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解放军取得的进步难以评估,西方各界在此方面的观点分歧严重。军事分析家震惊的是他们看到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海军霸权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而中国安全问题专家趋向于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观点嗤之以鼻。孰是孰非呢?
解放军的现代化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第一,中国研发出了被五角大楼称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陆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系统”。第二,中国对其潜艇部队进行了改革和扩编,它们可以在位于中国南部海岸之外新建成的海南岛基地停泊。第三,中国长期致力于所谓的“信息化”,中国现在完全知道在深入太平洋之后他们所要面对的是什么,这要归功于卫星、超视距雷达、中程地面波雷达、无人侦察机和水下声纳的综合应用。
这意味着什么呢?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军事专家认为,中国的新式武器比其高调宣称的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里拥有航母的计划更具威胁。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阿兰·杜彭特认为:“导弹和网络攻击正成为常规武器中的首选”。根据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的说法,中国的武器对美国驻亚洲基地构成威胁,但除了核武器攻击外,其他武器暂时还无法威胁这些基地,但导弹能突破这些基地的防御系统,破坏机场跑道,摧毁大量的战斗机和军舰。澳大利亚防务专家、科科达基金会的创始人罗斯·巴贝奇认为,美国需要重新思考其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部署。
批评家们则认为冷战分子正患上一种严重的“敌人丧失综合症”。首先,中国国防开支急剧增加的印象是一种误解。解放军的预算所占GDP的百分比在过去的10年基本上保持不变,20年来这个百分比是呈下降趋势的。就国防预算占GDP的百分比来说,中国的国防开支只有美国的一半,并且低于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院的山姆·弗里曼认为,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正在发生一场新的军备竞赛。
一些人怀疑中国武器的质量。美国一位退休的海军上将说中国购买的很多俄制武器都是“垃圾”。尽管中国取得了进步,但在制导、控制、涡轮发动机、机床、诊断和鉴定设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等领域还很落后。杜彭特教授认为:“中国已经快速前进了很长一段路,但军事现代化的进程从现在开始会变得愈发困难。”
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罗斯认为,悲观主义者高估了中国的威胁而低估了美国的实力。美国拥有更强的追踪对方潜艇的能力,拥有领先的网络战能力,而由于精心的设计,美国太空装备的抗打击能力也强于中国。中国可能要先想办法突破保护美国军舰的防护网和电子伪装。澳大利亚国防大学的卡莱尔·塞耶注意到,美国已将其53艘快速攻击型核潜艇中的31艘和3艘俄亥俄级核潜艇部署到太平洋地区。
尽管这场争论中还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但有三点是毋庸置疑的。首先,中国已经迫使美国军舰开始考虑进入中国沿海海域的方式和时间。美国军舰越靠近中国领海,它们就要面对越多的导弹和潜艇攻击,并且留给它们应对攻击的反应时间也越短。任何一个驾驶着价值150~200亿美元,载有6000名船员航母的人,在面对这样的潜在风险时都会三思而后行。要否决美国对其控制了几十年的海域的控制,中国不需要控制自己的沿海水域,只要能够威胁到部署在那的美国军舰就可以了。澳大利亚前安全和防务官员休·怀特预言,西太平洋将成为“海军免入区”。
第二,中国投送兵力的能力正在提高。中国的武器会不断得到改进,而且它的军队会积累经验。假设其经济实力不会下滑,那么它的军费预算将会增长,或许军费占GDP的比重也会增长。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中国投送兵力到其后院将会比美国横跨太平洋投送兵力容易得多。盖茨曾说:“过去60年中我们海军在西太平洋上的避难圣地现在正面临危险。”
第三,虽然美国有能力对中国作出回应,但它首先不得不克服一些阻碍。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开支由于美国削减整体的政府开支和其他地区(如阿富汗)的开支优先权而蒙上了阴影。布鲁金斯学会的乔纳森·波拉克提出了一些想法,比如用更多潜艇取代航母,而这将不可避免地遭到海军和选区利益受到损害的政客的反对。他说:“因为对很多高官而言,海军不可磨灭的核心特质就是航母和海军的投送能力。减少航母的数量是个非常痛苦的过程。”重要的是,军事战略上的大变革需要数十年的时间,美国现在要考虑的是2025年的中国。
所有这些都取决于一个重要原则,军事规划不同于外交。外交考虑的是国家将要做什么,而军事规划者考虑的是国家能做什么。如果你承担着国家的防务任务,你必须能够考虑到即使不存在的威胁。
这种逻辑对中国同样适用。近年来,美国从未在发动战争方面迟疑过。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的强势令中国感到不安,所以中国对解放军进行了改革,以支撑它的台海政策并保护其沿海的重要经济目标。通过增强自身安全,中国让它的邻居和美国感到不安。或许中国从未有使用它的武器进行攻击的意图,但是美国国防规划者不能依赖于中国的不进攻,所以他们必须加以回应。
这样,两个从未互相伤害的国家开始感受到来自彼此的不断增长的威胁。如果你不武装自己,你就会使自己暴露在对方的攻击之下。如果你武装自己,你又会威胁到别国的安全。英国历史学家赫伯特·巴特菲尔德将之称为“绝对的困境与无法摆脱的安全两难”。这是中美两国关系可能变坏的一个原因。
(摘自《环球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