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青岛一所大学学了四年平面设计,大学毕业那年和济南一家广告公司签约,尽管薪水不高,可是公司包吃包住,和那些还没有单位接收的同学相比,我已经很知足了。
公司是家夫妻店,规模不大,设计人员不单纯做设计,还兼做业务,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好在公司就是家,就近方便,省却了一笔交通费用,我每次出去跑业务通常骑老板娘的电动车,泉城的大街小巷就是这样熟悉过来的。
老板夫妻俩和我们员工吃的是同一锅饭,我住的是四人间的职工宿舍,上下铺的钢丝床,还不如大学宿舍里的木板床。
上班的新鲜劲一旦过去,我便陷入了日复一日的枯燥无味中。时间一晃,我已经在这家公司待了两年了,薪水却一直在千元左右徘徊。期间,我向老板提出涨工资,老板列出在省会城市租房、吃饭、交通等一系列费用,大意是公司管吃管住,每月给我1000元工资不少了。我的干劲越来越差,男友在北京半工半读,早就来电邀请我过去一同发展,我却迟迟下不了北上的决心。
这两年,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公司被挤兑得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一些大型画册、企业内刊的大活越来越不好接,平日里就是设计一些名片、单页、海报等,已经有几个同事跳槽去了别的公司,月底开工资的时候,老板娘的脸色越来越厚,比她脸上的妆都暗。
危机也是机遇,今年春天,当别人都逃离北上广的时候,我踏上了北上的列车。我已经没有退路,不管前面是刀山还是火海,都得闯一闯。
男友在一个远房亲戚的建筑公司做资料员,他早早帮我在五环外租了一间房子,房子小的只能放下一张硬板床,四周没有一个窗户,门是唯一可以通风和出入的地方。天子脚下,寸土寸金,京城不菲的房租已经不是我们这些外地打工者可以承受的价格。
尽管之前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心理准备,我还是没想到工作那么难找。熙熙攘攘的人才市场上,大学生多如牛毛。我读的是一所三流大学,工作这两年的设计作品也不是多么出色,能拿得出手的筹码不多。很多公司对设计人员的要求很高,要么要求既会设计又懂文案,要么要求会3D、CAD。每次参加招聘会,投出十多份简历,每次都石沉入海,整整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我才找到一份平面设计的工作。
工作久了,才知道自己所学甚少,社会是一所崭新的大学,教给我们的不只是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还有太多的为人处事的道理和职场政治。新公司发展前景不错,设计部的老员工除了基本薪资之外,还有效益工资,让我这个新手羡慕不已。
三个月的试用期后,我被转为正式员工,正当我准备大干一场时,公司的股东突然撤资了,一夜之间,公司人去楼空,手中拿到的那点遣散费还不够维持在首都一个月的开支。我欲哭无泪,恰好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家里要盖房子,问我手头有没有钱。我告诉母亲,我又一次失业了,母亲紧张地说,要不回来吧,北京那地方不好混的。母亲的话让我心里一颤,我真想打道回府呀!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除了自己的父母,谁能理解我只身在外打拼的辛苦!
每个月400元的房租,我都负担不起了,幸亏有男友的接济,否则我早就弹尽粮绝了。七月高温酷暑,我又开始了马不停蹄的找工生涯。拥挤的公交车上,再好的妆容下了车都变了模样,人才市场和天气一样火热,火辣辣地让人透不过气来。
设计师的工作不好找,我应聘到一家网络公司,负责电子商务。这份工作门槛低,只要略通电脑,培训一周左右就能上岗。久而久之,我就摸到了规律,经手的单子多了,薪水也直线上升。
收入高了,我盘算着在附近的大学报个培训班,添几件像样的行头。我还没来得及改善自己的生活,房东说急需用房,让我在一周之内搬家。我成天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时间去找房子,更何况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经验老道的同事给我介绍经验,说今年国家房产形势有所改变,房东让我搬家可能是为了涨房租。
周末的晚上,房东又咚咚来敲门了,我开门见山地问她加多少钱才能继续租这间房子?房东胖胖的脸上掩饰不住一丝窃喜,最终我加了200元钱,才得以睡一个安稳觉。
在城市里进进出出,别说一套房子,就是一张床都要寻寻觅觅,比起那些城里孩子,我们这些农村孩子不知要付出多少,要拼搏多久,才能敲开一扇城市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