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1-12-31 00:00:00马成红
考试周刊 2011年74期


  摘 要: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建立在能动性、主体性、独立性的基础上,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方法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逐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形成以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教学模式。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谈一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一、注重师生互动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考虑到教学目标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来创设问题、凸显问题。我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具体学情和教材实际,尽可能地将书本上面的内容搬到生活中来,采取课本剧表演或者动作表演等手段进行情境教学,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又可以在师生互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我在教现在完成时态时,就与一名学生配合共同完成教学活动:“Please close the door.”那名学生就走到门口去关门,接着我向全班学生问道:“What is he doing?”学生们都大声回答道:“He is closing the door.”在学生关好门后,我再问:“What has he done?”在此过程中,我慢慢放大学生心中潜在的问题意识,慢慢启发学生回答:“He has closed the door.”在听到学生的回答后,我立刻将“He is closing the door.”“He has closed the door.”写在黑板上并带领学生一起读了若干遍。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真正将学生的问题意识内化成为学生的知识,我又让另一位学生擦掉黑板上的字迹,然后问道:“What are you doing?”那位同学立刻回答:“I am cleaning the blackboard.”在学生擦掉黑板上的字后,我追问道:“What have you done?”那位学生马上就回答:“I have cleaned the blackboard.”之后,我就在黑板上板书了这两句话,并为学生总结归纳出现在完成时的主要用法之一:表明过去的动作对现在产生的影响和结果,其构成形式为:助动词have/has+动词的过去分词(p.p)。上述教学活动创设的情境,不仅凸显了问题的教学模式,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英语课程资源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紧紧围绕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内容,利用英语课程资源开展中英篇名赏析、中西文化对比等,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的阅读和创新性分析,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例如,要想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强化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可以要求学生研读《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第一单元Reading的“Cultural differences”,以及模块九第一单元Reading的“Canadaland of the maple tree”,等等;要想让学生掌握更多关于经典文学作品的知识,更加深入感受如何写作文学作品评论、如何进行评析作品,可以要求学生研读《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八第一单元Reading的“Appreciating literature”,第二单元Reading的“Turandot in Beijing”,等等。在上述单元的研读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各组再推荐代表上讲台交流,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更加高涨,发言的态度更加积极,讨论的观点更加丰富,真正让学生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大大提升自己的问题意识。
  三、开展研讨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适时结合教材,组织开展社会热点、时事焦点,开设主题研讨课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在教学实践中曾组织学生围绕全球能源问题、气候问题、经济与环境问题、毒品与犯罪、核武器与战争、名人与广告问题等开展专题研讨。例如,我在教学《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四第三单元Reading的“Not just watching a film...”时,就组织学生研讨关于虚拟现实能否代替真实生活中人际交流的问题。在课堂研究之前,我要求学生广泛收集相关的中英文资料,在熟悉掌握常用英文表达法的基础上,再开展课堂上的研讨。采取上述教学,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掌握相关主题的核心词汇,而且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眼界,为思辨的大脑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从而让学生能够有机会用英语的思维有理有据地、充满思辨地阐述对社会热点、时事焦点的看法。
  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一定要善于开动脑筋、不断更新观念,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使学生觉得英语课好学、易学,有效减少学习英语的焦虑感,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董敏丽.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优化英语教学的新途径[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14).
  [2]宋乃庆.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