 等 本文作者:邱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