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酒店行业作为生活性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需要有大量的专业门人才的支撑,职业院校作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组成,可以通过开设酒店管理专业为其提供人才。本文从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对该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酒店管理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产业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是重点支撑型产业,积极发展旅游业,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酒店业现已发展成为我国服务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人才开发是酒店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前,作为江西省现代服务业的建设与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特别是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职业院校作为国家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急需的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也成为学校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结合行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制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人们对服务业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酒店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职业院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时,必须结合行业的人才质量要求,制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应该加强与酒店行业、企业的合作,深入企业调查工作岗位质量标准,组织由行业、企业在经营和管理方面的专家及能手参加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岗位需求和工作能力要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指导实训和实习,建设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
2.紧贴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与校企合作企业的交流和走访毕业生就业单位,我们了解到,当前人们对酒店类的质量要求从单纯的追求硬件质量逐步转移到个性服务的要求上。因此对从事人员的工作要求就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如沟通技巧、表达能力、服务意识、客户心理等都是满足酒店消费者需求的重要因素。因此,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应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