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评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1-12-31 00:00:00汤太奋
考试周刊 2011年85期


  摘 要: 英语课堂教学离不开评价,英语课堂教学过程贯穿了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等。教师在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评价中,要注意评价的系统性、激励性、高效性、发展性。
  关键词: 英语课堂 教学评价 应用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课堂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近年来,广大英语教师在课堂评价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其中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困惑。过去,只要是提到教学评价,仿佛就是谈论学生的测试水平,学生的学习等级或教师在学期末的终结性评语。长期在这样的评价标准指导下,教学只能走向应试教育,学生成了死记硬背的工具,高分低能的“人才”阻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事实上,教学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就评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具有系统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英语教学对学生有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要求,而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英语学习者而言,这四方面的要求层次和标准都不一样。因此,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建立不同层次的课堂学习评价项目和标准,力求全面综合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例如,我校在建立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表时,分别对每位学生在听力、语音、书写、参与学习的态度、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做不同等级的记录,此评价表可作为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完整的评价系统,让学生知道要努力的方向,如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等,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有了较为完善的课堂评价系统,还要有详细的操作细则。现在的班级基本上有四十人左右,英语老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不能进行逐一评价,因此,老师要把学生平时的朗读、背诵、书写、课堂表现的评价落实到各大组组长及小组长身上,实施层级管理。学生在课堂中能否大胆发言,da1e75b8f974fe4ad16e48ef6a3999b6回答的正确率和老师的表扬,等等,都由小组长和学生在课后做好评价记录。这样学生在小组评价中能及时地反馈学习情况,同时能在组长和小组长课后的帮助下进行查漏补缺。长期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各方面的评价能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信心。
  二、以正面激励为主,面向全体
  我们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每一个足迹,及时发现学生的每个闪光点,使学生处处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都有一个学习语言的潜伏期。也许此时此刻他不会说出你教的这个单词或是一个句子,但是他听见了,记住了,他是在积累,往往语言的潜伏期一过,他会自然而然地说出许多你意想不到的话语,英语的学习就是如此。一句由衷的赞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满意的微笑都能让学生充满自信,爱学、乐学。教师们不要吝啬“Great!Welldone!Wonderful!Take it easy.Very good!”等激励性语言的使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这时,如果老师马上否定、纠正或谴责学生,以后的课堂发言的学生会越来越少。即使在游戏活动的评价中,我们也要以正面激励为主,一般不采用扣分、惩罚等负面的评价方式。语言就是在不断的错误中,在持续的实践中逐步走向规范的,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不要怕犯错,只要学生能开口,就要充分肯定并正确引导,让学生感到说英语是一种快乐,一种成功。
  三、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体现高效性
  大拇指、笑脸、3c6f79e1c0dfff2cf3f95d848ba22361红旗、星星、分数,每节课如出一辙的评价方式,学生会感到乏味,甚至不以为然。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评价表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评价更具技巧和吸引力。例如,在教学房间内物品的单词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评价表。我以全班四个大组为单位,分别在黑板上贴上四个空房间,同时告诉学生哪一组表现好就可以为自己组的房间赢得一个物品,而奖励的物品刚好是这一课时学到的物品,最后看哪个小组房间的物品最丰富。学生对于这样的评价方式都非常喜爱,在评价过程中为学生增加了对本课时单词的听说机会。又如,在教学月份名称这一课时时,我给全班四个小组每组一个季节名称,同时在季节下面标注所包含的月份数字,哪一小组表现出色,就奖励他们一个月份的缩写名,并在每一次评价时都让学生喊口号:“January,January,I like January!”(月份名可替换)这样的评价能为具体的教学内容服务,以童心交流童心,学生也能被新颖的评价所吸引。此外,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一些新颖的游戏和活动,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同时结合小组间的竞赛,让他们相互竞争,彼此在良性的竞争环境中学有所得。
  四、有技巧,体现发展性原则
  要让评价更具竞争性,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就必须使课堂教学评价体现公平、公正。基于评价为教学服务的原则,老师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教学中某个班上可能出现一个小组表现特别出色,另一个小组特别薄弱,因此评价表的“天平”不可避免地出现严重的倾斜。小组间的奖励分数相差太远,会导致部分学生不愿意再继续参与,因为他们已经看不到获胜的希望。这时,教师如果能技巧性地在评价中做适当倾斜,拉近小组间的奖励距离,则无论是暂时获胜,还是暂时落后的学生都能提高竞争意识,课堂会更加活跃,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小组活动、表演、竞赛等活动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课堂的纪律、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分别用★★★,★★,★表示,并把它们记录在学习档案中的课堂行为表现评价记录表上,这样学生就可以进行对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每一阶段的表现,更加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当然,对于那些学习松懈、不求上进的小组,我们不能一味表扬,否则不利于他们正确认识自我,评价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由此可见,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评价,需要转变教师观念和角色,凸显主体地位,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在师生的相互交流中,情感距离进一步拉近,教师与学生就能同时获得满足并增强自信。因此,新型的师生关系、新颖的评价方式,使教学迈向一个新的台阶,我们要继续不断完善评价在英语课堂教学乃至课后的应用研究,使教学评价成为师生共同喜欢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7.
  [2]教育部.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2001.1.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