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视野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调查研究

2011-12-31 00:00:00朱亚宁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1年9期


  目前,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是教育界密切关注的问题之一。研究学校英语师资队伍的专业发展对于提高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对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心理、态度及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为其专业发展提出建议,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一、研究方法
  问卷设计是基于Shulman提出的教师知识结构,Bertels提出的教师学术知识结构,以及我国学者吴一安提出的外语教师素养等理论基础上完成的。问卷分为两个部分:基本情况调查和问题选择。基本情况调查为被试个人基本背景资料: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课时数、培训情况等;问题选择主要从专业教学能力满意度、专业教学知识、专业角色意识、自我发展意识等方面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问卷计分采用Likert 5点计分方式。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文献查阅、个人访谈、座谈等方法进行,运用统计软件处理调查结果,结合定性分析,得出调查结论。
  二、研究结果分析
  1.对专业发展必要性的认识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校英语教师对专业化发展有强烈的需求。调查中85.03%的教师,认为专业发展对个人及教学非常有必要。14.17%的教师认为无所谓,只有1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占0.8%。此外,教师对于本专业的教学能力和语言技能提高也有强烈需求,调查中大多数英语教师表示希望在“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学理论知识”等方面有所提高。
  2.对专业发展满意度的认识
  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英语教师已经意识到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各个方面的现状也呈现出不同的满意度,诸如专业教学能力满意度(占53.81%)、专业教学知识(占45.63%)、专业角色意识(占34.96%)、团队意识(占66.27%),并且从各个项目所占份额可以看出,英语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认识并不是停留在单一层面上,而是具有明显的交叉。
  3.教龄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年龄较大、教龄较长的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处于较好状态。这些教师对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都有着充分的认识,对专业发展的内涵也有自己清楚的掌握,所以在学习及培训中具有积极的态度并能深入思考。这也说明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教龄的增加,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心理渐趋于成熟。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个体心理与生理特征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这一趋势也体现在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心理的各个层面上。有着多年的教学经历,教龄在6~15年的教师更注重专业教学理念的掌握和运用,重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期望在共同愿景下个人与专业共同发展。这个教龄段的教师在对自己教学能力方面所作出的评价明显比具有1~5年教龄的教师更为成熟。
  4.职后培训工作情况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75%的英语教师回答曾参加过各种职后培训,以教学法为多,均是短期培训,为时4~6天。只有30%的教师认为此类培训“有助于教学”,“有助于自身的专业成长”。除了此类培训,参加过其他长期培训或参加一些学术会议的教师比例很小,仅占到10%。教师培训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忽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需要与意识;培训的内容与形式难以满足时代需要;教师在真正实施中遇到与教学实际情况相矛盾的问题时,自身的教学行为常常倾向于固有的教学方式。由此可见,我们目前的培训工作存在很大不足,需要大力加强教师职后教学能力的培训工作。所以,现行教师职后培训体制需要改进,有必要引进“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学习者共同体培训理念,使职后培训日常化、工作化、团队化。这样才能使教师学以致用,真正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5.学历和职称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刚走出校门就踏上讲台,在对职业的理解和自己的角色意识上的认识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与学历相似,调查结果显示,不同职称组的教师在教学能力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级职称组明显高于初级职称组。这说明更多的学习和职业经历会促使教师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职业内涵,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更高的追求。
  三、建议
  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内在因素指教师的自我完善意识,源于教师的自我角色期望、塑造、实践和追求。外在因素指的是学校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提高和管理。结合本实验,对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深化反思性教学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G.J.Posner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为此,Posner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反思性教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展开:教育叙事、反思随笔、微型教学、对话研讨等。时间上则可以灵活掌控,以一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或更长的时段为时限,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专业生涯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对自身素质和成长历程进行反思,回顾自己的专业发展和变化。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边反思、边实践,自己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负责。中学英语教师如果在获得经验的同时能够自觉反思,那么他的专业发展就不只是短期的、阶段性的,而将会是可持续的终身发展的过程。
  2.提高英语教师的校本科研能力
  校本教育科研是指学校从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就教育教学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一线教育工作者为主体,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直接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研究活动。DavidBridge指出校本科研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校本研究的课题应该主要来自学校实际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一般是直接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相关的。(2)校本研究的主体应该是学校中的教师。(3)校本研究应该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包括明确的目的、规范的过程和适当的方法。(4)校本研究的结果应直接用于学校实践的改进。校本教研中,研究的问题来自对自己学校实际的深刻认识,研究的主体又是学校教师,反映了教师对自身实践所进行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过程。在突出教师实践研究的同时,也突出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学校应积极鼓励英语教师进行持续性专业发展,在制度层面上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保障。采取学历与非学历、短期培训和长期进修相结合的方式为教师发展创造条件。针对英语学科特点,学校应拓宽教师发展渠道,重视教师的对外交流,努力创造机会选派优秀教师访学,鼓励教师参加较高层次的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将国内与国外培训相结合。此外,建立学习型学校文化,合理制定、实施、调整学校发展规划,根据自身发展的状况与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制定校本培训计划,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积极展开校本培训。校本培训通常采用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专项培训、通过科研进行培训等方式进行。鼓励英语教师建构合作学习模式,将不同教龄、不同专业发展水平、不同发展履历的教师组织起来,成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学习共同体。同时,也要加强校内校外课程的合作,以英语教师之间知识共享为基础来建立实践共同体,通过开放性的合作学习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黛琳.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 贾爱吾.中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2).
  [3] 吴琼.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调查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10(14).
  [4] 孟臻,须文瑜.反思外语教学法研究——谈外语教师自身发展.外语界,2005(6).
  [5] [美]费斯勒,克里斯坦森.教师职业生涯周期——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董丽敏,高耀明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6] 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从理论到实践.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