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0年江苏高考题第9题) 如图1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块A、B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B足够长、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在物块A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A、B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当A、B加速度相等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B.当A、B加速度相等时,A、B的速度差最大
C.当A、B的速度相等时,A的速度达到最大
D.当A、B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分析 处理本题的关键是搞清楚两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过程,当然,如果能使用vt图像分析处理则可以使过程更加直观明朗,便于分析。
原解 答案BCD,对A、B在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F1为弹簧的拉力;对A有F-F1=ma,对B有F1=ma,从静止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A做加速度减小的运动,B做加速度增大的运动,在达到共同加速度之前A的加速度一直大于B的加速度,两者的速度的差值越来越大,加速度相等时,速度差最大;之后A的加速度一直小于B的加速度,两者速度差值减小,直至速度相等。两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2所示,t1时刻,两物体加速度相等,斜率相同,速度差最大,因此B选项正确。t2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等,A速度达到最大值。两实线之间围成的面积有最大值即两物体的相对位移最大,弹簧被拉到最长,因此CD选项正确;再者,A速度始终向右,与F方向一致,除重力和弹簧弹力外其它力对系统做正功,系统机械能增加,t2时刻系统的弹性势能最大,因此A选项错误。
学生的质疑 笔者在课堂上讲解此题时,自认为已经分析清楚,但学生却对C选项提出了质疑:既然从静止开始到第一次速度相等,A的速度始终比B大,从而弹簧逐渐被拉长,弹力始终增大,那么为什么弹力不会大于拉力F呢?A物体有可能会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再做加速度反向增大的减速。
该学生还给出了vt图像,如图3所示,因此他认为速度相等时A的速度不一定最大,C选项是错误的。我一听似乎讲得很有道理,同学们也纷纷表示赞同,一时之间找不出批驳他的理由,吞吞吐吐之下只能暂且搁置,但心里始终反问自己:“难道这道高考题答案真的错了?”
笔者的思考 从受力分析来看,的确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但弹力是否会增大到超过拉力(也就是说A会不会减速)?必须定量地分析出A的运动(如加速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而要描述A的运动,从地面参考系去观察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物体随着质心要向右加速,另一方面又相对质心在振动。但从质心系中观察,A则相对于质心在左右振动(可证明在做简谐运动),这样便可以定量分析出A的运动。下面笔者将过程推导如下,供读者参考。
理论分析 把A、B及弹簧看成系统,系统的质心在外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质心加速度和速度分别为
aC=F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