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针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与现状之间的矛盾,需要采取一些解决手段,于是适用于此类教学的任务型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任务型教学是目前外语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就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 大学英语口语 教学模式
一、引言
2007年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突出强调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为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型教学法在我国被各类各级学校应用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中。本文重点探讨其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问题。
二、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定义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之一。它将语言研究的重点从语言结构、语言规则为研究对象转变为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动态使用,其研究领域和关注焦点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语言教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任务型教学的又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Krashen将语言学习分为“习得”和“学得”两种。他认为“习得”是在自然条件下的语言环境中非正式的学习,与儿童习得母语相似。而在我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显然不符合这一前提,多为“学得”。为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我们需要采用可以创造接近“习得”语言环境的教学模式。
认知心理学家把动机分为两类: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内部动机是指学习者自身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外部动机是指学习者受外部环境作用,学习动力主要来自父母、就业压力等,当然也包括课堂或学期教学任务。Brown(1981)把动机归纳为以下三点:(1)整体动机(global motivation),指对英语(外语)口语学习的一般态度。(2)情景动机(situation motivation),指出自然习得情况下学习者的动机不同于课堂学习者的动机。(3)任务动机(task motivation),指对具体任务的动机。
关于任务型教学,学者们有如下表述:Nunan(1989:15)认为任务应是课堂内要求学习者用目的语进行理解、处理、生成、互动,在此过程中,学习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语言的意义而非形式。Brown引用Breen(1994:53)认为,任何有组织的语言学习努力,具有特定的目标、合适的内容、特殊的工作程序,对任务承担者来说产生一系列结果。Richards(2000:468)认为任务是为达到某一具体的学习目标而设计的活动。任务的不同方面会影响其在语言教学中的使用。综上,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核心的单位计划、组织教学的途径。它与交际教学的本质相同点是都把培养学习者用目的语交际的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
三、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任务的设计
任务型教学模式以任务的完成为目标组织教学单元,因此在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任务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Skehan(1998:95)提出了任务的五个特征:(1)意义是首要的;(2)有某个交际问题要解决;(3)与真实世界中类似的活动有一定关系;(4)完成任务是首要的考虑;(5)根据任务的结果评估任务的执行情况。这个总结是较为客观的,也很符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在任务设计的环节,我们应注意在充分了解学生口语水平,尽量了解学生学习动机的前提下,任务设计难易适中、活动任务取材新颖。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任务还要保持连贯性,任务之间应该具有一致的教学目的或共同的教学目标,同时在内容上应该前后连贯、相辅相成。我们将任务的设计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总体任务
总体任务的设计应符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新世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的要求和精神,让学习者能够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在这个基础上,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应把重点放在培养英语口语流利、兼具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上。
2.阶段任务
阶段任务是总体任务实现的分级体现,它将总体任务的实现分为几个步骤,再按照各部分间的轻重缓急分阶段实行。需要注意的是,各阶段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兼顾全局、稍有侧重的交系。我们认为要实现英语口语的有效交际应具备以下步骤。第一阶段:语音语调。新生入学后的首要任务是纠正发音。语音语调是语言交际过程中最先接触的环节,正确的语音语调不仅可以减少交际中所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减少可能出现的障碍,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克服害羞紧张心理。在语音方面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1)正确认读单词的发音和重音;(2)朗读、表意时能够正确把握重读单词、停顿和整句语调。这一阶段的任务完成测试可设计为演讲、新闻等语音材料的模仿或电影配音等。第二阶段:量化积累。仅有标准的发音是远远不够的,在达到第一阶段目标后应将教学重点放在信息表达上。我们将这一阶段的完成测试设计为演讲、看图说话或就某一话题陈述观点等。第三阶段:质的飞跃。为达到自由交际、自如应变的目的,我们将第三阶段的完成测试设计为辩论。至此,学习者应达到语音面貌良好,表达清晰准确,应变自如,从而实现有效交际的目标。
3.单堂任务
单堂任务的设计应处处体现阶段任务和总体任务。在课内,以学生为中心,努力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注意方法的多样性,话题的实效性和趣味性,文化的渗透,还要加强课堂监管,提高课堂质量;在课外,组织学习小组、英语角等搭建一个可以互相学习、自由交流的平台。
四、任务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
传统的“3P”模式适用于初期语法教学。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3P”教学的弊端日益凸显。为适应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应运而生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处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在“做中学”。我们应认清,任务型教学应是一种指导思路,而不是一种固定的、唯一的教学模式。“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教学方式只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就是合理的。我们应根据具体的课型来确定和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汲取各种教学法的精髓,灵活运用于大学英语口语课堂。
五、结语
近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增设了口语考试,但仅限于少数优等生。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于2005年开始试行口语考试,但主要针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有一定偏差。考试机制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发展。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加之各级职能部门及学校对口语的重视、口语教材的推陈出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就会形势喜人。
参考文献:
[1]Brown,H.D.Teaching by Principles.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 Regents,1994.
[2]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Richards,J.C.et al.Longman Dictionary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5]Skehan,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8.
[6]Willis,J.& Willis,D.Challenge and Change in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文教育出版社,2002.
[7]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8]韩瑾.3P教学模式与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6).
[9]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社,2003.
[10]刘海清.利用学习动机理论指导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教育革新,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