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词汇学习策略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2011-12-31 00:00:00滕银红
考试周刊 2011年74期


  一、引言
  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Wilkins(1972:11)曾说:“没有语音和语法,还可以传达一点点信息,但如果没有词汇,那就不能传达任何信息。”近来不少专家学者对词汇的学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吴霞与王蔷(1998)、王文宇(1998)在词汇学习策略研究中发现,中国学生运用包括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在内的多种策略学习词汇;策略的运用和词汇的质量都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即学优生和学困生词汇学习策略存在较大差别。尤其是学困生,他们常常抱怨记不住单词,或者记住的单词不一会就忘记了,即使记住了一些单词,也不知道怎样正确地运用。这充分表明,怎样帮助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扩大并维持词汇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学困生的教学历来是英语教师倍感头痛的问题,我们对学困生的词汇学习策略展开专项调查,以期发现他们与学优生在这方面的差异,并针对这些差异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二、现状讨论
  1.学困生的词汇学习观念
  大部分学困生都认为词汇应在上下文中尤其是运用中记忆,不赞同死记硬背这种方法。这表明学困生在词汇学习观念方面与学优生是没有显著差异的。
  2.元认知策略
  在我调查的12个元认知词汇学习策略中,学困生很少使用的就有9个。两个被大量使用的策略是注意重点单词和常出现的单词这“选择性注意”的两项子策略。这表明,缺乏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是学困生英语水平低的两个重要原因。这证明了我的第二个假设,即学困生很少使用元认知策略。对学生的访谈也证实了这一点:“我以前从不去反省自己的词汇学习什么过程、效果等,回忆自己的词汇学习过程怎样、内容有哪些、有什么体会等。”这与诸多的研究结果完全一致(D.Nunan,1997;E.R.Zohueh,2003;纪康丽,2002;潘黎萍,2006)。
  3.认知策略
  就认知策略而言,调查结果有些出乎预料。初中生最普遍使用的是做练习策略,平均值为3.3917,标准差1.0352;其次,上下文策略、机械记忆策略、查字典策略等也被学生普遍使用,其平均分值都超过3分。这与吴霞和王蔷(1998)对学优生调查的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些学优生使用了大量的认知词汇学习策略,尤其是广泛阅读这一策略。根据该调查,学优生主要是在上下文中和应用中记忆单词;而我调查的学困生尽管也认为词汇应该在上下文和应用中记忆,但他们所采用的主要策略却是反复做练习策略、上下文策略、机械记忆策略与查字典策略等。关于需要深层大脑加工的策略如分类、联系等使用很少。
  4.社交/情感策略
  除上述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外,我还调查了学困生词汇学习的社交/情感策略,其结果证实了我的假设,即学困生很少通过与他人合作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或与他人交流学习经验。与同学合作记忆策略的平均分最低,仅为2.0163。这到底是由于他们不喜欢参加合作性学习活动,还是教学环境没有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可能,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三、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我们本次在初中学生中进行的词汇学习策略调查旨在了解学困生词汇学习的现状,以促进初中英语词汇的教与学。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第一,尽管大部分学困生也认为词汇应在上下文中尤其是运用中记忆,不赞同死记硬背这种方法,但他们所采用的词汇学习策略仍十分有限,仍主要集中于死记硬背、反复拼写、边读边写、猜测和查词典等少数几个策略上。
  第二,可能是由于学困生认知能力的局限,他们除了选择性地注意重点单词和常出现的单词以外,很少使用其他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与训练的确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第三,学困生很少与他人合作。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词汇学习上都未采用社交/情感策略。这是学困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上的另一致命弱点。
  (二)启示
  本次调查得出的结果对学困生在词汇教学上有一定的启示。
  第一,很多学生仍习惯于传统的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对老师的依赖过多,学困生尤其如此,相对于学优生来说,大部分学困生在课堂上缺乏积极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知识的传授,比如教会他们如何把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交/情感策略运用到词汇学习中,指导帮助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词汇学习策略体系。
  第二,英语词汇习得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教师应在课内外对学困生的词汇学习加强管理与引导,定期检查他们的词汇学习进展情况,如定期进行诊断性测试,不定期进行阶段性检查,以期及时发现他们在词汇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采取对应措施。
  随着时下《牛津英语》教材的广泛使用,词汇量不断增加,学困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匮乏势必会影响其英语词汇学习,甚至影响英语整体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困生具体的词汇学习过程的活动来采取适合于他们的词汇教学策略,从而使其不断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