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3任夫人的恋情

2011-12-31 00:00:00谢柏梁
现代阅读 2011年7期


  诗人李白27岁那年,经过孟少府等人的穿针引线,来到安州的首府安陆(今属湖北),成为许家的上门女婿。
  许员外的父亲做过唐高宗时的宰相,他自己也曾在朝中为官。归田之后,许员外最大的心事是独生女儿的婚嫁问题。岁月如流,女儿一晃就过了25岁。本地的豪绅富户、浮浪子弟,许员外一概看不上眼。全家正在犯愁之际,天上却掉下个风流倜傥的诗人才子。许员外与李白非常投缘,便将其招赘在家。
  李白成婚之后,对美貌贤淑的夫人许氏非常珍惜。他们相亲相爱,生下了一对儿女。
  在许氏与李白的10多年恩爱姻缘中,许氏养育儿女,经营家产,含辛茹苦地做着贤妻良母。她一次次地为李白打点铺垫,希望夫君能获得个一官半职,将经天纬地之才为君分忧,为国所用。然而她的期望,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落空。
  一次许氏父女费尽苦心,安排李白去参加安州郡督马公的盛宴。李白在宴会上应马公之邀,当场作文以记与会盛况,赢得了马公的倾心爱赏。马公还准备上书修本,举荐李白。然而李白每到关键时刻,总是容易出事犯错。一天,李白喝醉老酒,横骑马背,信马驰骋。不巧李长史的官车途经此地,与人醉马狂的李白撞个正着。平人冲撞官车,这是大犯忌讳的鲁莽之举。所以李白吓得连酒也醒了一半,逃回家中后,忙请夫人托人斡旋。他自己也写了一份请罪书,送达到李长史麾下。
  是凡官员都求安稳,此事一出,马公荐举之事,从此休提!
  等待了许久的许员外还没有看到女婿的发达,还没有等到云游天下的李白返家就溘然长逝了。
  许氏夫人长年为夫君筹划,却总看到夫君在关键时刻功亏一篑。她总是在为游子而担忧,而李白的每一次返家都只是再次出游的新一轮过渡。她相夫教子,当家理财,却不止一次地听说到夫君在外面花天酒地、另有新欢的传闻。许氏的身体本来就羸弱,老父的故世已使她悲痛欲绝,幼子的问世又使她失血过多。李白不在家,许氏夫人产后的身心都缺乏有效的调养,结果一病不起,永远皈依了黑暗的地府。
  结发妻子的早逝,使得李白非常悲痛。男人当上门女婿的感觉本来就不是太美妙,如今泰山大人与夫人既然都走了,那么再待下去也没有意思。李白带着一双儿女,移居到了东鲁任城。
  许氏之后,李白又续娶了刘氏夫人。但是这次婚姻持续的岁月并不长。刘氏发现李白是一尊十分地道的酒仙,还是一个特别专业的旅游者,可绝不是一位称职的丈夫。他可做官,但必然不长久;他也会有钱,但肯定会挥霍一空;他会写诗,但是除了空得才名外,几乎是百无一用。刘氏对这段婚姻的必然性渐渐丧失了信心。因此李白与刘氏只能是以分手告终。
  李白所娶的第三任妻子是宗氏夫人。那时,诗人已年约50岁了。
  宗氏所居,多在宋城(今属河南),又称梁园。与许氏夫人的家世相似,宗氏也出生于相府之家。她的祖父宗楚客,曾在武后时值掌相印,却因参与韦后之乱而被杀。宗家从此伤了元气,远离朝政,蛰居梁园。是故宗氏与其兄弟宗璟皆看破红尘。彼时的李白,虽无功名利禄,但却诗名远播,更兼一心向道,所以与宗家十分投缘。李宗两家,一拍即合,成就了美好姻缘。
  从此,李白又拥有了远离蜀中老家之后的第三处家园。儿女渐大,且让他们居住在东鲁。李白自己则以宋城、东鲁为基地,继续他遍访名山大川、结交奇人异士的逍遥游。
  李白晚年娶了宗氏,不仅艳福不浅、用度不愁,而且情深意笃,生死不移。即使李白游历在外,也常会收到妻子关爱的书信;甚至当李白陷入牢狱之灾时,前来探望营救的还是不惯驱驰的宗氏。所以李白的诗笔,常常描摹出宗氏的面貌,寄托出夫妻俩缠绵的情怀。
  那一天,李白收到宗氏千里迢迢捎来的锦卷帛书,当即写下了《秋浦寄内》;那一年,李白被关押在浔阳大牢内,宗氏万分焦急,到处为夫君营救呼冤。李白感同身受,《在浔阳非所寄内》诗中把妻子比成是落难的蔡文姬。
  那一次,李白在流放途中,写下了《南流夜郎寄内》,流露出对妻子的深深眷恋: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一辈子仗剑远游的诗人,到老来对亲情和爱情原是如此的意惹情牵。
  (摘自中央编译出版社《我辈岂是蓬蒿人——12位艺术巨匠的痴狂人生》 作者:谢柏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