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高龄妈妈:用生命延续的母爱

2011-12-31 00:00:00老歌
现代妇女 2011年7期


  ■老年丧女其痛彻骨
   1977年夏天,27岁的合肥医生李鹃和在省直机关工作的鲍子宽相恋,并幸福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1980年秋天,他们的独生女儿菲菲降生了。
  菲菲从小文静上进,各门功课一直非常优秀。
  1998年,菲菲如愿考上了南京的一所高校。2002年毕业后,菲菲幸运地进入了合肥的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工作上,菲菲兢兢业业,人缘颇佳,2006年,经同事介绍,菲菲与一名同龄军官相恋。瓜熟蒂落,2008年9月,菲菲与恋人喜结伉俪。
  然而幸福总像一阵风,来得快走得也快。正当李鹃夫妇准备抱个孙子颐养天年的时候,悲剧降临了。
  2009年正月初五,菲菲跟丈夫回池州老家拜年。当天晚上,旅途劳顿的菲菲与丈夫洗完澡后很快进入了梦乡,不料灾难发生了。卫生间的燃气热水器漏气,泄漏出的煤气钻进了夫妻俩居住的卧室,两条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定格在了28岁。这一天,距他们成婚仅仅4个月。
  女儿女婿煤气中毒双双离世的噩耗很快传到了合肥,李鹃只觉一阵晕眩,胸口发堵,一下子瘫倒在地……鲍子宽老泪纵横,大哭着跪在床上……在巨大的打击中,老夫妻一度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而夜夜哭得死去活来的李鹃只能住院,靠氧气机帮助呼吸。女儿走了,老夫妻的心空了。那年的清明节,哭干了眼泪的李鹃和丈夫在女儿的墓地旁边,给自己也预购了墓地。老人说,女儿女婿走得太匆忙、太孤单,这样,他们百年之后就能和女儿团圆了。
  老年丧女,其痛彻骨,生活变得寡淡无味。在鲍子宽夫妇生命最灰暗的日子里,他们不敢和别人聊天,别人也不敢在他们面前提孩子的话题。每天,老两口总是呆坐在女儿房间的床边,看着书桌上菲菲的照片,心痛如锥。
  
  ■求孕路上磨难多多
  菲菲去世后,很多亲戚朋友劝李鹃抱养一个孩子,希望她能从阴霾中走出来,但李鹃固执地认为,谁也无法撼动女儿在她心中的地位。去年4月的一天,丈夫的一个亲戚带着孙子毛毛来玩。丈夫趁李鹃下厨时,将毛毛抱到卧室使劲地亲他、逗他,李鹃在门缝中看见丈夫和毛毛的亲昵劲,眼泪“刷”地流了下来:原来丈夫的内心渴望有个孩子!我们为什么不再生一个孩子呢?自此,再生的念头便在她的心底生根发芽。
  李鹃翻箱倒柜地拿出女儿小时候穿过的小棉袄轻轻地摩挲着,一会儿把衣服贴在脸上,一会儿又把衣服贴在鼻子上,仔细嗅寻着女儿的气息,一会儿号啕大哭,一会儿傻傻地痴笑。
  亲朋建议她做试管婴儿的咨询。李鹃上网一查发现,国内5旬妇女进行试管婴儿术已有成功的先例,李鹃一下激动得跳起来,立即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丈夫,丈夫起初非常不赞成:“我们都是60岁的人了,这种手术很有风险。我自己也有心脏病、高血压,万一我什么时候先你而去了,你们母子将来该怎么办啊?”铁了心的李鹃则坚持说:“与其沉浸在悲痛中过日子,不如从悲痛中走出来,开始新的生活。我的子宫虽然已经萎缩,不能像年轻时那样自然孕育孩子,但我做过医生,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可以选择试管婴儿的方式来孕育孩子。”李鹃明白,试管婴儿手术和怀胎十月对于高龄孕妇来说,时时存在致命危险,但为了心中那份渺茫的希冀,李鹃决定冒死相搏!鲍子宽也只得痛苦地答应了老伴的选择。
  从2009年4月开始,李鹃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身体,为她的计划悄悄准备着。为了给老伴增加营养,鲍子宽高价买回鸽子、黄鳝和老鳖等给妻子补身子。2009年5月10日,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李鹃携自己和丈夫的体检报告飞赴北京,在一家大医院里与多位权威妇产科专家会诊。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有专家警告她,高龄产妇尝试试管婴儿死在手术台的病例时有发生;也有人劝她,像她这样的妇女做此手术成功率很低,当心花了钱却无法怀孕……也有的专家委婉地劝李鹃想开点,接受心理医生的抚慰疏导,尽快走出丧女之痛。
  北京之行无果,李鹃并未绝望。相反,再次生产的强烈愿望在李鹃的心中肆意疯长。2009年6月,李鹃再度经熟人介绍,找到了南京一位从事试管婴儿的专家,可对方一听说她的年龄已近60岁,直摇头说:“你都这么大的年纪了,还折腾什么?再说即便你生个娃娃,孩子究竟该叫你妈妈,还是叫你奶奶合适?”李鹃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
  求孕路上坎坷多,但李鹃没有放弃,她对未来充满了期盼和希望,她坚信,奇迹总属于执著的追求者。在求医的漫漫征途中,她与丈夫办理了再次生育的全部手续。
  
  ■枯木逢春再生新芽
  苦心人天不负。2009年7月8日,李鹃再度找到了合肥一家大医院从事试管婴儿研究的权威专家。一见面,李鹃便拉着专家的手声泪俱下地说:“大夫,没有了孩子的家是一个残缺的家,生命、金钱对于我来讲都已毫无意义。为了那一声‘妈妈’,哪怕只有一丁点希望,我都愿以生命做代价去尝试!”震撼的母爱,求子的执著,深深打动了专家,院方最终决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为她圆梦。
  2009年10月13日,经过促排卵阶段,该院生殖医学中心医生从李鹃体内取出一些卵子,又取出她丈夫的精子,使卵子受精,十几个小时后,多个胚胎在培养皿里成活。医生选择了几枚优质胚胎,移植回母体子宫。至此,医院为李鹃和丈夫成功进行了他们期待已久的试管婴儿手术。移植12天后,血液检测发现李鹃已经有妊娠反应;移植3周后,B超检查显示,有一个胚胎,胎囊、胎芽发育正常,无任何不良反应,李鹃成功怀孕了!
  李鹃激动得泣不成声,她终于可以一偿夙愿,再次做母亲了!从当月开始,李鹃就开始每天吃药、打针,调整自己的内分泌,让已经萎缩的子宫恢复“青春”,为胚胎提供良好的孕育环境。连打了3个月的内分泌针,李鹃没有食欲,甚至疼得一度无法坐下来,可是为了心中那个美好的期待,李鹃咬牙坚持了下来。
  经过3个月的用药,李鹃脸色红润,身体的各项生理指标恢复得比院方预期的都好,就连医生也十分吃惊。与此同时,李鹃在饮食起居上严格要求自己。还买了很多指导生育的书,严格按照科学要求去做,格外小心地呵护着腹中的小生命。这一次,李鹃终于熬过了妊娠前3个月最容易流产的危险期。
  2009年1月中旬,医院再次宣布胚胎新生命成功孕育着床,而且还是一对双胞胎!鲍子宽得知消息后惊喜万分:“上天厚我啊!”在巨大的惊喜中,鲍子宽禁不住热泪盈眶,李鹃也忍不住喜极而泣,再为人母的巨大幸福像一股热流涌遍她全身,夫妻俩抱头痛哭……老鲍今天煲鸡汤,明天煲排骨汤,忙得乐颠颠的,天天亲自喂老伴。
  随着胎儿在体内成长,李鹃的呼吸变得很困难,不能平卧在床上,那样她就喘不上气。她只能向后倾斜地躺着,可身体的重量全压在腰臀处,让她度日如年。怀孕7个多月的时候,李鹃已出现了双脚和腿部浮肿等症状。幸好医院的全面检查显示,李鹃本人和两个胎儿都还十分健康。医生告诉她,因为年龄太大,小孩出生前的每一天对孕妇来说同样都至关重要。
  2010年5月7日,已经怀孕7个多月的李鹃住进了医院待产。提前几个月退休的鲍子宽专门陪护照料妻子,每当午后的阳光斑驳地洒在病房时,鲍子宽会轻轻拍着妻子的肚皮喃喃自语:“天堂里的女儿啊,你听到了两个小妹妹的哭声了吗?”
  考虑到高龄产妇的复杂情况,5月25日日上午,怀孕34周的李鹃在合肥105医院剖腹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一个是1.85公斤,一个是1.45公斤。考虑到孩子体重偏轻,而且是早产儿,所以孩子一出世就被送入暖箱进行重症监护。生命的奇迹震撼了江淮大地,很多热心市民拥进病房,为李鹃捐款捐物。在院方的精心照料下,3周后,母女3人平安出院。
  如今两个孩子出生一年了,非常健康。为了养活女儿,李鹃操起了医生的老本行,应聘到一家保健品公司讲授护肤保健知识,由于要经常出差很辛苦,但为了孩子,她咬紧牙关坚持。
  李鹃家的客厅还摆着大女儿的照片,但有了两个新生命的陪伴,李鹃一扫昔日的阴霾,变得开朗乐观。她说:“我们有信心把孩子抚养成人,为了两个孩子,我和老伴会好好保重自己,争取活到100岁!”
  而今,有了生活新动力的鲍子宽也变得“抠门”起来:“能省一个是一个,两个小生命是我现在唯一的希望,我想在有生之年留给她们更多的东西。”老鲍还认真规划了自己的夕阳人生:“现在我已经61岁了,我要多锻炼,把身体炼硬朗,尽可能多活几十年,多照顾老伴和孩子!”
  编后:近年来,“高龄产子”的现象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高龄产子最主要的原因是老来丧子的悲伤和寂寞。高龄妈妈李鹃,在爱女去世之后,不惜倾家荡产去尝试“试管婴儿”,以生命为代价铤而走险,就是为了重新听到一声久违了的“妈妈”,这样执著而热切的母爱,让人深深地感动。■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编、上网、转载,违者必诉诸法律!)(责编 冰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