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 乔布斯说,他花了半辈子时间才充分意识到人才的价值。如果留意12年来苹果管理团队的人员组成,那么,你会发现有些人一直待在这儿,有些人离开了,但每个位置上都有一名优秀的员工。网络顶尖人才,或者说组建由顶尖的设计师、程序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A级小组”,一直是乔布斯的核心工作。他们是全美软件业的精英,他们热爱并传承着苹果公司的文化。而这支顶尖团队正是由乔布斯一手打造的。
事实上,“苹果”的确不像是一家公司。一般来说,一家公司总会有远大的销售目标,就像比尔·盖茨说“微软”的目标是“让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有一台电脑”,但乔布斯却说:“苹果的目标是制造世界上最完美的产品,而不是成为全球最大或者最富有的公司。”更为疯狂的是,乔布斯在公司内倡导“让我们做海盗吧”,并且让员工穿上印有“海盗”字样的衣服,此外,还屡次让员工在自己的产品上签名。
与其说“苹果”是一家公司,不如说它是一家艺术家俱乐部。乔布斯则是这家俱乐部内最大的艺术家。他与生俱来的完美主义,让他无法接受不完美的东西。据说,乔布斯的整栋房子内没有一件家具,甚至连一张床也没有。乔布斯的好朋友,甲骨文公司创始人拉里·埃里森曾在公开场合证实此事,他说:“我以前就住在乔布斯的隔壁。有次,我去他家时,看到他的家里竟然没有一件家具,这太令人吃惊了。因为,乔布斯找不到令他满意的家具。如果达不到他的要求,那么,他宁愿家里空空如也。”
完美主义者乔布斯把自己特有的天才与执著的性格特点以及按照他自己的规则玩游戏的脾气全部带入了苹果公司。他全神贯注地追求他的梦想,并且追求卓越,借此开创了一种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使得苹果公司成为创新的标志,并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业绩。
1992年9月底,乔布斯率领麦金塔电脑小组举行了一次静修大会。地点在离苹果公司100多英里的帕哈楼沙丘城。参加大会的成员约有100人,平均年龄为28岁。活动开始时,乔布斯在黑板上写下一句鼓舞士气的口号:“做海盗比做正规海军棒多了。让我们一起干海盗吧!”接着,他又写下一句富有煽动性的口号:“热爱你的工作,一周奋斗90个小时吧!”通过海盗的寓意,乔布斯向大家灌输了这样的理念:你们参与的工作意义非凡。霎时,掌声和欢呼声响彻整栋大楼,与会成员纷纷站立起来向这位“海盗王”宣誓,他们都想做特立独行的海盗。
然后,乔布斯就像魔术师变魔术一样拿出一件印有醒目的“海盗”两字的T恤衫,并套在自己身上。很快,每位参加活动的成员都得到这么一件T恤衫。虽然每个成员都穿这么一件T恤衫,但并不是所有的T恤衫都完全一样。在少数几件T恤衫的左胸下面印有一行小字,“麦金塔骨干”。很明显,乔布斯是想通过这种差别待遇的方式,来刺激这群自命不凡的员工。看吧,有的人是擦甲板的普通海盗,有的人则是陪同船长用餐的高级海盗。
为了按计划推出这台举世惊叹的“麦金塔电脑”,乔布斯可谓煞费苦心。当时,虽然不少核心工作已经完成,但仍然存在许多棘手的问题有待解决,乔布斯需要大家奋力冲刺。为此,他通过这次静修大会,营造了一个士气高涨的氛围。“海盗”这个主题是鼓舞团队士气的强力黏合剂,它给“海盗队员”们的感觉是,我们是特立独行的,我们生产出来的计算机与苹果公司其他员工设计出的计算机是完全与众不同的。有人,甚至在麦金塔大楼里树起了一面带有白色头骨图案的海盗骷髅旗帜,以表明海盗团队的独树一帜。
乔布斯将“麦金塔电脑研发组”命名为“海盗团队”,而他则是这个海盗团队的头目。他积极说服苹果公司内最优秀的人才加入到麦金塔电脑研发小组来。他的海盗队员们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下努力工作,以致他们的工作效率远远高于其他任何一家计算机公司,甚至令整个计算机产业界为之汗颜。短短2年时间,麦金塔电脑小组的成员就研发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出色的电脑。此后,“海盗精神”成了凝聚苹果团队的灵魂,“苹果”的每一个员工都知道自己为何而战,都确信自己正在从事一项意义不凡的工作。
组建一个团队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把团队成员凝聚在一起,并让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单枪匹马、大包大揽是很难获得成功的,伟大的事业需要一群忠诚于共同理想的人,团结一心。如果你无法激励别人一起为你的理想而奋斗,你就无法取得成功。正如乔布斯说:“就像你想把许多东西搬上山一样,你自己一个人是干不了的。”乔布斯之所以能带领一群自命不凡且毫无纪律的人开创伟大事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用一种文化和精神凝聚他们,这种软实力其实是一种硬实力。
1980年,充满激情、奋斗不懈的乔布斯开始着手整理苹果公司的企业文化,为此,他撰写了一份《苹果公司文化备忘录》:让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拥有电脑,是我们的梦想,并且我们为此积极努力着。我们齐心协力,奋斗不懈;我们制造一流的产品;我们生产与众不同的东西,同时从中获利;我们手连手、心连心,不是赢就是输;我们充满激情,富有创意,共同开创公司的康庄大道。我们所有员工都踏上了这趟冒险的旅程,我们的所作所为与公司的命运息息相关,我们要为公司创造一片美好前景。
正是这样的企业文化赋予员工使命感,让他们确立了高远的目标,激励着他们将所信仰的一切变成现实。谨小慎微的想法是无法让人热血沸腾的,雄心壮志才能鼓舞人心。乔布斯十分笃信这一点,他从一开始就在公司传递改变世界的梦想,为大家勾勒出一幅异常辉煌壮丽的未来景象。他常常鼓励员工说:“让我们一起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点儿印记吧。”他还说:“苹果骨子里有着非常强烈的信念,就是要将最尖端的科技变得更容易为人所用。”在苹果公司,工作几乎上升至宗教般奉献的程度。乔布斯深知,一个崇高的目标将唤起人们奉献的精神,因此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传递梦想的大师,正如他所说:“韦恩·格雷兹基说过一句名言,我一直铭记于心。他说‘我跟随冰球飞行的方向划去,不去管它曾经的位置’。从苹果公司成立开始,我就把这一信念贯彻到我的生活与事业中,并且我会继续坚持这么做。”他在苹果公司创造了为改变世界而奋斗的企业文化,为员工们描绘出一幅让人无法抗拒的美妙图景,用宏大的目标赋予员工们所需要的价值感,鼓舞着他们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许多人离开工作多年的公司并不是因为他们一心想成为草根创业者。他们辞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目前的工作失去了激情。许多富有远见卓识的公司都会倡导“内部企业家精神”,鼓励员工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从中发现创新的想法。乔布斯深谙此道。在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乔布斯说:“大家都知道,苹果的团队其实一直秉承了内部企业家精神,它们本质上是一种从车库起家的草根创业精神,只是你创业的地点不是车库而是大公司而已。”乔布斯十分注意培养员工的“内部企业家精神”,他希望员工在大公司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创业者的作风,敢于大胆想象,冒险创新,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凡是跟乔布斯合作过的人都知道,乔布斯每做一件事都有一种使命感,他对自己的工作饱含激情。他对工作的激情使得他经常对员工大喊大叫。有意思的是,许多员工或合作伙伴都喜欢被他训斥,欣赏他带给他们的激情。乔布斯对自己的梦想有着无比坚定的信心,拥有如布道者讲经般的热情,如狂热分子般发誓成功的决心,在他的带领下,苹果公司孕育出强大的激情文化。他为公司描绘未来的蓝图,用始终不变的愿景来激励员工,并且使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将公司的愿景转化为内心深处的理想。他那一个个看似无法实现的幻想,足以让设计师们奋斗许久,甚至是自己的一生。他的团队都虔诚地相信他所说的凡事皆有可能。在他的团队里永远涌动着一股炽热的生命力。正如《财富》杂志对苹果公司团队精神的评价:“苹果公司有大量工程师,但对他们来说,不是仅仅拥有技术优势就够了,他们还必须具有激情。激情是克服设计和工程障碍、准时完成项目的动力;激情能促成同事间的良好竞争,让弱者淘汰,或者反对不能胜任的上司。‘心脏承受能力不强的人,不适合在苹果工作。’”激情是苹果最不可或缺的资产之一。
(摘自江苏人民出版社《苹果的哲学:乔布斯给中国CEO的四堂必修课》 编著:李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