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酬是城市最重的体力活

2011-12-31 00:00:00韩浩月
领导文萃 2011年21期


  有的人是喜欢应酬的,他们当中的领袖人物被称为“派对动物”或“饭局组织者”。这类人通常意气风发、左右逢源,握手寒暄、嬉闹玩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于这类人,我并不反感,相反还颇为欣赏。人有能力大小之说,能游刃有余于各种应酬的场合,掌控场面,皆大欢喜,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一场饭局少了这样的灵魂人物,就会冷清得多。
  有多少崇尚热闹的人,就有多少喜欢清静的人。这些喜欢清静的人参加应酬往往是出于无奈,或是因为工作,或是因为感情,不得不滞留于应酬的场合中,扮演好绿叶的角色。他们需要做的是:在主角说完一个笑话以后配合发笑,不管那个笑话好不好笑;在“麦霸”一曲终了之后或热烈或应付地鼓掌,不管那人唱得是否好听。
  所以,经常在应酬的场合看到埋头吃饭的人、无聊发呆的人、狂发短信的人、昏昏欲睡的人、频频上洗手间的人、打哈欠的人……为了抵BFlJJtSCkhVH3XrQJVwNABvumdccyP6bLMMiaL1Yrxw=抗厌烦的情绪,或者不让自己的厌烦情绪流露出来,他们只能沉浸在自己的情绪循环体系中,等到一声锣响,应酬结束,才拖着疲惫的身心作鸟兽散。
  应酬是属于城市的,它盘剥的不仅是被工作榨取的所剩无几的体力,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损耗,心灵上的折磨。农村的人情往来多少还带有一些真诚的色彩,而城市里的应酬却多半是虚假的狂欢,它被赋予联络感情的名义,实际上却是建立在利益分配基础上的副产品,大家从应酬中各取所需。
  所以,要学会寻找应酬的乐趣,参与到应酬中去。我们的传统文化也一直倡导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应酬无异于自绝于社会。应酬也并非一无是处,起码你会从中发现,人性归根结底是一样的。在应酬时,平日可爱之人会流露出可恨之处,平日可恨之人也会展现出可爱之处。
  在应酬这个平台上,一些平日难以打通的隔阂会变得一马平川,在那一刻,你会找到朋友,你会和某人产生心灵相通的感觉,但千万不要得意忘形,应酬结束后,这个世界依然没有变化,你还是你,他还是他。
  在职场上,拍着领导的肩膀叫哥们儿是危险的。同样,在应酬的场合,短时间内对一个人产生知己的感觉也是危险的。
  (摘自《文化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