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常委会不仅是权力机关而且还是民意机关。作为常委会机关刊物,人大期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本是应有之意。这是民意机关倾听群众呼声、关注社会现实、呼应社会关切的需要,也是人大期刊拓宽报道视野、扩充自身容量、提升刊物品质的必然要求。
——责任编辑 陈 波
倾听底层声音 关注“沉默的大多数”
当市场导向主宰了传媒业,那些平凡的人,底层的生活越来越少出现在报刊电视的显著位置。作为人大杂志,我们一直都不断提醒自己,去关注那些平凡的人和他们的生活,去关注那些高楼大厦背后的“沉默的大多数”。虽然他们中的多数平静而平常,却是更加真实的百姓故事。
倾听底层的声音,不丧失讲述底层的能力,成为“社会广角”版块的使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的“中国女性流动人口权利促进”项目,让出生于1990年的王秋琴有了新的生活期待。这位来杭州打工的小姑娘身上,折射出的是杭城数以万计外来打工妹的共性:渴望知识,却缺少机会;捍卫尊严,却不懂维权。走近她们,我们看到了另一个城市镜像:在霓虹灯的背后,这些在KTV和餐馆从事服务行业的王秋琴们,同样有着自己的美丽理想和真诚渴望;同样有着和他们城市同龄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和冷暖情爱。在采写《拱墅实验:关注杭城外来妹》的过程中,我们深感震撼,深受启发:关注外来妹,何尝不就是关注一个城市的未来?
在杭州城东郊九堡镇的格畈小区,并没有多少收入的江西籍农民工徐文财通过一己之力发起成立了自助组织“草根之家”。在这里,工友们可以上网,可以看书读报,也可以与志愿者聊聊生活中的困难和郁闷。如果不走近他们,我们怎能发现一个打工者为改变自身“弱势群体”印记而付出的努力?我们又怎能看到,类似“草根之家”的民间组织在破解农民工社会管理这一难题所蕴含的思路和价值?
10年来,杂志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进城务工人员、尘肺病受害者、三鹿奶粉事件受害者、城市贫困户、农村失学少年、孤独老年人、见义勇为伤残人士,甚至是精神病患者的生存状况,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倾听他们的诉求,反映他们的呼声,搭建起民意机关了解、观察社会底层状况的窗口。
善意理性建设性 让报道充满温暖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追踪社会热点,是每个刊物的编辑人员都能做到的。然而,是一般性的追踪,人云亦云,还是深入地剖析,另辟蹊径,不落窠臼,却是判断杂志编辑水平高低的标尺。因此,在编发稿件时,以什么样的编辑视界和编辑理念介入,就显得尤为关键。
以善意、理性和建设性为导向,从社会热点中捕捉亮点,透过事件本身洞悉事件背后,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和思维的开拓,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心和思考,探讨现象背后的价值,是人大期刊社会版编辑责无旁贷的使命,也是我们一直遵循的编辑理念。
这是一群特别应该铭记的人,却大多被人遗忘。据了解,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间,浙江省公安厅对全省20多年来评选出的451名省级见义勇为先进人物进行生存状况调查时,他们中的八成以上生活堪忧,特别困难的占了52%。
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却成了一个令人唏嘘的群体,这不该是生活的本意。在调查走访中我们了解到,这些民间英雄“流血又流泪”的原因,在于浙江省目前对见义勇为先进人物的救助水平仍然偏低,我国还没有建立一整
Css772mPaNUg6Zxkq1XOZL9s8VtNt8AeABnnPJWZU7E=套针对见义勇为人员的长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带情感的叙述描写令人一时触动,客观、理性、建设性的文字方显力量。我们编发了《莫让英雄流血又流泪》,呼吁从制度上对这些人士予以关注。令人欣慰的是,文章刊发后不久,浙江省政府公布了《浙江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工作若干规定》,让伤残勇士的救助工作有了更为具体的制度依据。
善意给人温暖,理性引人共鸣。例如《蛰伏的青春》这篇报道,我们跳出“蚁族”的目前困境,指出这是大学毕业生步入社会的一个成长过程,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工资支付保障金:让农民工少流泪》一文中,我们报道了我省劳动部门为解决欠薪问题所做的努力,让农民工看到了希望。《“月饼税”背后的真民意》,跳出“该不该征收月饼税”引起的社会反响,直指税负公平和税收的合理使用问题,引人深思。
秉承法治理念 寻找广泛中的独特
让社会新闻做出人大期刊的特色,在“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中凸显我们的特性和个性,成为摆在“社会广角”版块编辑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人大期刊的社会版,我们同样结合“法”字做文章,借以拉开人大期刊与其他普通类新闻媒体的区分度。
因此,“社会广角”版块的许多文章,或用法律视角去针砭社会痼疾,分析和探讨社会问题存在的深层次根源,引发人们关注,促进问题解决;或通过对人民群众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领域立法的报道,去关照社会底层,关爱特殊群体;或对发生在浙江大地的具有制度意义或者法理价值的政府创新、部门创新作分析报道,给人思考和启迪,挖掘制度价值和普遍意义。
《预付式消费:亟待法律指引》一文,针对近年来持卡消费中屡屡发生的合同纠纷,指出其立法上缺位导致的监管漏洞,呼吁从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来保障消费者权益。《退休打工族的维权尴尬》,对看似“非热点”,但又是很多普通民众非常关心的话题进行报道,唤起人们对退休后打工者的劳动权益的关注。
2009年11月27日,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浙江省残疾人保障条例》。这是2008年4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以后,全国首部以条例的形式出台的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地方性法规。在稿子采写过程中,我们从这部地方性法规所体现出来的对残疾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角度出发,着重向读者介绍了条例的几大创制性亮点,以及贯彻这些条例仍然需要注意的问题,受到了读者好评。
10年来,我们还以法律精神与制度建设的理念就城管立法、流动人口登记条例、商业贿赂、农村土地流转、农村文化建设、节能建筑、村务监督、工资支付保证金、租住地工会、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报道,不断增强人大期刊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