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县是水库移民大县,水库移民涉及全县19个乡(镇)164个村846个村民小组,现有移民直补人数23448人、后期扶持人数4.3万人,小型水库和水电站65座,搬迁人口1151人,其中小(1)型水库10座,总库容达2826万立方米,小(2)型水库44座,总库容达990万立方米,小型水电站11座,总库容1074.4万立方米。2010年省政府将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工作纳入全省“民生工程”之一,为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县按照省、市扶贫和移民办的要求,本着“区别轻重缓急,突出重点,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严格遵守上级批复的小型水库移民解困资金额度的前提下,迅速开展了小型水库解困工作,对全县的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并认真做好小型水库移民的项目库梳理和录人工作。两年多来共投入资金30万元,有效地解决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饮水难、行路难、灌溉难、上学难”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改善了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化解了各类矛盾,促进了小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
一、小型水库淹没和移民搬迁安置情况
赣县小型水库主要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集体人工干垒土作坝而成,以蓄水、灌溉为主,兼有养殖、防洪、发电等综合功能,为我县农业增产稳产、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小型水库(含小水电站)涉及全县19个乡镇,搬迁人口1151人,水库工程建设、水库淹没处理等因年代久远无记载,人口以本地就近安置为主,多以分散插入某个层场建房,个别投亲靠友。五六十年代是大集体时代,工作方式是行政命令,移民搬迁安置无补偿或补偿极少,淹没的实物均为集体所有,更无移民实物补偿。
二、开展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工作措施
1、深入开展调研,全面掌握底细。由于我县大部分小型水库建成时间早、数量多、涉及面广,且搬迁安置资料不齐。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组织调研组开展了广泛调查活动,积极深入乡、村、组、农户家中,走访“三老对象”——老干部、老党员、老移民,下发调查表1200份,通过一系列的蒯查活动,初步掌握了我县小型水库移民搬迁的基本情况。我县共有小型水库和水电站65座,搬迁人口1151人,其中小(1)型水库10座,总库容达2826万立方米,小(2)型水库44座,总库容达990万立方米,小型水电站11座,总库容1074.4万立方米,涉及19个乡镇,61个村委会,77个自然村。
2、充分尊重民意,科学制定计划。我县小型水库移民搬迁情况复杂,存在隐患较多,移民安置区村组相对偏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针对这些情况,我县在充分听取移民群众的意愿的基础上,按照“轻重缓急,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实际,重点安排,群众反映强烈,矛盾比较突出,急需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科学制定项目扶持规划和年度计划,有效地化解了各种矛盾,确保我县小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稳定。
3、狠抓项目监管,确保工作实效。参照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办法,加大项目监管力度,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确保解困工作取得实效。到目前为止,我县共投入资金30万元,新建、改造乡村公路28公里,水陂1座,渠道3.7千米,扶持腐竹、烤烟、蜂蜜等产业,受益人口1280人,其中受益移民265人,使我县小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饮水难、行路难、灌溉难等问题得到逐步解决,深受移民群众好评。
三、存在的问题
1、对小型水库移民扶持力度不够大。自大中型水库移民享受政策实施以来,我县几个小型水库移民多次上访,要求享受同等待遇,反映其水库搬迁时都是参照大中型水库移民搬迁办法执行,有的还不如大中型水库移民补偿条件,而且水库建成后,都是其他村庄受益,现在他们不但田地少,有的地方人平不到3分田,且都是其他村不愿作的田、干旱田、高岸田、“望天蚯”,有的田离村几公里,耕作不方便。没有田地的移民,粮食补助也没有,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
2、相关影响村组也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我县小型水库相关影响的村组很多,这次解困工作未将这部分村组纳入进来,影响村组村民反映建水库时,淹没了他们的良田。强烈要求参照大中型水库政策实行扶持。
3、扶持资金偏少。小型水库移民村组大部分基础设施差,比较偏僻,移民收入偏低,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多,而资金偏少,项目安排带来一定难度。
四、建议
1、加大小型水库移民解困资金的投入。小型水库一般建在农村较长的坑里,由坑尾依山而建,坑长农田多,解决大面积农田灌溉是兴建小型水库的主要原因。小水库移民极大部分在本地的小水库周围就近安置,住处偏僻分散,当年安置大多只能接收当地农民的冷浆田和高排田,旱涝保收面积少,农作物产量低,山地贫瘠,无水面资源,生产主要是种植水稻力求解决温饱,少部分移民进行家畜养殖或果业种植、蔬菜种植等农产品,都是自己自足为主,难以形成特色产业、规模产业,移民人均纯收入均低于本地非移民,家庭收入来源以外出打工为主,占70%以上。基础设施状况较差,大部分移民村组不通公路,移民住土坯房,极少家用电器,甚至不通电。饮水困难,接山中雨水饮用。此类原因,严重制约了小水库移民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精神生活,导致移民与本地村民的社会经济状况明显更困难,生活更艰难,更加迫切地希望国家加大小型水库移民解困资金和项目的投入。
2、将小型水电站建设移民一并纳入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工作范筹。小型水电站大部分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赣县有小型水电站11座,总库容达1074.4万立方米。每座小型水电站的库容都在小(2)型水库库容范围,有的库容超过100万立方米。建设小型水电站也淹没了许多良田和实物,赣县建设11座小型水电站搬迁移民达179人,因补偿多为投资方与移民私下交易,补偿极少甚至没有搬迁补偿。小型水电站的移民生活也确实困难,建议纳入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工作一并考虑,增大解困资金投入,挤出部分解困资金投入小型水电站移民解困。
3、将小型水库移民村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规划。
4、建立小型水库移民救助基金。主要用于救助贫困移民户,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问题。
[作者简介]
陈明,江西省赣县扶贫办。
■责任编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