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则

2011-12-31 00:00:00
领导文萃 2011年15期


  吹 风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指出,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正确判断形势,在错综复杂的形势变化面前保持头脑清醒,坚定理想信念,科学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看待前进道路上的主流和支流、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离不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思想方法搞正确,增强工作中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才能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领导决策信息》)
  何勇: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十二五”总体规划
  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强调,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强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切实做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不断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治理。(《经济要参》)
  
  问 题
  
  一些党员干部违纪行为值得警惕
  来自高层的判断指出,当前不遵守党纪的情况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仍然存在,有的行为甚至对党和国家工作形成了干扰。例如,现在有极少数党员、干部在一些涉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重大政治问题上说三道四、我行我素;有的对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置若罔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甚至阳奉阴违,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擅自泄露党和国家机密,给党和国家工作造成严重损失;有的不负责任地道听途说,甚至传播政治谣言,在干部和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瞭望新闻周刊》)
  学术会议泛滥成鸡肋
  有媒体报道,近年来,每年组织的学术交流会议(包括国内会议和国际会议)逐年递增,由2004年的2962次,2005年的3193次增加到2006年的3427次。参加会议人次也逐年攀升,2006年达53.9万人次。在我国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数量也在急剧上升。在一线城市大酒店门口, “热烈庆祝某某国际会议举行”的炫目条幅更是随处可见。不少学术会议还常常出现一些“有研无讨”的怪现状,旅游胜地成了一些与会人士的参会首选。(《中国青年报》)
  铁路系统成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
  长期以来,中国的铁路系统具有极为浓重的垄断色彩。铁道主管部门一直扮演着集路网垄断者、主导运输商、价格制定者、运行总调度、行业管制者和行政性执法者于一身的角色。政企不分使得铁道部被称为中国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政企不分带来的一个可能是,铁道部可以出于政绩目的修建铁路,同时还不用考虑投资收益最大化的问题。政企不分也使得社会资本对铁路建设和运营望而生畏。(《检察风云》)
  外企在华腐败案呈上升趋势
  2004年,朗讯被曝出以“参观工厂接受培训”为由,安排近千人次的政府官员和电信运营商“出访”美国,朗讯中国的公司总裁等4名高管遭到解雇;2008年,美国司法部曝光西门子中国输变电集团、西门子医疗集团等3家西门子在华子公司向中国官员行贿,最终西门子公司缴纳13亿美元罚金0gTatHmGMIWxz8IPPjxJ6XzzbzUBbvXql86VvGw0vM8=;2009年,美国不干胶标签材料巨头艾利丹尼森公司被曝向中国地方官员行贿以获取项目,遭到SEC罚款20万美元;2009年,摩根士丹利公司在一份公开文件中披露,公司前中国房地产投资机构董事总经理盖斯·彼得森,因涉嫌违反《海外腐败法》被要求离职接受调查,数名中国区地产主管离职。中国民间经济分析机构安邦集团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跨国企业在华行贿呈现上升趋势。中国在10年内至少调查了50万件腐败事件,其中64%与国际贸易和外商有关。(《检察风云》)
  
  趋 势
  
  干部交流任职的“中央版”和“地方版”
  2009年下半年,中央发布《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特别强调要“推进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将干部交流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逐步健全党政领导干部交流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2010年12月中旬起,66名中央部委干部陆续“空降”至各省市,而根据“进一出一、统筹安排”的原则,各省市选派66名干部到中央部委交流任职的工作也同时展开。与此同时,不少省区市也相继推出干部上下交流的“地方版”,针对地方实际情况,显示区域各自特点。干部不再“一个单位定终身、一个岗位干到底”,干部队伍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新局面,使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充满新鲜血液,面貌焕然一新。(《领导决策信息》)
  今年国务院将出“三公”改革方案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制定出台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和会议、公务用车制度等改革方案。会议指出,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深化改革和保持稳定、应对当前挑战和完善体制机制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加快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要参》)
  全国5000多家非时政报刊年内将全面转企改制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表示,全国5000多家非时政报刊年内将全面展开转企改制。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非时政类报刊大约有6000多家,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党报党刊所办的都市报、晚报;所有企业法人办的报刊和诸如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公司办的行业报刊。今年首先要对这三类报刊进行转制,目前已经改制了1300多家单位。(《中国新闻周刊》)
  
  未定稿
  
  目前房地产调控还没有完全到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说,在严厉的房地产调整政策之下,房地产投资已经呈现出放缓趋势,个别省份房地产投资增速已经明显回落,对一季度经济增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一季度房地产投资的变化还只是结构性的,随着储备土地的加快开发,商品房投资增速暂时不会出现明显下滑,加上今年中央提出了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计划,可以弥补今年下半年商品房投资增速可能下滑带来的冲击。目前房地产调控还没有完全到位,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来源仍然十分充裕,今后还应该加强和完善房地产调控的力度和方向。(《经济要参》)
  计生政策调整时机已到
  清华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认为,我们面临的紧迫前景就是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甚至“人口负债”时期的来临。计划生育具体政策调整时机已到。关于制定计划生育具体政策的目标、内涵、措施需要随着时代发生变化,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阶段有不同内容,否则会陷入教条主义的陷阱。(《领导决策信息》)
  
  举 措
  
  京沪粤浙:将食品安全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
  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已率先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推行食品安全整治区(县)长负责制,统筹推进市县两级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实现各环节紧密衔接,有效形成全链条监管。(《瞭望东方周刊》)
  广东:对领导干部进行“教育问责”
  继前年对各地市“一把手”实施“教育问责”开全国先河之后,广东将再掀新一轮“教育问责”风暴。该省地级以上市党政领导干部2009年、2010年度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正式启动。据悉,考核结果将与领导干部的提拔、调整任用、奖励和责任追究相挂钩。(《领导决策信息》)
  江苏:专项治理公务用车,清理规范庆典活动
  江苏省召开全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和清理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根据规定,公务用车100%登记自查,任何形式的市庆、县庆、县改市等周年庆典活动一律不得举办。两项专项治理工作从5月份开始,到12月底结束。(《领导决策信息》)
  
  数 据
  
  监察部:78名厅级干部在工程建设治理中受处分
  中央工程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监察部副部长郝明金表示,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问题举报3.31万件,立案1.72万件,结案1.56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1273人,其中厅(局)级干部78人,县(处)级干部1089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698人。(《中国青年报》)
  一季度审计工作为国家增收节支40亿元
  国家审计署最新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审计机关共审计(调查)12491个单位。通过审计为国家增收节支40亿元,其中已上交财政16.9亿元,已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8.1亿元,已归还原渠道资金15亿元。(《经济要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