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中学专题学习网站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1-12-31 00:00:00孙洋成冬梅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1年9期


  专题学习网站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教学资源,展现了网络环境下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成为中小学网络环境下探究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不可或缺的平台和工具。下面就咸阳市22所中学专题学习网站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探究其在建设和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法,旨在提高我市教育资源建设和利用水平,进一步完善专题学习网站,使其真正发挥教育教学作用。
  一、专题学习网站的涵义
  专题学习网站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围绕某一项或多项专题而设计开发的资源网站。它通过对创设接近真实情况的专题、问题进行探究,并设计和形成专题成果,从而让学习者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和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习者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创新意识与信息素养。
  通常专题学习网站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专题知识库、专题资源库、专题协作学习平台和专题评价。其中,专题知识库主要向学习者展示结构化的知识;专题资源库为学习者提供了相关的扩展性知识,并且可以让学习者检索、上传、下载共享相应的资源;专题协作学习平台则为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提供便利;专题评价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过程评价、总结性评价、集体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评价工具和评价手段。
  二、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现状
  笔者采用网上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我市中学22个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从网站的结构、各模块的内容及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1.网站结构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专题学习网站的主要模块包括知识库、专题协作探讨平台、网上评价系统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网站开发者普遍比较重视学习资源库与专题探讨平台的建设,而评价系统与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是部分网站建设中的弱项。
  2.学习任务设置
  基于网络的专题学习是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的自主研究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所以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是专题学习网站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的研究性学习任务是专题学习网站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调查发现有45.4%的网站中没有研究性学习任务设置;有18.1%的网站中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学习任务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偏爱进行选择性学习。
  3.知识库的结构
  调查发现,大部分网站的知识库较丰富,足以支持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在22个样本中有13个网站的知识库根据自己专题学习的特点,分为结构化知识库和专题扩展资源库,占总数的59.1%;有17个网站提供了搜索功能或站外连接,占总数的77.3%。
  4.学习评价系统
  学习评价系统对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导航灯,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22个样本中,有2个网站没有评价模块,占总数的9.1%;仅具备基础知识评价(以测试为主)功能的网站有3个,占总数的13.6%。网站中,对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评价以学生自评为主,互评和教师的评价为辅。
  5.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包括技术帮助和学习指导两方面内容。技术帮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技术操作的帮助,一种是站内导航功能;学习指导功能包括给学生提供基础支持结构图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两方面的内容。22.4%的网站没有明确教学目标和学习流程,17.2%的网站没有设置引导学习的模块。网站导航不明确,容易使学生迷失在庞大的教学资源当中。
  6.网站主题来源
  通过统计发现,有13个网站的主题来源于实际生活,例如,蝌蚪的变化、磁铁的作用、三角形等,占总数的59.1%,其余网站的主题来源于知识。
  三、专题学习网站应用和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1.缺乏需求分析,研究专题针对性不强
  专题学习网站有很多优势,但专题学习网站形成的课程整合模式并非适合所有的课程、所有的教学内容。在建设前,首先应该进行必要性研究,作需求分析,研究专题学习网站的主题范围、制作规模,分析专题学习网站的学习者特征和使用范围,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再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开发教育资源。
  2.功能单一,缺乏交流、反馈和评价
  目前大多数专题学习网站结构较完整,初步具备进行网络学习的基本模块并且能够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但仍然存在网站功能单一、资源组织形式单调、缺乏必要的评价模块的问题。另外,有部分专题学习网站的内容、资源更新慢或从不更新,对学习者缺乏长久而持续的吸引力。
  3.缺乏支持学习服务系统
  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的专题学习网站没有提供任何形式的帮助,而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进行的学习往往是在师生、生生分离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有必要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服务,使其感到老师和同学就在身边,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向他们求助并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四、专题学习网站建设和应用建议
  1.重视专题学习网站建设的前期规划与设计
  在选题时,应立足于小的知识点,同时注意主题知识点的迁移性和拓展性。应注意从全局上把握选题是否具有各领域知识的统整性和广泛的意义,是否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应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程度、学习目标、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专题学习网站是供学生专题学习的平台,所以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寻找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拓展学习的资源,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自主开发一些学习资源,既要有基础性知识又要有适当的扩展性知识。
  2.提供有效的评测手段,及时收集反馈意见
  专题学习网站应为学习者设计出针对性强、含疑量适度、具有一定梯度等级的强化练习,以便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使评价和反馈是动态的。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即时记录,及时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教师对学习者的作品(上传的文章、课件、网页等)等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做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专家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教师根据学生评价的结果、反馈意见,及时修改、补充、完善网站内容。
  3.提供必要的学习服务支持系统
  首先,提供必要的技术性服务。学生初次通过专题网站学习会有陌生感,对教师开发的专题网站使用不熟悉,不知道如何开始学习,所以网站的设计者有必要设计、提供一些技术性的服务支持学习。例如:提示学生使用本专题网站前应该具备的初始能力。其次,对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支持服务。例如:能够经常和学生进行在线交流、答疑。再次,创建完善的导航系统。例如:可以提供站内检索、学习流程介绍等内容。
  4.网站设计应符合学生学习习惯
  在专题网站制作过程中,应邀请教学第一线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参与教学内容的设计,使专题网站教学材料的开发贴近教学实践。网站是为学习者提供的学习平台,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设置主题和内容,它的设计应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操作习惯,这样更容易让学习者接受,提高学习兴趣。
  5.通过各种手段提高教师的网站开发水平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教师培训。教育行政部门可定期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理念、网络技能、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学科教育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技术能力,使教师根据网站应用效果和教学反馈,不断更新完善学习网站。
  专题学习网站改变了学习者学习的形式与方法,从传统的教师的单向知识传授向学生的自主、能动、创造性交互学习转变,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注重提高师生信息技术素养,建设完善各种教育资源,利用学习型网站开展网络探究活动,建设、应用好专题学习网站,使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周静,冯秀琪.专题学习网站的特点及功能设计分析.远程教育杂志,2003(6).
  [2] 黄娟,李克东.开发专题学习网站及进行相关性学习的思路及方法.中国电化教育,2004(9).
  [3] 张艳红.专题学习网站的结构设计及相关案例分析.中国远程教育,2003(3).
  [4] 刘敏,李兴保.专题学习网站的调查与探讨.中国远程教育,2004(6).
  [5] 高军福.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中小学电化教育,2007(1-6).
  (责任编辑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