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近几年来,沿海地区大批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中西部地区提升产业层次、促进劳动力就业、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注入新的血液。然而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成为制约承接产业转移的瓶颈。江西建立现代服务业基地有其有利条件,但也有明显的发展障碍。对此进行进一步思索和探计,对促进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部地区基地;现代服务业;产业转移
一、江西建立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基地的形势分析
中部地区作为重要的粮食和制造业基地,主要依据本土资源条件和已有的产业链,重点承接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整体水平较低。赵惠芳等(2007)选取了19个指标,运用计量模型分析中部六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第一主成分排名河南得分最高,山西、江西得分较低。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结构因素,湖南和安徽的产业结构较好,而河南的产业结构较不合理。在中部6省份中,湖南和安徽的GDP不高,现代服务业占GDP的相对比重较大;而河南省GDP较大,现代服务业的相对比重较小,在服务业内部结构中,传统服务业占有较大的比重。中部省份第四主成分排名在全国都较靠前,安徽处于第3位,最差的江西排名第19。
其次,服务业结构不合理,表现为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中部的服务业仍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与仓储业和邮电等传统产业,且多数产业科技含量低、信息滞后、竞争能力弱、发展空间小;而金融、保险、证券、旅游、信息、房地产、咨询服务和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则严重滞后,所占比重较小。
最后,与制造业的现状不匹配。中部六省现代服务业尽管近几年发展较为迅速,但与制造业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相比较仍显不足。张三峰等(2009)通过中部地区81个城市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中部地区服务业与制造业并没有形成较强的互动关系,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制造业对服务业则具有挤出效应。
二、江西建立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基地的有利条件
中部地区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成为东部地区转移产业的“宠儿”。而江西作为中部六省之一,一方面拥有其他省份无法相比的劳动力数量、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劳动力平均工资相对较低的优势。2006年至2009年全省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数分别为75.3%、76.2%、77%,高出全国的58.3%、58.3%、58.4%十多个百分点。表1是中部六省职工的平均工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从2007年至2009年江西职工平均工资是六省最低的,这表明江西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劳动力利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另一方面,制造业的发展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江西实行坚定不移地贯彻“以工业为核心”的发展战略,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一批骨干企业,制造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2006年,全省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70.0亿元,在2004年比2001年翻番的基础上,又翻了一番。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3.1%,比2001年提高7.3个百分点。此外,随着江西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也相应发展。为社会创造了财富,提供了就业岗位。2006年,全省制造业从业人员为99.2万人,与2001年相比较,增加就业人数22.8万人。2008年比2007年增加的就业劳动力达11.3万人,2009年增长35.1万人,是前两年增长额的三倍多。
三、江西建立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基地的障碍
江西建立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基地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制约:一是省内现代物流业发展滞后;二是受省内物流专业人才的限制。虽然近几年来,江西省现代物流业在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硬件设施不断夯实的情况下得到一定的发展,但这些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如表2是截止至2009年底中部地区各省内运输线路长度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江西省铁路运输线路长度最短,内河运输线路在中部六省当中排名第3名,仅比排名第4位的安徽多了几十公里而已;公路运输线路长度为1137011公里,排名居中部六省倒数第2。
综合来看,江西近几年来在铁路、内河、公路运输线路建设上的投资虽有所增加,但在中部六省中仍是问题最严重的。现代物流业与传统的物流业最大的不同在其依托的是高科技、先进的管理等发展起来的高效率产业,而这些毫无疑问少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从江西高校招收物流专业现状来看,1994年,华东交通大学开始招收物流专业的专科生,到1997年停办,培养的学生大都流向铁路就业,总体素质不高。2003年,江西财经大学招收了省内第一批物流专业本科学生,仅仅只有46人;2004年,华东交通大学又获准物流专业本科招生。随后,8所学校开设了物流工程或物流管理专业,每年培养500名左右物流方面的学生,但总的来说,具备综合管理知识和战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奇缺。
二是中部地区各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竞争压力大。2008年,湖南提出把郴州建设成为“湖南最开放城市”和“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把北湖打造成为“一区三中心”的口号,即“核心城区、商贸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休闲中心”。2007年,长沙市出台《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未来的长沙定位旨在建立服务全省、辐射中西部、影响全国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性物流枢纽、商务金融中心和服务业外包基地城市,独具特色的商贸强市、文化名城和休闲娱乐之都。湖北省力争形成物流、旅游、金融、文化、信息、中介6个增加值或收入过千亿元的现代服务业产业,河南省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带现代服务业。这些都给江西建立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基地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四、江西建立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基地的措施
(一)形成以南昌、赣州、九江为中心的物流园区
首先,南昌作为江西的省会城市,要充分发挥其铁路、高速、航空运输的优势,建立物流配送基地,该基地集专业化商品批发、配送、储存、运输、展示与交易为一体,现代化仓储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协调发展,具有专业化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和采购中心,能够为城市消费型物流配送服务。其次,九江应该发展以港口物流为主,发展集装箱和散杂货集散、中转、组装加工等服务,为石化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等综合性工业基地服务,并形成辐射赣中、赣南及周边省份的能力。最后,赣州以建成赣南地区重点物流城市为目标,凭借其地处湘、赣、闽、粤边际区位优势,依托3条纵向出省高等级公路和京九铁路、横向赣龙铁路的交通优势,重点发展过境或出境贸易物流运输。
(二)重视培养具有现代物流管理和经营服务精通的专业人才
主要通过三方面措施改进:首先,高校要拓展设置物流管理专业,资助扶持本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物流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其次,行业协会应举办从业和职业培训,建立物流行业的职工终生教育系统;再次,可直接聘请国外一些高层次的物流专业人才来赣任职或是讲学。这样既满足了江西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专业人才需求,又保证行业升级发展的人员素质的提高。
(三)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应该设立现代服务业科技促进专项基金,采取计划资助、财政补贴、税收抵免等财税政策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并通过政府资金的介入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地流向现代服务业,以此推进服务业高级化,提升服务业的科技含量。此外,政府应该给省内科技型企业搭建融资平台,以解决科技型企业的融资瓶颈。可以与具有一定信誉的投资机构和担保机构合作,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支持企业向金融机构或社会广泛融资。引导支持企业
[责任编辑: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