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44年11月7日,在日本东京的巢鸭监狱,一个名叫佐尔格的人坦然走向了绞刑架,结束了自己神秘而又辉煌的一生。他的死,在日本和德国引起了巨大轰动。
佐尔格的身份极为特别。他被日本政府判处死刑,因其是一名潜伏于日本的苏联间谍。但佐尔格在日本的公开身份却是德国《法兰克福报》驻东京的特派记者,并且和德国驻日使馆的官员交往甚密,和东京的很多官员也有一定交往。就是这样一位德日高官的座上宾,却是一个苏联间谍——1940年10月初,日本特高课将其抓获时,德日两国政府都感到尴尬和窝火。
让人不解的是,苏联在佐尔格被捕后,却并未采取任何营救的行动,并公开否认佐尔格的间谍身份。直到1964年,苏联才承认佐尔格是苏联特工,并追认其为苏联最高英雄。同时,苏联的报刊对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做的贡献也大加赞颂,苏联政府还将莫斯科的一条街道以及一艘油轮以“佐尔格”的名字命名。
1895年,佐尔格出生于沙俄外高加索地区的一个小镇,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俄国人。在他3岁时,全家都迁回了德国,在柏林定居。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佐尔格报名参军。由于作战英勇,佐尔格被授予二级“铁十字勋章”。不过这一时期,佐尔格的思想却发生了裂变。佐尔格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内心产生了很大的疑惑:战争到底是为了什么?
佐尔格在第三次伤愈之后没有再回到战场,而是进入柏林大学学习。不久,俄国十月革命爆发,这给了佐尔格很大震撼,开始对共产主义产生兴趣。获得博士学位后便加入了德国共产党。
1924年,他去了苏联,并加入了苏联共产党,凭借其广博的知识和超人的机智,很快被当时的苏联情报部门相中。佐尔格欣然接受了这一特殊任命,开始了他的间谍生涯。
佐尔格成为苏联间谍后,主要负责收集情报,并被派往不同国家执行任务,着手建立国外间谍网。佐尔格曾被派往英国帮助组织矿工罢工,还被派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诸国组建共产党。在出色完成一系列任务后,苏联谍报高层决定派佐尔格去往中国。
1930年初,佐尔格来到上海。凭借其德国社学博士的身份以及一大堆德国各个部门的推荐信,佐尔格很快与德国驻中国使馆的官员以及中国政府的高层有了密切往来。除此之外,因为佐尔格精通英、法、俄语,在很短的时间内又掌握了汉语和日语,所以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居于上海的社会贤达人士都有了接触。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佐尔格物色了很多各方面的杰出人才加入了其间谍网,其中就包括当时日本《朝日新闻》的驻华记者尾崎秀实。此人成为日后佐尔格在日本从事谍报工作最得力的助手。
193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牛兰夫妇被捕,中外名人包括宋庆龄、爱因斯坦等人都参与到了营救牛兰夫妇的行动中。佐尔格亲自在其中周旋,最终挽救了牛兰夫妇的生命。但他的活动引起了国民政府当局的注意,为安全起见,他不得不在1932年底离开了中国。
1937年底南京沦陷后,佐尔格来到中国,目睹了日军的滔天罪行。他义愤填膺,拍摄了大量日军施暴的照片,如今成为南京大屠杀的重要证据。回到莫斯科不久,佐尔格便接受了新的任务。
日本入侵中国之后,苏联急需了解日本的战略动向,决定加强在日本的谍报组织力量,佐尔格成为不二人选。
1933年9月,佐尔格踏上日本的土地时,其搜集情报的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当时的日本已经完全由军部把持,对内实行法西斯统治。所以日本东京可以说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戒备最森严的地方,但机智的佐尔格很快找到了突破点。佐尔格有意接近当时德国驻日大使馆的武官尤金·奥特上校,两人很快成为好朋友。不仅如此,佐尔格还利用其在日本的关系网,帮助奥特上校完成了他的情报工作,奥特很快升任驻日大使。就是通过这样的途径,德国驻日本大使馆的大门完全向佐尔格敞开了,他可以毫不费力地获取有价值的任何资料。为了进一步掩饰自己的身份,他还加入了纳粹党。
与此同时,佐尔格还将自己在中国就已结识的日本记者尾崎秀实完全争取到了自己的间谍组织之中。尾崎秀实并不是共产党,但他反对日本的对外扩张战争,所以当年在上海时就曾无偿为佐尔格提供情报。回到日本后,尾崎秀实颇受当时的日本首相近卫文麿赏识,近卫文麿将其聘为自己的顾问兼私人秘书,尾崎有了接近日本最高决策层的这一路径,为日后佐尔格获取诸多重要情报铺就了异常重要的道路。
除此之外,博学多才的佐尔格频繁出没于各种高级社交场合,对从一些政客、幕僚在推杯换盏的聊天时获取只言片语的情报加以整理。因此,佐尔格在不长的时间内,在东京就布好了一张非常完美的情报网。
佐尔格自1933年至1940年的7年间,为苏联政府搜集了大量情报,其中很多都是能够左右世界历史格局的真实内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苏、美、英等大国特别关注德、日等法西斯国家的一举一动,而对他们是否结盟更是极为关注。德、日两国在1936年签署了《德日防共协议》,矛头指向苏联,同时也是二战爆发前法西斯国家的进一步协调。但实际上苏联对于德、日的联盟早就一清二楚,而情报的来源正是佐尔格。
1939年,随着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德国几乎占领了整个欧洲大陆。此时日本也占据了中国大片的领土,并且德、意、日三国同盟已经形成,苏联处在腹背受敌的境地。佐尔格对于局势的发展非常担心,他冒险通过各种渠道抓紧搜集情报。经过认真细致分析,最终他认为德国将会进攻苏联。于是在1940年底和1941年初,佐尔格曾多次电告莫斯科,表明自己的观点。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不知道斯大林是相信了苏、德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还是被当时德国进攻英国的假象迷惑了,佐尔格的情报并未引起他的特别关注,以致在德军入侵苏联的前期招致惨痛的损失。但这却证明了佐尔格情报的准确性,由此苏联政府对佐尔格所发出的情报重视程度倍增。
德军大举入侵初期,苏联由于没有足够的战前准备,导致一败千里的被动局面。苏联政府一面要应对德军的疯狂进攻,一面又非常担心日本在远东对其展开突然袭击——鉴于德国的前车之鉴,此时的苏联当局已经完全不相信在4月才与日本签订的《苏日中立协定》了。此时莫斯科的最高层几乎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佐尔格的身上,他们不断发报,催促佐尔格尽快获取日本政府是否会违反协定进攻苏联以及日军的最新军事动态。其实,佐尔格此时也非常焦急,因为他获知德国正想尽一切办法说服日本从东方对苏联发起进攻,以牵制苏联在远东的力量。
佐尔格调动了一切关系,探知在日本国内是否对苏作战的情报。在对各方面的信息做分析时,佐尔格发现,虽然德国方面在不断催促,然而日本无论是征兵的速度还是调动的速度都不快。这些迹象似乎都说明日本并不是在为进攻苏联做准备。这时一条关键情报引起了佐尔格的注意:日本军部内部正为缺少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而犯愁。这让佐尔格豁然开朗:日本自身能源极度匮乏,虽然占据了中国大片领土,但仍不能满足其战争需要,联系到日军大量征集商船以及和美国谈判的情况,佐尔格有了一个大胆却很自信的判断:日本将会对英美宣战,向东南亚方向进攻以便得到那里的丰富自然资源;而不是向冰天雪地未得到开发的西伯利亚进攻。于是,佐尔格向莫斯科发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后一封电报:苏联远东地区是安全的,日军不会发起进攻;相反日军会对美国宣战。这一次,莫斯科方面对于佐尔格的情报格外重视,并且依据佐尔格的情报做出军事调动:将原来部署在远东的11个步兵师和坦克师共计25万余人调往莫斯科,参与莫斯科保卫战。
正是由于这个调动,苏联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天平也开始向反法西斯同盟倾斜。可以肯定地说,佐尔格的情报改变了世界历史。然而,佐尔格将那封至关重要的电报发出去才十几天,日本特高课的人便在一天凌晨闯进佐尔格的住所——佐尔格被捕了。一并被抓获的还有数十名与佐尔格谍报小组成员有关的人,其中也包括尾崎秀实。
(摘自金城出版社《潜伏:国际间谍高手档案解密》 编著:陈小雷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